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啐感承恩

"啐感承恩"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8:40:05


简介: “啐感承恩”出自唐代张说的《唐享太庙乐章·福和》,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cuì gǎn chéng ē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出处: 《唐享太庙乐章·福和》
内容:
备礼用乐,崇亲致尊。
诚通慈降,敬彻爱存。
献怀称寿,啐感承恩
皇帝孝德,子孙千亿。
大包天域,长亘不极。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张说
诗人介绍: 张说(667年~730年) 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翻译:

《唐享太庙乐章·福和》
作者:张说

春的阳光,温暖如意。
迎接太庙的祭祀之音,
表达对亲人的崇敬致敬。
诚心呼唤神灵的慈悲庇佑,
虔诚地恪守爱与敬意。
向古人献上祝福和祝寿,
满怀感激地接受恩泽。
皇帝的孝行美德令人钦佩,
子孙后代将生生不息。
辽阔的天地,永远不会消逝。

译文:
《唐享太庙乐章·福和》

春天的阳光,温暖如意。
迎接太庙祭祀的乐声,
向亲人的崇敬致敬。
真诚地崇奉神灵的慈悲降福,
恭敬地表达爱和敬意。
向古人献上祝福和祝寿,
领受恩泽,满怀感激之情。
皇帝的孝德令人仰慕,
子孙后代将源远流长。
广袤的天地,永不止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张说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唐代太庙乐章中的一幕福和场景。诗中表达了对祭祀仪式的赞美和对皇帝孝德的敬佩,同时也表达了对神灵庇佑和对子孙后代繁衍昌盛的期许。整首诗描绘了一幅朝廷庄严、家族兴旺的美好画面。

诗词以描写春天温暖的阳光为开篇,表达了喜庆愉快的氛围。接着以精确的描写展现了太庙祭祀活动的盛况,通过对祭祀仪式的描绘,彰显出作者对传统礼乐的尊崇和推崇。诗中表达了致敬的情感,特别是对亲人的崇敬和对神灵的虔诚,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尊敬亲友、敬神事祖的价值观。

诗中反复强调崇敬、诚心和感激之情,体现了作者对皇帝孝德的敬仰和对子孙后代的期待。总结了皇帝孝德美德与子孙后代繁衍的关系,显示了家族延续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表达了希望皇室万世长青的愿望和对国家永久繁荣的展望。通过"大包天域,长亘不极"这样的表述,诗中呼应了皇权永恒、国家永固的理念。

整首诗以庄重肃穆的气氛,向读者展示了唐代宫廷祭祀的隆重场面,以及对家族繁荣昌盛和皇权巩固的祈愿,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家族伦理和国家荣光的追求和崇尚。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bèi lǐ yòng lè, chóng qīn zhì zūn.
备礼用乐,崇亲致尊。
chéng tōng cí jiàng, jìng chè ài cún.
诚通慈降,敬彻爱存。
xiàn huái chēng shòu,
献怀称寿,
cuì gǎn chéng ēn.
啐感承恩。
huáng dì xiào dé, zǐ sūn qiān yì.
皇帝孝德,子孙千亿。
dà bāo tiān yù, zhǎng gèn bù jí.
大包天域,长亘不极。
韵脚: 拼音:cuì gǎn chéng ēn
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啐 惊愕时所发出的声音 啐,惊也。从口,卒声。--《说文》。按,惊声也 又如啐啄(雏鸡欲出时以嘴吮卵壳声为啐,母鸡欲使小鸡出壳而吃壳为啄) 啐 饮;尝 啐,尝也。--《广雅》 席末坐,啐酒。--《仪礼·乡射礼》 主人皆啐之。--《礼记·杂记》 又如啐酒(啐饮。啐醴。古代酒礼。祭毕饮福酒);啐尝(品尝) 吐;发出唾声。表示鄙弃或愤怒 啐 表示唾弃 、斥丽或辱骂 啐!这算得什么? 李逵道啐,原来是梦,却也快当!--《水浒 啐 cuì使劲从嘴里吐出来~唾沫。 啐zá 1.见"嘈啐"。 啐zú 1.吮声。参见"啐啄同时"。

:感〈动〉 (形声。从心,咸声。本义感动) 同本义。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 感,动人心也。--《说文》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系辞》。虞注动也。”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感格(感动,感化);感咽(受感动而悲伤,泣不成声);感涕(感动而涕泪俱下);感慕(感动而思慕);感悦(感动悦服);感人肺腑(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感天动地(感动天地);感 哽(感动得泣不成声) 感应,影响 又如感制(感应制约);感会(感应会合);感验(应验);感变 感gǎn ⒈觉得~到头痛。 ⒉外界事物在意识、情绪上引起的反映~触。~概。~动。~化。读后~。 ⒊心情,情绪~情。情~。自信~。百~交集。 ⒋染上,遭受偶~风寒。 ⒌〈表〉谢意~谢。~恩。 ⒍ ①外界事物作用于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所引起的直接反应我有点冷的~觉。 ②觉得我~觉很幸福。 ⒎ ①指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又称"普通感冒"。 ②流行性感冒(流感),因感染病毒引起。 ⒏ 感hàn 1.通"撼"。摇动。 2.通"憾"。怨恨;遗憾。 3.见"感忽"。

: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承,奉也。受也。--《说文》 女承筐无实。--《易·归妹》。虞注自下受上称承。” 承筐是将。--《诗·小雅·鹿鸣》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清·姚鼐《登泰山记》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承印(捧印);承萼(指物件承托的联结部分);承盘(托盘) 继承 朱明未承夜兮。--《楚辞·招魂》。注续也。” 承 承 chéng ①托着;接着~之以首(用头托着)。 ②承担;接受~印、~办。 ③客套话。受到~老兄款待,不胜感激。 ④继续;接续一脉相~。 ⑤姓。 【承包】法人、集体或个人接受工程或大宗定货等,负责完成。 【承德避暑山庄】清代帝王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之所。位于河北承德市北部,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乾隆五十五年(1790)竣工,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皇家园林 。又称热河行宫。 【承接复句】分句间具有先后相继关系的复句。其中的各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事情。常用就、便、才、于是、后来、首先…然后、起先…后来等关联词 。又称连贯复句。 【承接句群】一句接一句,往往按时间推移、位置变换的顺序依次排列的几个句子。常用于是、就、接着或起初…后来等关联词语联结。 【承蒙】客套话。得到;受到~热情款待,不胜感激。 【承前启后】见【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 【承上起下】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指文章结构等)。 【承先启后】继承过去的,开创未来的(多用于事业、学问等)。又作承前启后。 【承压水】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与一定的地质构造有关,埋藏较深。当上面隔水层钻穿后,可涌出地表。又称自流水。 承chéng ⒈托着,捧着~尘(天花板)。~饮而进献。 ⒉担当,接受,蒙受~担。~包。~当。~受。~蒙。~情。~教。 ⒊继续,接续继~。~接。~前启后。 ⒋〈古〉通"乘"。趁着。 ⒌ ①〈表〉同意,认可~认过错。 ②国际上指对新国家、新政权的法律地位予以肯定。 承zhěng 1.援救。 承zèng 1.馈赠。 承zhēng 1.古代地名用字。 承zhèng 1.古地名用字。

:恩 (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同本义 恩,惠也。--《说文》 恩者,仁也。--《礼记·丧服四制》 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韩非子·用人》 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 先生之恩,生死而骨肉也。 又如忘恩;报恩;恩润(恩惠德泽);恩义(恩情与道义);恩分(恩惠情分);恩惠教化。古代多指官方对人民而言;恩田(佛家田。三福之一。指父母) 情谊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三国演义》 恩 恩爱,亲爱 恩 ēn ①恩惠。 ②深厚的情义。 ③姓。 【恩赐】原指封建帝王为笼络人心而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含贬义)。 【恩典】 ①恩惠。 ②给予恩惠。 【恩格斯】(1820-1895)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生于普鲁士莱茵释门市。1844年8月底,在巴黎会见马克思。1847年12月至1848年 1月,与马克思合写《共产党宣言》。1864年,同马克思一起创建并领导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与各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派别和观点展开原则斗争。马克思逝世后,担 负整理和发表马克思文稿和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1889年,亲自参加第二国际的建立,同各种机会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著作收入《马克 思恩格斯全集》。 【恩惠】给予或受到的好处。 【恩怨】恩惠和怨恨。 【恩泽】比喻承受恩德,像草木得到雨露。旧时用以称皇帝或官吏给予臣民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