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D 叮咛堕泪碑前过

"叮咛堕泪碑前过"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16:25:57


简介: “叮咛堕泪碑前过”出自唐代齐己的《送惠空北游》,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īng níng duò lèi bēi qián guò,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出处: 《送惠空北游》
内容:
君向岘山游圣境,我将何以记多才。
叮咛堕泪碑前过,写取斯文寄我来。
朝代: 唐代
分类: 唐诗三百首,写景,宫怨
诗人: 齐己
诗人介绍: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翻译:

《送惠空北游》是唐代文学家齐己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惠空北的离别之情,并赞美了惠空北的才华和文学修养。

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你去向岘山游圣境,
我该怎样纪念你的多才?
叮咛你在泪水滴落的碑前经过,
请将你的才华写下,寄给我。

这首诗的整体意境婉约清新,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离别之情。诗中的“岘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去的一座山名,被视为圣地,代表了高尚的文化追求和深刻的思想境界。诗人以此来形容朋友北游其间的体验,显示了朋友的深邃文化修养。

诗中的“我将何以记多才”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的敬佩之情,感叹自己无法追忆朋友的多才和博学。之后的“叮咛堕泪碑前过,写取斯文寄我来”亦表明了诗人对朋友的期盼,希望朋友在游历过程中能够写下各种才思之文,寄给他一封信,以此传递友情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表达了离别之痛和对友情的美好祝愿。同时,通过对朋友的称颂和对岘山圣境的描绘,体现了儒道文化的精神追求,以及诗人对才华和文化的推崇。这首诗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传递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ūn xiàng xiàn shān yóu shèng jìng, wǒ jiāng hé yǐ jì duō cái.
君向岘山游圣境,我将何以记多才。
dīng níng duò lèi bēi qián guò, xiě qǔ sī wén jì wǒ lái.
叮咛堕泪碑前过,写取斯文寄我来。
韵脚: 拼音:dīng níng duò lèi bēi qián guò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仄韵) 去声二十一个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叮 (形声。从口,丁声。本义切嘱。如叮咛) 同本义 虫类用针形口器刺人 力叮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如叮得满身是红块 比喻紧跟不放 叮 形容清脆的响声 叮 dīng ①再三交代~嘱。 ②追问~问、又~了一句。 ③蚊虫等用针形口器插入人畜皮肤吸血蚊~虫咬。 【叮咛】见【丁宁】。 【叮嘱】多次嘱咐。

:咛(形声。从口,宁声。双音词叮咛”,一再嘱咐)--见叮咛” 咛(嚀)níng

:堕 (形声。从土,隋声。甲骨文字形,右边是阜”(象陡坡),左边是倒过来的人”。会意。表示人从陡坡上掉下。本义毁坏) 同本义 堕,败城阜曰堕。--《说文》 万事堕哉。--《书·益稷》 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西汉·贾谊《过秦论》 周道衰,法度堕。--《汉书·刑法志》 敌人纷堕如落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堕废(毁坏;衰落);堕罪(降罪);堕地(落地。指出生);堕局(落入骗避);堕睫(落泪);堕坠(跌落);飞机堕海 脱落 堕 < 堕 duò掉下;坠落。 【堕落】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 堕huī 1.荒废;废弃。 2.损毁;败坏。 3.输,送。

:泪 (形声。从水,戾声。简化字泪”是个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本义眼泪) 同本义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晋书·羊祜传》 士皆垂泪涕。--《战国策·燕策》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涕泪(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表示眼泪,与涕”同义并用);泪波(泪水如波);泪泉(指眼泪);泪球(泪珠,泪滴);泪晶(泪珠) 引申指某些形似眼泪的东西 泪(渋)lèi ⒈眼泪,泪腺分泌出的液体热~。流~。 ⒉像泪的东西蜡炬成灰~始干。 泪lì 1.疾貌。 2.见"凄泪"。

:碑 (形声。从石,卑声。本义古时宫、庙门前用来观测日影及拴牲畜的竖石) 竖石 碑,竖石也。--《说文》 上当碑南陈。--《仪礼·聘礼》。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 公室设丰碑。--《礼记·檀弓》 君牵牲…既入庙门,丽(拴)于碑。--《礼记·祭义》 石碑。石上刻着文字,作为纪念物或标记,也用以刻文告。秦代称刻石,汉以后称碑 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施鹿卢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无故建于 碑 bēi ①~宫、庙门前用来观测日影及拴牲畜的竖石既入庙门,丽于~。(《礼记·祭义》) ②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的石头人民英雄纪念~。 【碑碣】碑。 碑pō 1.见"碑池"。

:前〈动〉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前,进也。--《广雅》 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罗敷前致词。--《乐府诗集·陌上桑》 听妇前致词。--唐·杜甫《石壕吏》 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驰而前。--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孔子下车而前。--《庄子》 又如前却(进退);前迈(前行,前进);前旌(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引导 尸谡祝前。--《仪礼·特牲礼》。注犹导也。” 张若、謵朋前马。 前qián ⒈跟"后"相对 ①〈表〉方向,方位~方。~面。床~。高楼~。向~走。 ②〈表〉时间~天。~年。~些时候。史无~例。 ③〈表〉次序~排。~六名。 ⒉行进~进。勇往直~。 ⒊ ⒋ ⒌ ⒍ ①前面的路程。〈喻〉未来的境遇、成就展望~程,灿烂辉煌。 ②旧时指读书或官吏企图求取的功名职位。 ⒎ 前jiǎn 1.浅黑色。参见"前樊"。 2.消灭。

:过 古国名 处浇于过,处豷于戈。--《左传·襄公四年》 姓,过国之后 过 (形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唈声。本义走过,经过) 同本义 过,度也。--《说文》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过江;过马路;从这条街上过;从他门前过;路过(途中经过);过翼(经过的飞鸟);过宾( 过(過)guò ⒈经历,经历某个空间、时间、地点~去。经~。走~。度~。~节。~桥。~河。 ⒉进行某种处理~磅。~滤。~目。 ⒊超越,超出某种范围或限度胜~。太~分。莫~火。~于激动。刚刚~期。已~半数。 ⒋转移,传递,交往~户。~电。~从。 ⒌错误~失。~错。知~必改。 ⒍用在动词后面。 ①助词。〈表〉曾经或完毕看见~。去~了。曾用~。吃~了。 ②与"来"、"去"连用,〈表〉趋向搬~来。走~去。 ⒎ ⒏ ①花费太多。 ②辜负。 ⒐ ⒑ ⒒ ⒓ ⒔ 过(過)guō姓。 过huò 1.车的盛膏器。 2.通"祸"。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