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B 敝裘羸马古河滨

"敝裘羸马古河滨"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19:40:48


简介: “敝裘羸马古河滨”出自宋代苏轼的《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ì qiú léi mǎ gǔ hé bī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出处: 《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
内容:
敝裘羸马古河滨,野阔天低糁玉尘。
自笑餐毡典属国,来看换酒谪仙人。
宦游到处身如寄,农事何时手自亲。
剩作新诗与君和,莫因风雨废鸣晨。
夜拥笙歌霅水滨,回头乐事总成尘。
今年送汝作太守,到处逢君是主人。
聚散细思都是梦,身名渐觉两非亲。
相従继烛何须问,蝙蝠飞时日正晨。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苏轼
诗人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翻译:

《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敝裘羸马古河滨,
野阔天低糁玉尘。
自笑餐毡典属国,
来看换酒谪仙人。

译文:
破旧的衣袍,瘦弱的马匹,来到古老的河滨,
荒野辽阔,天空低垂,尘土如糠。
我自嘲地笑着,作为一名贫穷的官员,却在这里用着粗糙的酒器,
来看望那些与世隔绝的仙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自己的境遇和情感。诗人身着破旧的衣袍,驾着瘦弱的马匹,来到古老的河滨。环境荒凉,天空低垂,尘土弥漫,显示出一种凄凉的景象。然而,诗人并不以自己的贫困为苦,反而自嘲地笑自己,因为他在这里用着粗糙的酒器款待那些与世隔绝的仙人。这里的"换酒谪仙人"意味着苏轼对自己的自嘲和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尽管自己身居官场,但他内心仍向往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仙人生活。

夜拥笙歌霅水滨,
回头乐事总成尘。
今年送汝作太守,
到处逢君是主人。

译文:
夜晚拥有笙歌,来到霅水边,
回首时,快乐的事情都已成为过去。
今年我将送你担任太守,
无论到哪里,遇到你都是我的主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与朋友李公择的离别和重逢。在夜晚,笙歌声充斥着霅水边,但当回首时,过去的快乐都已成为尘土。诗人告诉李公择,今年他将被任命为太守,不论到哪里,只要遇到李公择,他都将以朋友的身份相待。这里表达了苏轼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李公择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自己的境遇和情感,以及与李公择的离别和重逢,表达了苏轼对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仙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运用了自嘲和对比的手法,通过凄凉的景象和自我调侃的语言,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bì qiú léi mǎ gǔ hé bīn, yě kuò tiān dī sǎn yù chén.
敝裘羸马古河滨,野阔天低糁玉尘。
zì xiào cān zhān diǎn shǔ guó, lái kàn huàn jiǔ zhé xiān rén.
自笑餐毡典属国,来看换酒谪仙人。
huàn yóu dào chǔ shēn rú jì, nóng shì hé shí shǒu zì qīn.
宦游到处身如寄,农事何时手自亲。
shèng zuò xīn shī yǔ jūn hé, mò yīn fēng yǔ fèi míng chén.
剩作新诗与君和,莫因风雨废鸣晨。
yè yōng shēng gē zhà shuǐ bīn, huí tóu lè shì zǒng chéng chén.
夜拥笙歌霅水滨,回头乐事总成尘。
jīn nián sòng rǔ zuò tài shǒu, dào chù féng jūn shì zhǔ rén.
今年送汝作太守,到处逢君是主人。
jù sàn xì sī dōu shì mèng, shēn míng jiàn jué liǎng fēi qīn.
聚散细思都是梦,身名渐觉两非亲。
xiāng cóng jì zhú hé xū wèn, biān fú fēi shí rì zhèng chén.
相従继烛何须问,蝙蝠飞时日正晨。
韵脚: 拼音:bì qiú léi mǎ gǔ hé bīn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敝 同本义 敝,一曰败衣。--《说文》 苟有衣必见其敝。--《礼记·缁衣》。郑训败衣。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孙子·谋攻》 侯生摄敝衣冠。--《史记·魏公子列传》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敝鼓丧豚(击破鼓,宰杀猪以求神治病。指徒费而无益);敝帷不弃(不轻易丢弃破旧的帷幕);敝衣(破旧衣服) 疲惫,困乏,衰败 还师以敝楚。--《左传·襄公九年》。注疲也。” 土敝则草木不长。--《史记·乐书》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资治通鉴》 吏民凋敝。╠ 敝 bì ①破烂~衣、舌~唇焦。 ②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校、~舍。 【敝屣】破旧的鞋。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弃之如~。 【敝帚千金】见【敝帚自珍】。 【敝帚自珍】魏曹丕《典论·论文》引古代谚语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意思是自家的破扫帚都当作宝贝加以爱惜。比喻自己的东西虽不好也非常珍爱。又作敝帚千金。

:裘〈名〉 (形声。从衣,求声。本义皮衣。古代求”、裘”同字) 同本义 裘,皮衣也。--《说文》 裘所以佐女功助温也。--《白虎通·衣裳》 掌为大裘--《周礼·司裘》。注大裘,黑羔裘。” 世以为裘者。--《淮南子·泛论》。注裘孤之属也。” 良治之子,必学为裘。--《礼记·学记》 冬日麑裘。--《韩非子·五蠹》 狐裘不暖。--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裘葛之遗。--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裘马甚都(车马衣裘十分华美);裘膻(裘皮和膻气。代指清兵) 裘qiú皮衣狐~。集腋成~(腋此处指狐狸腋下的皮。〈喻〉积少成多)。

:羸〈形〉 (形声。从羊,本义瘦弱) 同本义 羸,瘦也。--《说文》。按,本训当为瘦羊,转而言人耳。 羸老易子。--汉·贾谊《论积贮疏》 皆羸老之卒。--《资治通鉴·唐纪》 悉使羸兵负草。--《资治通鉴》 又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又如羸骖(瘦弱的马);羸蹇(驽弱瘦瘠的驴);羸驷(瘦弱的马);羸骀(瘦弱驽钝的马。喻才能低下);羸饿(瘦瘠饥饿。亦指瘦瘠饥饿的人) 疲困 身病体羸。--《礼记·问丧》。释文疲也。” 又如羸北(困败);羸色(疲惫的神色);羸师(谓藏其精锐而出示疲弱的军队以麻痹敌人) 衰弱 羸léi瘦,弱他很~弱。 羸lián 1.见"羸?"。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 的绳子);马褐(马 马(駌)mǎ ⒈家畜。耳小直立,面长,颈上缘有鬃,尾巴有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等。皮可制革。 ⒉通"码"筹~。 ⒊同类中比较大的~蜂(比蜜蜂大)。~勺(大勺)。 ⒋ ⒌ ⒍ ⒎ ⒏ ⒐ ⒑[马到成功]战马一到就胜利了。形容迅速地取得胜利。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古,故也。--《说文》 大古冠布。--《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 以是为近古也。--《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 慨长思而怀古。--《文选·张衡·东京赋》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书·康诰》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吕氏春秋·察今》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清·黄宗羲《原君》 又如远古(遥远的古代);古字(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 古gǔ ⒈很久以前的,过去的,跟"今"相对~代。~物。名胜~迹。已作~(已死)。 ⒉〈古〉诗体五~。七~。 ⒊ ⒋ ⒌ 古gù 1.通"故"。故旧。参见"古处"。 2.通"故"。因此;所以。 3.通"固"。姑且。 4.通"固"。本来。 古kū 1.见"古成"。

:河〈名〉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说文》 导河积石。--《书·禹贡》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慎行论》 又如河堧(黄河河边之地);河湟(黄河与湟水);河朔(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黄河与洛水);河堑(黄河沿岸的壕沟) 河流的通称 南方无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汉书·司马相如传》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韩信钓河曲。--《后汉书·郦炎传》 散作满河星。╠ 河hé ⒈水道的通称~流。运~。 ⒉特指黄河~西。~套。江(长江)淮~汉(汉汉水)。 ⒊ ⒋ ⒌

:滨 (形声。从水,宾声。本义水边) 湖、河、海的水边陆地 南涧之滨。--《诗·召南·采蘯》 率土之滨。--《诗·小雅·北山》。传滨,涯也。” 海滨广斥。--《书·禹贡》 屈原至于江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湘江之滨;溪滨;滨涯(水边);湖滨;海滨 古州名 姓 滨 通濒”。靠近;临近 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 滨 bīn ①水边;近水的地方东海之~。 ②靠近(水边)~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