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蹙缩匪天真

"蹙缩匪天真"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19:12:58


简介: “蹙缩匪天真”出自元代陈基的《分署望风凰山》,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ù suō fěi tiān zhē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出处: 《分署望风凰山》
内容:
秋气日以佳,微云不成雨。
青山天际来,与我为宾主。
飞龙及舞凤,突兀在庭户。
须臾雾霭收,草树粲堪数。
謇予糜鹿姿,讵意婴圭组。
蹙缩匪天真,驱驰漫尘土。
偶坐属无喧,晴容湛空宇。
欲去复踟蹰,此意谁当与?
朝代: 元代
分类:
诗人: 陈基
诗人介绍: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翻译:

诗词:《分署望风凰山》
朝代:元代
作者:陈基

秋气日以佳,
微云不成雨。
青山天际来,
与我为宾主。

飞龙及舞凤,
突兀在庭户。
须臾雾霭收,
草树粲堪数。

謇予糜鹿姿,
讵意婴圭组。
蹙缩匪天真,
驱驰漫尘土。

偶坐属无喧,
晴容湛空宇。
欲去复踟蹰,
此意谁当与?

中文译文:
秋天的气息日益宜人,
微云无法变成雨。
青山从天边而来,
与我成为主宾。

飞龙和舞凤,
突然出现在庭院中。
片刻之间,雾霭消散,
草木闪烁可数。

我身姿高大而庄重,
却不知道仰慕者的名字。
不动声色,不是真的天真,
驱驰在尘土之中。

偶尔坐下,没有喧嚣,
晴朗的容颜映照着广阔的天空。
欲去又踌躇不前,
这种心意,谁能相知?

诗意和赏析:
《分署望风凰山》是元代陈基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秋天景色的图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身份和内心情感的思考。

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气息宜人,微云未能成雨,表现出秋天的美好和温和。青山从天边而来,与诗人形成了宾主的关系,彰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融入自然的心境。

诗中出现了飞龙和舞凤,突兀地出现在庭院中,给人以神奇的感觉。雾霭散去,草木闪烁可数,描绘了景色的变化和细腻之处。

诗人自比为高大而庄重的糜鹿姿,但又不知道仰慕者的名字,暗示了诗人对于自身身份和存在的困惑。他不动声色,却又不是真正的天真,驱驰在尘土之中,折射出他在现实中的纷扰和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矛盾和踌躇不前的情感。他坐下来,远离喧嚣,拥有晴朗的容颜和广阔的心境,但又欲去却徘徊不决,思考着这种心意是否能被他人理解。

整首诗以秋天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表达了对人生、身份和追求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纷乱和追求的困惑,给人以深入思考的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qiū qì rì yǐ jiā, wēi yún bù chéng yǔ.
秋气日以佳,微云不成雨。
qīng shān tiān jì lái, yǔ wǒ wèi bīn zhǔ.
青山天际来,与我为宾主。
fēi lóng jí wǔ fèng, tū wù zài tíng hù.
飞龙及舞凤,突兀在庭户。
xū yú wù ǎi shōu, cǎo shù càn kān shù.
须臾雾霭收,草树粲堪数。
jiǎn yǔ mí lù zī, jù yì yīng guī zǔ.
謇予糜鹿姿,讵意婴圭组。
cù suō fěi tiān zhēn, qū chí màn chén tǔ.
蹙缩匪天真,驱驰漫尘土。
ǒu zuò shǔ wú xuān, qíng róng zhàn kōng yǔ.
偶坐属无喧,晴容湛空宇。
yù qù fù chí chú, cǐ yì shuí dāng yǔ?
欲去复踟蹰,此意谁当与?
韵脚: 拼音:cù suō fěi tiān zhēn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蹙 (形声。从足,戚声。本义紧迫,急促) 同本义 政事愈蹙。--《诗·小雅·小明》 又如蹙变(急速变化) 困窘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蹙迫(困窘,窘迫);蹙境(边境防务窘迫) 愁苦的样子 局促不安的样子 蹙然衣粗食恶。--《荀子》 又如蹙促(局促不安的样子) 狭窄,狭小 蹙 < 蹙 cù ①紧迫穷~。 ②皱(眉头);收缩别老~着眉头。 【蹙眉】皱眉头。

:缩 (形声。从糸,宿声。糸,细丝,与绳索有关。本义捆束) 同本义 其绳则直,缩版以载。--《诗·大雅·緜》 缩,乱也。--《说文》。朱曰许书之乱字皆治也,理也。此说解及尔雅之乱,正谓治理。” 磬阶闲缩靋。--《仪礼·乡饮酒礼》 十纯则缩而委之。--《仪礼·乡射礼·大射仪》 绞横三缩一。--《仪礼·士丧礼》 冠缩缝。--《礼记·檀弓》 布绞缩者一。--《礼记·丧大纪》 收缩 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慄。--宋·苏轼《教战守》 又如缩栗(冷缩颤栗);缩气(收敛气焰);缩瑟(瑟缩。畏缩貌 缩suō ⒈用绳子捆起来。   ⒉退~回。退~。 ⒊蜷,收敛收~。畏~。~手~脚。 ⒋减少,变小,变短压~。紧~。~减。~小。~短。 ⒌ 缩sù ⒈

:匪〈名〉 (形声。从匚,盛物之器。非声。本义篚”的古字。竹器,形似竹箧) 同本义 匪,器似竹筐。--《说文》。按,古者盛币帛以匪,其器椭方。 共设匪瓮之礼。--《周礼·肆师》 通斐”。五色相错 有匪君子,如切如瑳。--《诗·卫风·淇奥》 盗匪 匪〈副〉 假借为非”,表示否定 匪寇,昏媾。--《易·屯卦》 比之匪人。--《易·比卦》 匪夷所思 匪 fěi ⒈盗贼,抢劫财物的坏人~徒。~帮。追捕惯~。严惩车~路霸。 ⒉非,不是我心~石。~夷所思(不是一般人所想的或指思想离奇)。 【匪人】不是自己亲近的人。 匪fēi 1.见"匪匪"。 匪fēn 1.见"匪颁"。

:天〈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天空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 天tiān ⒈高空~空。满~星。 ⒉高处,顶部~线。~窗。~桥。~头(书页上头的空白部分)。 ⒊最,极~好,就这么办。 ⒋指自然界,生成的~然。~灾。~险。~生的。人定胜~。 ⒌气象~气。~冷。~晴。 ⒍时间,一昼夜,一段时间一~。今~。白~。过几~。 ⒎季节,时节秋~。冷~。三伏~。 ⒏迷信者所谓的"神、佛、仙人或他们的住地"~神、~意、~堂等都是虚构的、没有的。归~(又指死亡)。 ⒐ ⒑ ①世界上。 ②江山。 ⒒ ⒓ ⒔ ⒕ ⒖ ⒗ ①单纯直率,不虚伪,无做作。 ②用一般的、简单的事物去推断特殊的、复杂的事物想得~真。 ⒘

:真 (会意。小篆字形,从华,从目,从乚,从八。《说文》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匕,变化。目,眼睛。乚,隐藏。八,乘载的工具。本义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同本义。旧时所谓仙人 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说文》。按六经无真字 夫免乎外内之刑者,唯真人能之。--《庄子·列御寇》 归其真宅。--《列子·天瑞》。注太虚之域。” 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庄子·大宗师》 又如真人府(道人居住的地方);真仙(仙人);真君(道教对神仙的尊称);真味(真实的意旨或意味) 本性;本原 真zhēn ⒈客观存在的,跟"假"相对~实。~才实学。~人~事。 ⒉的确,实在~伟大。~可喜。~可爱。 ⒊清楚,明白~切。听得~。看得~。 ⒋诚实~诚。~心诚意。 ⒌ ⒍ ⒎ ⒏ ⒐ ①没有空气的空间~空管。 ②战时双方没有军队的地方~空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