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J 讥诃致囚箠

"讥诃致囚箠"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13:52:51


简介: “讥诃致囚箠”出自宋代叶适的《陈同甫抱膝斋二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ī hē zhì qiú chuí,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出处: 《陈同甫抱膝斋二首》
内容:
昔人但抱膝,将军拥和銮。
徒知许国易,未信藏身难。
功虽愆岁晚,誉已塞世间。
今人但拘膝,流俗忌长叹。
儒书所不传,群士欲焚删。
讥诃致囚箠,一饭不得安。
珠玉无先容,松柏有后艰。
内窥深深息,仰视冥冥翰。
勿要两脾消,且令四体胖。
徘徊重徘徊,夜雪埋前山。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叶适
诗人介绍: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翻译:

《陈同甫抱膝斋二首》是宋代作家叶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陈同甫的身份为线索,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社会风气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人但抱膝,将军拥和銮。
徒知许国易,未信藏身难。
功虽愆岁晚,誉已塞世间。
今人但拘膝,流俗忌长叹。
儒书所不传,群士欲焚删。
讥诃致囚箠,一饭不得安。
珠玉无先容,松柏有后艰。
内窥深深息,仰视冥冥翰。
勿要两脾消,且令四体胖。
徘徊重徘徊,夜雪埋前山。

诗意:
这首诗以陈同甫为象征,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社会风气,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对传统价值观的担忧。诗人关注的是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逐与现实社会的浮躁,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遗忘与轻视。他对于当下的社会风气感到忧虑,呼吁人们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追求真正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陈同甫与今人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对传统价值观的担忧。昔人抱膝,是对古人崇尚自省、内心宁静的描绘;将军拥和銮,是对当时社会追逐权势、功名的写照。诗人认为,虽然时代变迁,但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逐从未改变,而对内心修养的关注却日益淡化。

诗中提到儒书所不传,群士欲焚删,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担忧。诗人认为,当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浅薄,甚至有人嘲讽批评之,这使得传统价值观和智慧逐渐消失。另外,诗中还提到讥诃致囚箠,一饭不得安,表达了对诗人内心的困扰和焦虑。他感叹现实社会的流俗和人们的轻浮,对于真正的内心安宁和追求美好变得困难重重。

最后两句“徘徊重徘徊,夜雪埋前山”,以景物描写营造出思考的氛围。徘徊重徘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徘徊;夜雪埋前山,是对困境与压抑的隐喻。诗人希望人们不要让自己的心灵消瘦,而是要保持身心的健康与丰满,同时呼吁大家反思当下社会的价值取向,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美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xī rén dàn bào xī, jiāng jūn yōng hé luán.
昔人但抱膝,将军拥和銮。
tú zhī xǔ guó yì, wèi xìn cáng shēn nán.
徒知许国易,未信藏身难。
gōng suī qiān suì wǎn, yù yǐ sāi shì jiān.
功虽愆岁晚,誉已塞世间。
jīn rén dàn jū xī, liú sú jì cháng tàn.
今人但拘膝,流俗忌长叹。
rú shū suǒ bù chuán, qún shì yù fén shān.
儒书所不传,群士欲焚删。
jī hē zhì qiú chuí, yī fàn bù dé ān.
讥诃致囚箠,一饭不得安。
zhū yù wú xiān róng, sōng bǎi yǒu hòu jiān.
珠玉无先容,松柏有后艰。
nèi kuī shēn shēn xī, yǎng shì míng míng hàn.
内窥深深息,仰视冥冥翰。
wù yào liǎng pí xiāo, qiě lìng sì tǐ pàng.
勿要两脾消,且令四体胖。
pái huái zhòng pái huái, yè xuě mái qián shān.
徘徊重徘徊,夜雪埋前山。
韵脚: 拼音:jī hē zhì qiú chuí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讥 (形声。从言,幾声。本义旁敲侧击地批评) 同本义 讥,诽也。--《说文》 此何以书讥。--《公羊传·隐公二年》。注犹谴也。” 诛讥罢只。--《楚辞·大招》。注非也。” 二者交讥。--《史记·游侠传》。正义非言也”>

:同呵”。 〔~子〕常绿乔木,果实像橄榄,可入药。亦称藏青果”。 诃hē ⒈同"呵 ⒈"。 ⒉

:致 同本义 致,送诣也。--《说文》 君子以致命遂志。--《易·象下传》 远莫致之。--《诗·卫风·竹竿》 卿致馆。--《诗·卫风·聘礼》 殷人既葬而致事。--《仪礼·曾子问》 远方莫不致其珍。--《荀子·解蔽》 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致敬亭于幕府。--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致电上海。--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致聘(送交定亲礼品) 招引;招致 致天下之士。--汉·贾谊《过秦论》 致食客三千人。(致,招致,招徕。)--《史 致(緻)zhì ⒈给,送达~函。~电。〈引〉传达,表达~意。~敬。~谢。 ⒉招引,引来~病。~富。~利除弊。 ⒊到,达到学以~用。 ⒋极,尽力,专注~高。~力。专心~志。 ⒌意态,情趣兴~。情~。景~。雅~。 ⒍精密,细密~密。精~。细~。 ⒎大概大~。 ⒏一样,无分岐一~。 ⒐

:囚〈动〉 (会意。从人在囗(围)中。本义拘禁、囚禁) 同本义 囚,系也。--《说文》 囚,拘也。--《尔雅》 在泮献囚。--《诗·鲁颂·泮水》 斯率囚。--《史记·始皇纪》 韩非囚秦。--司马迁《报任安书》 景公乃囚阳虎。--《韩非子·难四》 泾水之囚之至矣。--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囚阱(押进地牢);囚解(拘禁押送);被囚;囚奴(囚禁奴役);囚拘(囚禁);囚桎(囚禁) 俘获,在战争中抓获 限制,围困 眼光囚在一国里,听谈彼得和约翰就生厌,定须张三李四才 囚qiú ⒈监禁~禁。 ⒉被监禁的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