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L 伶俜七步诗

"伶俜七步诗"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3 01:19:07


简介: “伶俜七步诗”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赠墨林曹大崧》,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íng pīng qī bù sh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出处: 《赠墨林曹大崧》
内容:
巍峨幼妇碑,伶俜七步诗
又得墨林墨淋漓,凑作曹家三绝奇。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文天祥
诗人介绍: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翻译:

《赠墨林曹大崧》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赠送墨林曹大崧
巍峨的幼妇碑,
伶俜的七步诗。
再次得到墨林的墨水,
凑成曹家的三绝奇。

诗意:
这首诗词是文天祥向墨林曹大崧赠送的作品。诗中提到了幼妇碑和七步诗,以及墨林的墨水。文天祥将这些元素凑在一起,形成了曹家的三绝奇。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曹大崧的赞美和敬意。

赏析:
1. 幼妇碑:幼妇碑是一块巍峨的石碑,可能是指墓碑或纪念碑。作者用这个形象来形容曹大崧的才华和成就,显示了他的崇敬之情。
2. 七步诗:七步诗是一种七言绝句的诗体形式,通常用于表达感情或抒发思考。作者提到伶俜的七步诗,可能是指曹大崧的诗作,表达了对他诗才的赞赏。
3. 墨林的墨水:墨林是指墨水的来源,这里指的是曹大崧的墨水。作者再次得到墨林的墨水,可能表示作者对曹大崧的赞赏和对他作品的喜爱。
4. 曹家的三绝奇:曹家的三绝奇指的是曹大崧在诗词创作、墨水制作等方面的卓越才华。作者将这些元素凑在一起,表达了对曹大崧的赞美和敬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幼妇碑、七步诗和墨林的墨水,表达了作者对曹大崧的赞美和敬意。同时,诗中的曹家三绝奇也展示了曹大崧在诗词和墨水制作方面的卓越才华。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展示了文天祥的诗词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wēi é yòu fù bēi, líng pīng qī bù shī.
巍峨幼妇碑,伶俜七步诗。
yòu dé mò lín mò lín lí, còu zuò cáo jiā sān jué qí.
又得墨林墨淋漓,凑作曹家三绝奇。
韵脚: 拼音:líng pīng qī bù shī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伶〈名〉 (形声。从人,令声。本义古乐官名、相传黄帝时有伶伦,世掌乐官) 同本义 伶,弄臣也。--《说文》 寺人之伶。--《韩诗·车邻》 令伶箫咏歌。--《国语·鲁语》 仕于伶官。--《诗·简兮序》 问之伶州鸠。--《国语·周语》 又如伶官(古代的乐官);伶工(旧指乐师或演员);伶伦(传说中黄帝时的乐官);伶界(旧称戏曲界) 引申为表演歌舞的艺人 伶,乐人。--《广韵》 帝制新曲,教女伶数十百人。--《新唐书·礼乐志》 教坊优伶。--《北梦琐言》 去年西京寺,众伶集讲筵。--孟郊《教 伶líng ⒈〈古〉乐官。〈引〉表演、唱戏、歌舞等的人~人。优~。坤(女的)~。 ⒉被役使的人府~。 ⒊ ⒋ ⒌

:俜〈动〉 (形声。从人,甹声。本义使) 使放任 俜,使也。--《说文》。桂馥义证使也者,读如使酒之使。” 俜pīng ⒈夹持。 ⒉孤单的样子伶~。

:七〈数〉 (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同本义 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说文》 其数七。--《礼记·月令》 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汉书·律历志》 七主星。--《大戴礼记·易本命》 七日得。--《易·既济》。虞注震为七。” 凡攻木之工七。--《周礼·考工记》 有子七人。--《诗·邶风·凯风》 又如七宝(佛经上指金、银、琉璃、砗磲、玛璃、珍珠、玫瑰);七出(旧指休妻的七种理由无子,淫泆报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七年;七秩(七十大寿);七雄(指战 国时秦、韩、魏 七qī数目字~天。~擒~纵。~~事变。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步,行也。--《说文》 跬步而不敢忘,孝也。--《礼记·祭义》 王朝步自周。--《书·召诰》 步路马必中道。--《礼记·曲礼》 见夫人之步马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步余马兮山皋。--《楚辞·屈原·涉江》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又如止步;信步(随意走动;散步);步步虚心(时时虚怀若谷,毫不自满);步阁(步廊,走廊);步趋(行走) 以脚步测量远近 步 bù ①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寸~难移。 ②阶段事业一~比一~艰难。 ③地步;境地局势发展到关键的一~。 ④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⑤用脚走~入大会堂。 ⑥踩;踏~入歧途。 ⑦姓。 【步步为营】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一道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步履维艰】行走艰难。 【步辇图】中国古代名画。唐阎立本作。描绘唐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迎娶,受到唐太宗接见的情景。 【步枪】单兵使用的一种长管枪。有单发射击、半自动、全自动之分,最大射程约400米。 【步人后尘】跟在别人后面走。指追随、模仿别人,没有创新◇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 【步武】 ①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指不远的距离。 ②跟着别人的足迹走。比喻模仿效法~前贤。

:诗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同本义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诗,志也。--《说文》 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国语·鲁语》 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临清流而赋诗。--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诗筒(装诗稿的竹筒);诗瓢(放诗稿的瓢勺);诗友(以诗词唱和的朋友);诗虎(作成诗句的灯谜);诗流(诗的流别系统);诗案(因诗获罪的案件);诗眼(诗句中最为工巧传神的 一个字);诗债(指向他人乞诗或索和未及酬答);诗传(诗集);诗狱 诗shī ⒈文体名。形式很多,它是可以歌咏或朗诵的韵文。 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