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R 儒道虽异门

"儒道虽异门"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9 14:04:14


简介: “儒道虽异门”出自唐代孟浩然的《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ú dào suī yì mén,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
出处: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内容:
一作题终南翠微寺
翠微终南里,雨後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喜相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孟浩然
诗人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翻译:

诗词:《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翻译:
一作题终南翠微寺翠微终南里,
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沉冥,
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
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
云林颇同调。
两心喜相得,
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
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
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
何必苏门啸。

中文译文:
另作《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翠微寺座落在终南山的深处,
雨后阳光映照下格外美丽。
长期闭关修行,
我手持拐杖登上高处眺望。
于是建造了一座幽静的房屋,
才领悟到宁静的奥妙。
儒家和道家虽然有不同的门派,
但在云林寺中却有着相似的调和。
我们的心灵相互欣赏,
一同欢笑畅谈美景。
夜晚回到高窗的卧室中休息,
时常看到远处山峰的烟火。
我怀念着赤城山的标志,
更回忆起临海峤的景色。
风和泉水发出悦耳的声音,
何必再去追求苏门的高声呼啸呢。

诗意和赏析: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终南山翠微寺空上人房内的静谧与感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雨后阳光照射下的美景,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长时间闭关修行的经历,通过登高望远,他领悟到宁静的境界。他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幽静的房屋,开始领悟到静心安神的妙处。

诗中提到儒家和道家虽然有不同的思想门派,但在云林寺中却有着相似的调和,显示了诗人对不同学派和思想的包容和融合。他与同道之人共同欢笑畅谈,彼此心灵相通,共同感受自然美景的魅力。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夜晚时分能看到远处山峰的火光,这使他回忆起赤城山和临海峤的景色,展现了对往事和远方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赞美,认为风声和泉水的清音已经足够,不需要追求苏门派的高声呼啸。这体现了诗人追求宁静和平和对自然之声的珍视。

整首诗以终南山翠微寺空上人房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个人修行与静思以及与同道之人的交流,表达了孟浩然对自然、人生和心灵境界的思考和领悟。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哲学思想和个人情感,给人以静谧、宁静和舒适的感受,展示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yī zuò tí zhōng nán cuì wēi sì
一作题终南翠微寺
cuì wēi zhōng nán lǐ, yǔ hòu yí fǎn zhào.
翠微终南里,雨後宜返照。
bì guān jiǔ shěn míng, zhàng cè yī dēng tiào.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suì zào yōu rén shì, shǐ zhī jìng zhě miào.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rú dào suī yì mén, yún lín pō tóng diào.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liǎng xīn xǐ xiāng de, bì jǐng gòng tán xiào.
两心喜相得,毕景共谈笑。
míng hái gāo chuāng mián, shí jiàn yuǎn shān shāo.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miǎn huái chì chéng biāo, gèng yì lín hǎi jiào.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fēng quán yǒu qīng yīn, hé bì sū mén xiào.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韵脚: 拼音:rú dào suī yì mén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儒 (形声。从人, 需声。本义 术士) 同本义。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 儒,术士之称。--《说文》 通天地之人曰儒。--《法言·君子》 能说一经者为儒生。--《论衡·超奇》 儒浩居而自顺者也。--《墨子·非儒下》 四曰儒,以道得民。--《周礼·太宰》 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礼记·儒行》 又如儒师;儒仙 孔子学说(孔教); 孔子的和他的弟子一家的学说,其特点是强调对孝、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该学说在历史上已成为中国 儒rú ⒈旧时指读书人~者。~生。 ⒉

:道 (形声。从辵,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道,所行道也。--《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易·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

:虽 (形声。从虫,唯声。古读。本义虫,似蜥蜴而大)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战国策·燕策》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虽故(虽然);他虽身负重伤,但坚决不下火线 即使…也;纵使 虽人有百口,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先王之法,经手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仅,只 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管子》 原本,本 你那里休夸口,你虽是一人为害, 虽(雖)suī ⒈连词。即使,纵然~然。麻雀~小,肝胆俱全。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犹生。会议~短,但可解决问题。 ⒉只,仅有~有。 虽wèi 1.兽名。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从畀。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异,怪也。--《玉篇》 异,奇也。--《广韵》 何以异哉。--《列子·杨朱》 异乎交益之士。--左思《魏都赋》 妇人异甚。--《战国策·赵策》 产异蛇。--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觉无异能。--唐·柳宗元《三戒》 父异焉。--宋·王安石《伤仲永》 又如异疾(奇怪的病症);异形(怪异或奇特的形状) 不同 礼者为异。--《礼记·乐记》。注谓别贵贱也。” 事为异别。--《礼 异(異)yì ⒈不同,不同的~乎寻常。同工~曲。 ⒉别的,另外的~地。~军突起。 ⒊分开~居。离~。 ⒋特殊的~味。优~。 ⒌惊奇,奇怪惊~。诧~。~想天开。 ⒍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閠,闻也。从二户相对,象形。按,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宅区域曰门。 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白虎通》 门常闭。--《墨子·号令》 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辞》 又如门阑(门帘;门框);门钉(大门上的圆头装饰物);门楔(门榄两端靠门框竖立的短木);门吊儿(门上的搭钩);门坎(门槛) 房屋、围墙、车船 门(閠)mén ⒈建筑物的进出口,设在进出口能开关的装置,泛指进出口前~。城~。洞~。飞机~。 ⒉形状或作用像门的炉~。球~。电~。 ⒊诀窍,途径,方法窍~。入~。找~路。 ⒋家,家族一~大小。双喜临~。灭~之祸。 ⒌宗教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佛~。左道旁~(指不是正经的东西)。 ⒍分类~类。分~别类。 ⒎跟师傅有关的~徒。同~(师兄弟)。 ⒏量词三~大炮。四~课程。 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