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H 涣汗布令词

"涣汗布令词"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13:34:52


简介: “涣汗布令词”出自唐代韦应物的《答贡士黎逢(时任京兆功曹)》,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àn hàn bù lìng cí,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出处: 《答贡士黎逢(时任京兆功曹)》
内容:
茂等方上达,诸生安可希。
栖神澹物表,涣汗布令词
如彼昆山玉,本自有光辉。
鄙人徒区区,称叹亦何为。
弥月旷不接,公门但驱驰。
兰章忽有赠,持用慰所思。
不见心尚密,况当相见时。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韦应物
诗人介绍: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翻译:

中文译文:

贡士黎逢的回答(当时担任京兆功曹)

茂等方上达,诸生安可希。
栖神澹物表,涣汗布令词。
如彼昆山玉,本自有光辉。
鄙人徒区区,称叹亦何为。
弥月旷不接,公门但驱驰。
兰章忽有赠,持用慰所思。
不见心尚密,况当相见时。

诗意:

这首诗是韦应物回答贡士黎逢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黎逢的赞扬和自己的无能为力之情感。诗中提到黎逢的出众才华和取得的成就,称赞他是无法企及的。而自己则自谦无能,感叹自己的局限。然后表达了对黎逢的关心和思念之情,希望能早日再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描绘出了作者对贡士黎逢的敬佩和自谦之情。诗意真切,表达恰当。作者通过对黎逢才华的称赞和自己的自谦,展现了对黎逢的崇敬之情,并表达了自己希望早日再见的愿望。整首诗言简意赅,情感真挚,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期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mào děng fāng shàng dá, zhū shēng ān kě xī.
茂等方上达,诸生安可希。
qī shén dàn wù biǎo, huàn hàn bù lìng cí.
栖神澹物表,涣汗布令词。
rú bǐ kūn shān yù, běn zì yǒu guāng huī.
如彼昆山玉,本自有光辉。
bǐ rén tú qū qū, chēng tàn yì hé wéi.
鄙人徒区区,称叹亦何为。
mí yuè kuàng bù jiē, gōng mén dàn qū chí.
弥月旷不接,公门但驱驰。
lán zhāng hū yǒu zèng, chí yòng wèi suǒ sī.
兰章忽有赠,持用慰所思。
bú jiàn xīn shàng mì, kuàng dāng xiāng jiàn shí.
不见心尚密,况当相见时。
韵脚: 拼音:huàn hàn bù lìng cí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涣 (形声。从水,奂声。本义流散,离散) 同本义 涣,流散也。--《说文》 方涣涣兮。--《诗·郑风·溱洧》 涣者离也。--《易·序卦传》 则涣然离矣。--《汉书·刑法志》 涣兮。--《老子》。注涣者解散。” 涣乎成功。--《刘熊碑》 功德涣彰。--《戚伯著碑》 又如涣然冰释(如冰之溶解消散。多用以指误会、疑难的消散);涣驰(涣散。分散,不集中);涣泮(消释,融化);涣衍(蔓延,扩散) 帝王发布号令 涣huàn ⒈散开,离散~散。~若冰释。 ⒉

:汗 可汗,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其统治者的称号 汗,可汗。蕃王称。--《广韵》 咸丰四年,土谢图汗、车臣汗两部汗、王、公、台吉等请捐助军需,温旨鄐之。--《清史稿》 (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汗,身液也。--《说文》 汗者,精气也。--《素问·评热病论》 五藏化液心为汗。--《宣明五气篇》 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汉书·刘向传》 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释名·释衣服》 汗出浃背。╠ 汗hàn汗腺分泌的液体,通过毛孔排出体外~流浃背(满身大汗。也形容万分惶恐或惭愧不安)。 汗hán 汗gān 1.古地名用字『置馀汗县。在今江西省余干县境。

:布〈名〉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坤为布。--《易·说卦》 抱布贸丝。--《诗·卫风·氓》 女有余布。--《孟子》 果布辐凑而常然。--左思《吴都赋》 商祝免袒,执功布入。--《仪礼·既夕礼记》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孟子·滕文公》 又如布衣(平民,老百姓。古时老百姓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平为布衣”);布槽(布制的马槽);布褐(粗布衣服;又指平民);布总(古代丧服,以麻布束发) 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 足缠白布。--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土布(手工纺织的布);布

:令〈动〉 听从◇作聆” 故古之圣王,审顺其天而以行欲,则民无不令矣。--《吕氏春秋》 名词。通鸰” 脊令在源,兄弟急难。--《诗·小雅·常棣》。按脊令即鷚鸰 假设语气词 令,设辞也。--《助字辨略》 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史记·张释之冯唐传》 令五人保其首领。--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令狐 复姓 令 〈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 令lìng ⒈上级的指示命~。军~。~行禁止。 ⒉使~人满意。~人发指。 ⒊善,美好~名。~闻。~望。 ⒋敬称,尊称对方的人及有关系的人~兄。~尊(称人的父亲)。 ⒌时节夏~。时~。 ⒍〈古〉官名县~。中书~。 ⒎短的词如梦~。十六字~。 令lǐng量词。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 令líng 1.见"令利"。 2.见"令俜"。 3.见"令狐"。 4.见"令星"。 5.见"脊令"。 6.通"瓴"。参见"令辟"﹑"令甓祴"。 令lián 1.见"令居"。

:词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同本义 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 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杜甫《石壕吏》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 诗文中的词语 词 cí ①言词;词句歌~、~不达意。 ②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来,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③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词不达意】所用词语不能清楚地表达意思。 【词典】汇集语言里的词语,按某种次序排列,并一一加以解释的一种工具书。 【词法】语言学上的形态学。内容包括词的构造、词的变化、词的分类等。 【词根】体现基本意义的语素。如师杯分别为、老师、杯子两词的词根。 【词汇】 ①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的总汇。 ②一部作品或一个人所用的词的总汇。 【词类】词在语法上按照不同语法功能的分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词类活用】甲类词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了表达上的需要,偶尔用作乙类。如夏雨雨人,第二个雨字活用为动词,念去声,雨打之意。 【词类转化】指由一个词类转化为另一个词类。如英语的water,本为名词水,可以转化为动词浇水。 【词令】见【辞令】。 【词牌】填词用的曲调名。最初的词,为了配合音乐来歌唱,要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的名称要根据词的内容而定◇来多数词已不再配乐歌唱,词牌已变为填词时文字、 音韵的结构定式。 【词性】 ①作为划分词类根据的词的特点。如三把铲中的铲可以跟数量结构结合,是名词;铲草中的铲可以带名词宾语,是动词。 ②词的类别。 【词序】语言里词语组合的次序。每一种语言的词语组合都不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如汉语的动宾结构语句一般是动词在前,宾语在后,可以说吃午饭,不能说午 饭吃。又称语序。 【词义】语言中词所表现的意义,亦即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共同了解的词所反映的事物,现象或关系。 【词语】词和短语。 【词藻】诗文中的藻饰,即用作修辞的典故或华丽词语。又作辞藻。 【词缀】词中附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分为前缀、后缀等。如老张、房子中的老和子。 【词组】见【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