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L 羢衫絮帽出长安

"羢衫絮帽出长安"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14:57:29


简介: “羢衫絮帽出长安”出自宋代仇远的《送刘竹间归庐陵》,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óng shān xù mào chū cháng ā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出处: 《送刘竹间归庐陵》
内容:
驿路梅花漠漠寒,羢衫絮帽出长安
悬知客久归心切,自觉交深别语难。
春入西江随马去,山留残雪待人看。
青原白鹭如相问,十载湖滨只钓竿。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仇远
诗人介绍: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翻译:

《送刘竹间归庐陵》是宋代诗人仇远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刘竹间的情景,并以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来表达离情别绪和友情之深。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驿路上,梅花迷蒙寒气漠漠,身穿羢衫、戴毡帽,刘竹间离开长安。他已久客归心渴望回家,我自觉亲密友谊难以言表。春天来临,我与他一同驱马离去,山上残留着几许雪,等待着人们的赏玩。在青原上,白鹭似乎在询问,十年来,我只拿着钓竿在湖边垂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场景。诗人描述了驿路上的梅花,给人一种冷冽的氛围,表达了离别时的寒冷和凄凉。他穿着羢衫、戴着毡帽,送别刘竹间离开长安。诗人深知刘竹间离别已久,对家乡思念之情切,而自己也感受到与他的友情深厚,难以用言语表达。

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与刘竹间一同驱马离去,山上还残留着一些雪,等待人们的观赏。在青原上,白鹭似乎在向诗人询问,十年来,诗人只带着钓竿在湖边垂钓,表达了他在湖滨度过了十年的时光。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离情别绪和友情之深,同时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增添了诗词的美感和意境,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思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yì lù méi huā mò mò hán, róng shān xù mào chū cháng ān.
驿路梅花漠漠寒,羢衫絮帽出长安。
xuán zhī kè jiǔ guī xīn qiè, zì jué jiāo shēn bié yǔ nán.
悬知客久归心切,自觉交深别语难。
chūn rù xī jiāng suí mǎ qù, shān liú cán xuě dài rén kàn.
春入西江随马去,山留残雪待人看。
qīng yuán bái lù rú xiāng wèn, shí zài hú bīn zhǐ diào gān.
青原白鹭如相问,十载湖滨只钓竿。
韵脚: 拼音:róng shān xù mào chū cháng ān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羢liǔ 1.捕鱼的竹篓。

:衫〈名〉 古代指无袖头的开衩上衣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衫子(指古代妇女穿的一种袖子宽大的上衣;上衣的通称);衫帽(凉衫便帽。是宋代士大夫闲居时的装束);衫裙(短衫和裙子,泛指衣服);衫褃(衣服的腰身);衫煖(即衫子 ”);衫傒(衣袖) 衣服的通称 衫shān单衣,上衣衬~。罩~。也泛指衣服衣~。

:絮 (形声。从糸,如声。本义粗丝绵) 同本义 絮,敝绵也。--《说文》。按,好者为绵,恶者为絮。 絮三斤。--《汉书·高帝纪》。古无木绵,以絮纳袷中,谓之装褚,曰袍。 剖其中,干若败絮。--明·刘基《卖柑者言》 败絮其中。 又如絮衣(绵衣);絮缯(丝帛之类的总称) 经过弹制的棉花胎 他们的婴孩没有棉衣,只好成天躺在土炕上那一堆破絮里。--茅盾《战时景气”宠儿--宝鸡》 又如絮帛(棉絮与布帛);絮棉;絮缕(棉絮与丝缕。泛指微细之物) 像絮一样轻柔、洁白的东西 絮xù ⒈粗丝棉,棉花的纤维~衣。吐~。棉~。 ⒉像絮的东西芦~。杨花飞~。 ⒊在衣被等内面铺絮~被子。一夜~征袍。 ⒋连续重复,令人厌烦~语。~烦。~叨(话多,唠叨)。 絮chù 1.调拌;调制。 絮nǜ 1.姓『有絮舜。见《汉书.张敞传》。

:帽 (形声。从巾,冒声。巾是丝织品,表示材料。字本作月”,象帽形,又作冒”。本义帽子) 同本义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又如帽凭(盈满的样子);帽正(帽子前缘正中的装饰,一般为珠或玉);帽襻儿(帽子上布制的扣纽带);礼帽(跟礼服相配的帽子);帽套(加于帽外的衣饰);帽钉(即铆钉。因其头形 如帽,故名) 形状或作用像帽子或各种保护头部的物件 投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聊斋志异·口技》注。此指笔套。 又如笔帽(套在笔头上保护笔的套儿);安全帽;螺钉帽 帽 戴帽 帽mào ⒈帽子,帽儿,戴在头上的缝纫物或编织物棉~子。草~儿。遮阳~。 ⒉形状或作用像帽的螺丝~。钢笔~儿。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季春》 万物出乎震。--《易·说卦》 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诸侯出庙门俟。--《书·顾命》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我出我车。--《诗·小雅·出车》 出车彭彭。 群众既皆承命,相揖趋出。--《书·康王之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

:长 chang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同本义。与短”相对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时间久

:安〈形〉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安,定也。--《尔雅》 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 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 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 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后得一夕安寝。--宋·苏洵《六国论》 谢庄遂安。--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 ⒈平静,稳定平~ 。 ~定团结。 ⒉使平静,使稳定~慰。~民。 ⒊处理,放置,装设~排。~置。~装。~机器人。 ⒋存着,怀着~心赖账。 ⒌治理治~。~天下。 ⒍疑问词。哪里?怎么而今~在?~能见死不救? ⒎电流强度单位名称,安培的简称,代号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