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M 牧羊知治民

"牧羊知治民"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4-28 13:20:29


简介: “牧羊知治民”出自宋代陆游的《书意》,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ù yáng zhī zhì mí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出处: 《书意》
内容:
解牛悟养生,牧羊知治民,通一万事毕,我每思古人。
小园财三亩,手自蓻嘉木,先当培其根,又戒无欲速。
老松卧涧底,千岁陵冰霜。
我岂樗栎哉,但取无伐伤。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书意》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解牛悟养生,牧羊知治民,
通一万事毕,我每思古人。
小园财三亩,手自蓻嘉木,
先当培其根,又戒无欲速。
老松卧涧底,千岁陵冰霜。
我岂樗栎哉,但取无伐伤。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陆游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中通过描绘解牛悟养生、牧羊知治民等场景,表达了对于生活中微小事物的关注和深思,同时展现了对古人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赏析:
《书意》以简洁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展示了陆游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句“解牛悟养生,牧羊知治民”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解牛和牧羊的生活,领悟到养生和治理民众的道理。这里的“解牛”和“牧羊”可以理解为对于生活中细微之处的观察和体验,通过这些琐碎的日常经历,诗人领悟到了一些人生智慧。

接下来的几句“通一万事毕,我每思古人。小园财三亩,手自蓻嘉木,先当培其根,又戒无欲速。”表达了诗人对于万事万物的理解和思考。诗人通过园艺的比喻,将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用手亲自培育和呵护小园中的树木,既表达了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又反映了对于培育自己内心的修养和塑造的追求。其中,“先当培其根,又戒无欲速”寄托了诗人对于内在修养的重视,强调了培养根基的重要性,并提醒人们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

最后两句“老松卧涧底,千岁陵冰霜。我岂樗栎哉,但取无伐伤。”通过描绘老松卧在涧底,经历千年的风霜,诗人表达了对于古老事物的敬畏和敬重之情。诗人自谦称自己不及这些古老的树木,但仍然秉持着不伐伤害的原则,表达了对于保护自然和珍视传统的态度。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生活琐碎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世界的体悟和追求,展现了一种务实而谦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iě niú wù yǎng shēng, mù yáng zhī zhì mín, tōng yī wàn shì bì, wǒ měi sī gǔ rén.
解牛悟养生,牧羊知治民,通一万事毕,我每思古人。
xiǎo yuán cái sān mǔ, shǒu zì zí jiā mù, xiān dāng péi qí gēn, yòu jiè wú yù sù.
小园财三亩,手自蓻嘉木,先当培其根,又戒无欲速。
lǎo sōng wò jiàn dǐ, qiān suì líng bīng shuāng.
老松卧涧底,千岁陵冰霜。
wǒ qǐ chū lì zāi, dàn qǔ wú fá shāng.
我岂樗栎哉,但取无伐伤。
韵脚: 拼音:mù yáng zhī zhì mín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牧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 同本义 掌牧六牲。--《周礼·牧人》 谁抜牧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牛曰牧。” 周宣王之牧正。--《列子·黄帝》。注养禽兽之长也。” 牧人乃梦。--《诗·小雅·无羊》 郊外谓之牧。--《尔雅》 使牧羝。--《汉书·李广苏建传》 权汉节牧羊。 郴州荛牧儿。--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行牧且荛。 又如牧所(牧养牲畜的处所);牧苑(牧场。牧地。牧放牲畜的地方);牧子(放牧的人;牧童);牧夫(放牧牲畜的人) 统治;主管 牧mù ⒈放养牲口~场。~童。放~。游~。 ⒉〈古〉官名州~。 ⒊

:羊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 同本义 羊,羊兽也。--《说文》。孔子曰半羊之字以形举也。” 羊曰柔毛。--《礼记·曲礼》 羊曰少牢。--《大戴礼记·少牢》 食麦与羊。--《礼记·月令》 兑为羊。--《易·说卦》 杖汉节牧羊。--《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羊群里跑出骆驼来(喻指平常的人忽然变成了出类拔萃的人物了);羊群蚁阵(形容众多而聚集);羊酒花红(丰厚的赏赐和显赫的荣耀);羊车过市(比喻男子才美绝伦。 羊yáng ⒈哺乳动物,反刍类。雄的有角,某些雌的也有角。有山~、绵~、黄~、羚~等多种。肉和乳供食用,毛供纺织,皮可制革,毛皮可做衣服等。羚羊角是贵重的药材。 ⒉〈古〉同"祥"。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徹为知。--《庄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欧阳修《归田录》 不知几千里。--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为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 知zhī ⒈晓得,明了~晓。~道。~己~彼。 ⒉使知道通~。告~。 ⒊感觉,认识到~觉。 ⒋见识,学识,学问~识。求~。真~。 ⒌了解相~。〈引〉相亲新~。~己。~音。~心人。 ⒍主持,主管~县、~事(旧时指县长)。 ⒎〈古〉通"智"。聪明,智慧。 ⒏ ⒐ 知zhì 1.聪明;智慧。 2.姓。春秋时晋有知罃。

:治 (形声。从水,台声。①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同引申义 昔禹治洪水。--郦道元《水经注》 民治渠。--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聊斋志异·小翠》 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史记·孝武本纪》 又如治酒(置办酒食);治步(修整仪容,举止合乎法度);治任(整理行装);治行(治严。整理行装);治缮(修缮);治茸(修缮) 治理;管理;统治 治国无法则乱。--《吕氏春秋·察今》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 治zhì ⒈管理~理。~家。抓纲~国。 ⒉处理,惩处、医疗、研究等~丧。处~。~罪。惩~。医~。~病。~学。~世之道。 ⒊整理,修整~装。~山。~水。~淮。整~。 ⒋太平,安定,跟"乱"相对国~。天下大~。 ⒌消灭病虫害~虫。~蝗。 ⒍〈古〉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县~。州~。府~。 ⒎ ⒏ ⒐ 治yí 1.古水名。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上游即今山西﹑河北境内的桑干河。下游东流入渤海。参阅《汉书.地理志下》。

:民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同本义 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 民,氓也。--《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 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谷梁传·成公元年》 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 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左传·闵公元年》 黎民阻饥。--《书·舜典》 民不适有居。--《书·盘庚上》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 民可使由之, 民mín ⒈〈古〉指奴隶或没做官的众百姓。现指人民,即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基本成员拥政爱~。军~鱼水情。 ⒉指人或人群~众。居~。~族。 ⒊劳动大众的~歌。~间故事。 ⒋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农~。渔~。盐~。 ⒌非军事的~用。~航。 ⒍通"苠" ~高粱。 ⒎ ①指人民有管理国家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加强~主和法制建设。 ②根据大多数群众意愿处理问题的工作方式~主气氛。~主作风。办事~主。 民mián 1.通"绵"。参见"民民"。 2.通"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