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簏藏退笔挈中书

"簏藏退笔挈中书"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2 08:35:23


简介: “簏藏退笔挈中书”出自明代程嘉燧的《次韵和牧斋移居六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ù cáng tuì bǐ qiè zhōng shū,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出处: 《次韵和牧斋移居六首》
内容:
出户褰裳揽子裾,绝甘分少肯留余。
未烦马汗曾充栋,不及牛腰免借车。
包裹旧毡怀半砚,簏藏退笔挈中书
年来种豆南山下,草长苗稀计已疏。
¤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程嘉燧
诗人介绍: 程嘉燧(1565~1643)明代书画家、诗人。字孟阳,号松圆、偈庵,又号松圆老人、松圆道人、偈庵居士、偈庵老人、偈庵道人。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应试无所得,侨居嘉定,折节读书,工诗善画,通晓音律,与同里娄坚、唐时升,并称“练川三老”。谢三宾合三人及李流芳诗文,刻为《嘉定四先生集》,有《浪淘集》。
翻译:

《次韵和牧斋移居六首》是明代程嘉燧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离开旧居迁往新居的情景,并以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为背景,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感慨。

诗词通过描写作者离开旧居的场景来展现诗意。作者提到自己出门时褰起裳子揽起裙子,表示他正在离开旧居,准备迁往新的住所。他不愿意留下任何多余的东西,甚至连一点点甜美的食物也不舍得留下。诗中还提到了马汗和牛腰,暗示作者不愿花费太多钱财,而是选择节俭生活,不借用他人的车辆。

诗词的赏析主要体现在对平淡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感慨上。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泊态度。他愿意舍弃一些物质享受,选择朴素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态。诗中还融入了对自然的描绘,如种豆、草长苗稀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慨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

在这首诗词中,程嘉燧通过简洁的语言和自然的描写,展现了对朴素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他以自身的行动和态度向人们传递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信念。这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chū hù qiān shang lǎn zi jū, jué gān fēn shǎo kěn liú yú.
出户褰裳揽子裾,绝甘分少肯留余。
wèi fán mǎ hàn céng chōng dòng, bù jí niú yāo miǎn jiè chē.
未烦马汗曾充栋,不及牛腰免借车。
bāo guǒ jiù zhān huái bàn yàn, lù cáng tuì bǐ qiè zhōng shū.
包裹旧毡怀半砚,簏藏退笔挈中书。
nián lái zhǒng dòu nán shān xià, cǎo zhǎng miáo xī jì yǐ shū.
年来种豆南山下,草长苗稀计已疏。
¤
韵脚: 拼音:lù cáng tuì bǐ qiè zhōng shū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六鱼  (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簏〈名〉 竹篾编的盛物器,形状不一 簏,竹高箧也。从竹,鹿声。--《说文》 簏谓之匮笥。--《通俗文》 筐簏。--《楚辞·愍命》 又如簏箱(用竹子等物编成的箱子) 量词 有篙工拾遗犀一簏,不忍取,白府,以归遗者。--清·王日卓《今世说》 簏簌 钗垂簏簌 簏lù ⒈用藤、竹篾、柳条等编成的盛物器废纸~。 ⒉竹箱。

:藏 (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储积,收藏 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矿藏;收藏(收集保藏) 隐匿 藏,匿也。--《说文新附》 慢藏海盗。--《易·系辞上》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藏掩(遮盖,隐瞒);藏拙(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藏娇(把娇娃藏起来。指娶妾别居);藏名(隐匿名声) 怀有 藏 cāng ①~隐蔽埋~。 ②收存;储藏~书。又见zàng。 【藏垢纳污】比喻包容种种坏人坏事。又作藏污纳垢。 【藏奸】~心怀恶意。 ②不肯拿出全部精力或不肯尽力帮助人~耍滑。 【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的未被发现的人才。 【藏匿】隐藏起来不让人发现。 【藏头露尾】形容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都摊出来。 【藏污纳垢】见【藏垢纳污】。 【藏掖】 ①怕人知道或发现而竭力掩藏~躲闪。 ②掩饰住的弊端他办事可从来没有~。 【藏拙】怕出丑,不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看法或技能。常用为自谦之辞。 藏zàng ⒈储存东西的地方库~。宝~。 ⒉道教、佛教经典的统称道~。大~经。 ⒊ ①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②唐玄奘号"三藏法师"。 ⒋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⒌ 藏cáng 1.隐藏;潜匿。 2.收藏;储藏。 3.怀,藏在心中。 4.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藏zāng 1.草名。 2.通"臧"。善。 3.通"赃"。窝主。

退 :退〈动〉 (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小步。攵,足的反写。本义向后走,后退) 同本义 退,卻也。--《说文》 宾三退负序。--《仪礼·聘礼》 主人少退。--《仪礼·乡射礼》 待坐则必先退席。--《礼记·玉藻》 不可以退而谓之退。--《孙子·谋政》 暑为之退。--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攻一时敌退。--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敌乃纷退。 又如退到院子里;他往后退了几步;退缩(后退,回缩);退生(后退以求生);退厅(退堂。旧指官吏问案完毕,退出公堂);退藏于密(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 退tuì ⒈向后移,跟"进"相对后~。不进则~。 ⒉使向后移~兵。~敌。 ⒊离开,辞去~下。~职。 ⒋归还,撤消,不接受~还。~票。~货。~款。 ⒌脱落,逐渐消失~色。衰~。减~。 ⒍ ①军队向后撤退。 ②泛指后退、退缩关键时刻,不能~却。  ⒎ ①落后,逐渐向下。 ②后退的地步他留有~步。 ⒏

:笔 (会意。从竹,从聿。聿”),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 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同本义 筽,秦谓之筽。从聿从竹。--《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不能竟书而搁笔。--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 笔 bǐ ①写字画图的用具钢~、蜡~、粉~。 ②(写字、画画、作文等的)笔法运~得当。 ③用笔写出代~。 ④笔画二字有两~。 ⑤量词一~帐、一~好字。 【笔触】书画、文学作品等的笔法,格调锋利的~。 【笔调】文章风格~清新。 【笔端】写作、写字、绘画时的运笔以及所表现的意境奇光异景尽收~。 【笔法】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这篇小说的~很新颖。 【笔锋】 ①笔尖。 ②书画的笔势;文章的气势。 【笔供】用笔写出来的供词。与口供相对。 【笔画笔顺检字法】汉字字典查阅检索方法之一。要求根据笔画的多少和笔顺的先后来查检。 【笔记文】文体的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 【笔力】写字、画画或做文章所表现出的功力~刚劲。 【笔路】 ①笔法。 ②写作的思路这篇文章~奇特。 【笔势】 ①写字、画画用笔的风格。 ②文章的气势。 【笔削】古时在竹简、木简上写字,要删改得用刀刮去,称削◇来用做请人修改文章的敬辞。笔记录。削删改。 【笔意】书画或诗文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意境。写字、绘画时运笔的精心构思以及所表现的风格、功力。也指诗文的意境。 【笔札】札是古时写字用的小木片,后来用笔札指纸笔,又转指写的文章。 【笔战】用文章来进行辩论,打官司,与舌战相对。 【笔者】某篇文章或某书的作者(多为作者的自称)。

:挈〈名〉 通契”。契约,书契 今内史稻田租挈重。--《汉书·沟洫志》 书挈所录帝王遗事。--卫觊《魏受禅表》 挈 〈动〉 (形声。本义提起) 同本义 挈,县持也。--《说文》 挈,提也。--《广雅》 若挈裘领。--《荀子·劝学》 挈壶氏。--《周礼》 班白不提挈。--《礼记·王制》 信挈其手。--《汉书·韩信传》 龙尾车者,河滨挈水之器也。--《农政全书》 又如挈瓶(谓提瓶汲水);挈领(提起衣领);提纲挈领;挈壶(悬壶);挈辔(县辔) 带领 挈国之辞也。--《谷梁传·宣公十一年》 挈其 挈qiè ⒈提着,提起提纲~领。 ⒉带,领扶老~幼。~妻荷子。 挈qì 1.绝,断绝。 2.刻。 3.契约。 4.见"挈然"。 挈jiá 1.独,特。

:中 (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同本义 中,和也。--《说文》 中离维纲。--《仪礼·大射仪》 与太史数射中。--《周礼·射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礼记·射义》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属远》 中有都柱。--《后汉书·张衡传》 天门中断。--唐·李白《望天门山》 中通外直。--宋·周敦颐《爱莲说》 中轩敝者。--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 中山峨冠而多髯者。 又如人中(人 中zhòng ⒈符合,适合,正着,正对上~意。圆者~规,方者~矩。正~下怀。打~目标。百发百~。 ⒉感受,受到,遭到~暑。~风。~毒。~弹。恶语~伤。 ⒊ 中zhōng ⒈里,内,一定范围内室~。水~。草~。空~。国~。学校~。宇宙~。 ⒉跟"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位置~点。~段。~流砥柱。 ⒊性质、等级、高低等在两者之间的~间。~等。~学生。~流货物。 ⒋〈表〉正在进行在讨论~。在设计~。 ⒌适合于,有能力~看。~听。~用。 ⒍中国的简称~文。~医~药。 ⒎半~夜。 ⒏〈方〉成,行,好~不~?~。 ⒐ ①中心地区。 ②特指国家政权、党派、团体等的最高领导机构~央文件。 ⒑ ①四方的中间点或部分圆的~心。广场~心。 ②处在主要地位的~心人物。~心工作。 ③在某个方面占重要位置的地方政治~心。商贸~心。 ⒒ ⒓ ⒔ ⒕ ⒖ ⒗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 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書,著也。--《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五曰六书。--《周礼·保氏》 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书者,以笔画记之辞。--《尚书序》疏 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 书(書)shū ⒈写,记载~写。奋笔疾~。大~特~。 ⒉文字读其~。读~破万卷。 ⒊信家~。来~已收。 ⒋文件证~。决心~。倡议~。 ⒌装订成册的著作~籍。著~立说。 ⒍字体楷~。行~。草~。 ⒎《尚书》的简称。 ⒏称某些曲艺说~。鼓~。 ⒐ ①汉字的书写法则。 ②汉字的书写艺术,也省称"书"~画展览。 ⒑ ⒒ 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