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Q 歧路满秋霜

"歧路满秋霜"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21:19:41


简介: “歧路满秋霜”出自明代樊鹏的《寄袁双溪》,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í lù mǎn qiū shuā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出处: 《寄袁双溪》
内容:
闻汝行尘在,南阳定汝阳。
古城遥落日,歧路满秋霜
雁影江流隔,猿声楚塞长。
贾生官不贵,莫怨汉文皇。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樊鹏
诗人介绍: 明河南信阳人,字少南。嘉靖五年进士。官至陕西按察佥事。何大复弟子,工诗文。有《樊氏集》。
翻译:

《寄袁双溪》是明代樊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闻汝行尘在,南阳定汝阳。
古城遥落日,歧路满秋霜。
雁影江流隔,猿声楚塞长。
贾生官不贵,莫怨汉文皇。

诗意:
这首诗以书信形式寄给袁双溪,表达了作者对袁双溪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南阳和汝阳两地的景色,以及作者与袁双溪分隔的情况。诗人提到了袁双溪的行踪,暗示着他对袁双溪的关注和牵挂。诗中还融入了对贾生和汉文皇的寓意,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社会不公正的不满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袁双溪的深情思念。通过描绘南阳和汝阳两地的景色,作者营造了一种离别之情和相思之思。诗中的古城落日和歧路秋霜,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苦楚。诗中的雁影江流隔和猿声楚塞长,则表达了作者与袁双溪分隔两地的情景,无奈之中透露出对彼此的思念。最后两句“贾生官不贵,莫怨汉文皇”,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贾生官不贵意味着理想和才能被忽视,而莫怨汉文皇则是对当时政权的间接批评,暗示了对社会不公正的思考和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意味深远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袁双溪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社会不公正的不满。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和隐喻手法,给人以深沉而凄凉的感觉,营造出一种离别和思念的氛围。这首诗词在情感表达和社会批判方面展现了明代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思想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wén rǔ xíng chén zài, nán yáng dìng rǔ yáng.
闻汝行尘在,南阳定汝阳。
gǔ chéng yáo luò rì, qí lù mǎn qiū shuāng.
古城遥落日,歧路满秋霜。
yàn yǐng jiāng liú gé, yuán shēng chǔ sāi zhǎng.
雁影江流隔,猿声楚塞长。
jiǎ shēng guān bù guì, mò yuàn hàn wén huáng.
贾生官不贵,莫怨汉文皇。
韵脚: 拼音:qí lù mǎn qiū shuā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歧〈形〉 (同跂”。形声。从止,支声。或作岐”。本义多余的脚趾) 同本义 跂,《说文》足多指也。”或作枝歧。--《集韵》 歧趾而胪情。--张衡《思玄赋》 叉开,事物错出 物两为歧。--《尔雅·释名》 歧舌国。--《山海经·海外南经》 光歧俨其偕列。--潘岳《笙赋》 无为在歧途。--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多歧路。--唐·李白《行路难》 又如歧歧(禽鸟举翅飞行的样子);歧旨(歧义);歧言(指离别之言);歧意(二心) 不同,不一致,有差别 歧qí ⒈岔道,大路分出的小路~路。~途(〈喻〉错误的道路)。 ⒉不相同,不一致~视。~义。

:路〈名〉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 路lù ⒈道,来往的通道~途。~径。道~。铁~。〈引〉路程八千里~。 ⒉方向,条理,途径出~。思~。活~。忠谏之~。 ⒊方面,地区几~进攻。东~货物。 ⒋种类头~货。大~货。三~货。 ⒌〈古〉车筚~(柴车)。 ⒍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称。宋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地区"。 路luò 1.通"落"。以绳周绕。 2.通"乐"。 3.见"路人"。

:满 (形声。本义填满,布满) 同本义 满,盈溢也。--《说文》 无几何而往,则户外之屦满矣。--《庄子·列御寇》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墨子·公输》 奸邪满侧。--《韩非子·扬权》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归来泪满巾。--宋·张俞《蚕妇》 黄四娘家花满溪。--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蒌蒿满地。--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初闻涕泪满衣裳。--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又如满口胡柴(满口胡说);满坑满谷(形容积聚得特多);满面生花(满面 满(漨)mǎn ⒈全~分。~身是泥。 ⒉足,够,符合心意~足。心~意足。非常~意。 ⒊充实,没有余地充~。布~。粮食~仓。 ⒋达到一定限度客~。假期将~。 ⒌骄傲,不虚心自~。谦受益,~遭损。 ⒍斟酒,使满~上这杯。 ⒎ 满mèn 1.通"懑"。烦闷。 2.中医学名词。胀满;壅滞。 3.用同"们"。

: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秋,禾谷熟也。--《说文》 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尔雅》 秋者,少阴之选也。--《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 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月令章句》 处处田畴尽有秋。--宋·范成大《颜桥道中》 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赵树理《福贵》 又如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秋麦(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 秋(秌)qiū ⒈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季。~天。 ⒉年千~伟业。 ⒊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⒋庄稼成熟的时期麦~时节。金~。 ⒌ ①指~收、~耕、~播。 ②三年。 ⒍ ⒎ ⒏ ⒐

:霜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同本义 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说文》 霜者,天之所以杀也。--《汉书·董仲舒传》 履霜坚冰至。--《易·坤》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 范仲淹《渔家傲》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霜雪(比喻高洁清白);霜瓦(覆盖着白霜的瓦片);霜旦(下霜的早晨);霜甲(沾着霜的战甲);霜衣(寒衣);霜妃(指 霜shuāng ⒈地面上或近地面的水汽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微细冰粒,附着于物体上有~。地上~。草上~。瓦上~。  ⒉白色鬓将~(〈喻〉年将老)。 ⒊像霜的柿~。 ⒋年白骨横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