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X 萧萧班马鸣

"萧萧班马鸣"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16:16:40


简介: “萧萧班马鸣”出自宋代李复的《晚出西郊》,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o xiāo bān mǎ mí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出处: 《晚出西郊》
内容:
晚日登西原,劲风飘我衣。
萧萧班马鸣,野旷行人稀。
抚辔无与语,目送新鸿飞。
俗尘叹久艰,故山多蕨薇。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李复
诗人介绍: 李复圭,字审言,李淑子,徐州丰人。通判澶州。北使道澶,民主驿率困惫。豪杜氏十八家,诡言唐相如晦后,每赇吏脱免,复圭按籍役之。知滑州。兵匠相忿阋,挥所执铁椎,椎杀争者于厅事,立斩之。徙知相州。
翻译:

《晚出西郊》是宋代诗人李复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傍晚时分登上西原,感受劲风拂过衣袂的情景。诗中还描绘了野外马群的嘶鸣声,以及荒凉的景象和稀少的行人。作者抚摩马鞍,无言地注视着正在飞翔的雁群。他对尘世的烦恼和艰辛深感叹息,同时怀念故乡的山野景色,其中蕨薇植物成了诗人回忆的代表。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晚日登西原,
劲风飘我衣。
萧萧班马鸣,
野旷行人稀。

抚辔无与语,
目送新鸿飞。
俗尘叹久艰,
故山多蕨薇。

这首诗词以西原的晚景为背景,通过描绘劲风飘扬诗人的衣袂,表达了作者坚毅的个性和与时代相适应的品质。诗中的班马嘶鸣声和野旷的景象,凸显了人烟稀少的荒凉之地。作者抚摩着马鞍,默默地注视着飞翔的雁群,显示了他内心的孤寂和对离去的羁绊的思念。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烦恼和艰辛的叹息,同时表达了对故乡山野景色的怀念。故山的蕨薇象征着作者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也暗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乡愁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的胸怀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给人以深思和遥远的思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wǎn rì dēng xī yuán, jìng fēng piāo wǒ yī.
晚日登西原,劲风飘我衣。
xiāo xiāo bān mǎ míng, yě kuàng xíng rén xī.
萧萧班马鸣,野旷行人稀。
fǔ pèi wú yǔ yǔ, mù sòng xīn hóng fēi.
抚辔无与语,目送新鸿飞。
sú chén tàn jiǔ jiān, gù shān duō jué wēi.
俗尘叹久艰,故山多蕨薇。
韵脚: 拼音:xiāo xiāo bān mǎ míng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萧 (形声。从苃,肃声。本义艾蒿) 同本义 萧,艾蒿也。--《说文》 萧萩。--《尔雅》。注即蒿。” 共萧茅。--《周礼·甸师》 彼采萧兮。--《诗·王风·采葛》 又如萧艾(臭草名。比喻不肖或平凡无才);萧敷艾荣(比喻凡事委曲求全,以致飞黄腾达) 古国名 楚子伐萧。--《左传》 县名 姓 萧君圭君玉(萧君圭,字君玉)。--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萧 萧条,冷落;荒凉 萧(蕭) ⒈〈古〉称香蒿,也叫"青蒿"。 ⒉冷落,冷静~然。~索。 ⒊ ①冷落寂寞景象~条。 ②停滞,萎缩经济~条。 ⒋ ①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秋风~瑟。 ②冷落凄凉的样子。 ⒌ ⒍ ⒎"萧"姓,俗写作"肖"。 萧xiāo 1.蒿类植物的一种。即艾蒿。 2.萧条冷落;凄凉。 3.稀疏。 4.指萧斧。 5.见"萧森"。 6.见"萧然"。 7.通"肃"。参见"萧墙"﹑"萧斧"。 8.古国名。春秋 时宋的附庸,子姓。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公元前597年灭于楚◇仍为宋邑。 9.姓。

:萧 (形声。从苃,肃声。本义艾蒿) 同本义 萧,艾蒿也。--《说文》 萧萩。--《尔雅》。注即蒿。” 共萧茅。--《周礼·甸师》 彼采萧兮。--《诗·王风·采葛》 又如萧艾(臭草名。比喻不肖或平凡无才);萧敷艾荣(比喻凡事委曲求全,以致飞黄腾达) 古国名 楚子伐萧。--《左传》 县名 姓 萧君圭君玉(萧君圭,字君玉)。--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萧 萧条,冷落;荒凉 萧(蕭) ⒈〈古〉称香蒿,也叫"青蒿"。 ⒉冷落,冷静~然。~索。 ⒊ ①冷落寂寞景象~条。 ②停滞,萎缩经济~条。 ⒋ ①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秋风~瑟。 ②冷落凄凉的样子。 ⒌ ⒍ ⒎"萧"姓,俗写作"肖"。 萧xiāo 1.蒿类植物的一种。即艾蒿。 2.萧条冷落;凄凉。 3.稀疏。 4.指萧斧。 5.见"萧森"。 6.见"萧然"。 7.通"肃"。参见"萧墙"﹑"萧斧"。 8.古国名。春秋 时宋的附庸,子姓。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公元前597年灭于楚◇仍为宋邑。 9.姓。

:班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班,分瑞玉也。--《说文》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又如班瑞(颁还瑞玉;颁赐祥瑞) 分开;离群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又如班马 赏赐;分给 晋侯执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又如班扬符赏(颁布相应的赏赐);班授(颁发授予);班散(分给);班赐(颁赐;分赏) 分布;铺开 遇 班 bān ①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级。 ②指一天之内的一段工作时间上~、夜~。 ③军队的基层单位,在排之下。 ④旧时用于剧团的名称徽~。 ⑤量词这~老同志不服输、搭下一~飞机。 ⑥有固定线路并定时开行的~车、~机。 ⑦调回或调动(军队)~师回朝。 ⑧姓。 【班禅】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的两大活佛之一。1645年格鲁派领袖罗桑却吉坚赞始称班禅(班禅四世)。1713年清政府封班禅五世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定了其 地位。此后历世班禅活佛转世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至今已传10世。又叫班禅额尔德尼。例任后藏扎什伦布寺住持。 【班禅额尔德尼】见【班禅】。 【班禅四世】(1567-1662)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首领。本名罗桑却吉坚赞◇藏人。13岁时在日喀则附近温贡寺出家。天启二年(1622)成为达赖五世之师。倡议联合蒙古 和硕特部的固始汗,遣使朝清。清顺治二年(1645)被固始汗赠以班禅博克多尊号,是班禅活佛系统获得名号的开始◇死于扎什伦布寺。 【班超】(32-102)东汉名将。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明帝永平十六年(73),奉命率36人赴西域(今新疆地区)。攻杀匈奴派驻鄯善的官员,平定莎车 等地贵族叛乱,击退匈奴的反扑和月氏的进攻,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和丝绸之路的畅通⊥帝永元三年(91),任西域都护。永元十四年(102)病死洛阳。 【班房】 ①旧时衙门里衙役值班的地方。也指衙役。 ②监狱;拘留所。 ③教室。 【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明帝在位时为兰台令史,后为典校秘书。历时20余年,撰成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帝永元元年(89),因窦宪擅权案株连,获罪,死于狱中。著述另有《班兰台集》、《白虎通义》。与司马迁并称为班马(或马班)。 【班联会】学生会。 【班门弄斧】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门前卖弄本领。班鲁班,春秋时鲁国有名的木匠。 【班师】调回打仗的军队。也指军队胜利归来。 【班田收授法】日本大化改新时的一种土地赋税制度。646年在全国推行。主要内容是政府对6岁以上平民,每6年班给口分田一次,受田农民须向国家缴纳租、庸、调赋税。 班biàn 1.区别,辨别。 2.治理。 3.周遍。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 的绳子);马褐(马 马(駌)mǎ ⒈家畜。耳小直立,面长,颈上缘有鬃,尾巴有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等。皮可制革。 ⒉通"码"筹~。 ⒊同类中比较大的~蜂(比蜜蜂大)。~勺(大勺)。 ⒋ ⒌ ⒍ ⒎ ⒏ ⒐ ⒑[马到成功]战马一到就胜利了。形容迅速地取得胜利。

:鸣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同本义 鸣,鸟声也。--《说文》 鸟兽之音曰鸣。--《管辂别传》 鸣鹤在阴。--《易·中孚》 凤皇鸣矣。--《诗·大雅·卷阿》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诗·鸡鸣》 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陶渊明《归园田居》 又如∶鸣管(鸟类的发声装置);鸣凤(凤鸟鸣叫);鸣雁(雁鸣叫) 泛指发声 震为鸣。--《易·说卦传》 萧萧马鸣。--《诗·小雅·车攻》 鸣玉者,佩玉也。--《南子·贾经》 驴一鸣。--唐·柳宗元《三戒》 虽大风不能鸣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又 鸣míng ⒈禽兽或虫叫鸡~。鹿~。蝉~。 ⒉发响,使发响雷~。自~钟。~礼炮。 ⒊〈表〉感情,喊叫~谢。~不平。~冤叫屈。 ⒋表达意见、主张等百家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