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鼙鼓夜达明

"鼙鼓夜达明"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0 17:52:01


简介: “鼙鼓夜达明”出自宋代汪元量的《寰州道中》,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í gǔ yè dá mí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出处: 《寰州道中》
内容:
穷荒六月天,地有一尺雪。
孤儿可怜人,哀哀泪流血。
书生不忍啼,尸坐愁欲绝。
鼙鼓夜达明,角笳竞於邑。
此时入骨寒,指堕肤亦裂。
万里不同天,江南正炎热。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汪元量
诗人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翻译:

《寰州道中》是宋代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描绘了一个穷荒的六月天景象:天空寒冷,地上积雪,孤儿流着悲伤的泪水。在这样的环境下,书生们忍不住流泪,甚至有人绝望地坐在尸体旁边。然而夜晚鼙鼓声和角笳声在城中竞相响起,形成了与寒冷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景象。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极端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悲伤情绪,传递出一种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痛苦感受。作者以鲜明的对比手法,表达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坚强和无奈。诗中的孤儿和书生代表了社会底层和知识分子,他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情感与生活的残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对人类命运和生存状态的思考。通过描绘极端环境下的人们的遭遇,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人类苦难的关注。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和情绪,带给读者一种深深的触动。这首诗词通过艺术的手法,让读者在感受到生活的残酷之余,也能够思考和关注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现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qióng huāng liù yuè tiān, dì yǒu yī chǐ xuě.
穷荒六月天,地有一尺雪。
gū ér kě lián rén, āi āi lèi liú xiě.
孤儿可怜人,哀哀泪流血。
shū shēng bù rěn tí, shī zuò chóu yù jué.
书生不忍啼,尸坐愁欲绝。
pí gǔ yè dá míng, jiǎo jiā jìng yú yì.
鼙鼓夜达明,角笳竞於邑。
cǐ shí rù gǔ hán, zhǐ duò fū yì liè.
此时入骨寒,指堕肤亦裂。
wàn lǐ bù tóng tiān, jiāng nán zhèng yán rè.
万里不同天,江南正炎热。
韵脚: 拼音:pí gǔ yè dá mí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鼙〈名〉 鼙鼓,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鼙,骑鼓也。--《说文》 旅帅执鼙。--《周礼·大司马》 击雷鼓,振鼙铎。--《六韬·虎韬·军略》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又如鼙角(鼙吹。鼙鼓与号角) 小鼓 鼙pí〈古〉一种军用小鼓鼓~(击~鼓,常用来比喻战争)。

:鼓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同本义 鼓,郭也。春分之音。--《说文》 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释名·释乐器》 击鼓其镗。--《诗·邶风·击鼓》 皮曰鼓。--《汉书·律历志上》 抱玉枪兮击鸣鼓。--《楚辞·屈原·国殇》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百姓阗王钟鼓之乐。--《孟子·梁惠王上》 打击乐器之一。一般由两端绷紧皮面的空心圆筒构成,以一根或一对木槌敲击时发出深沉的咚咚声。如鼓钹(鼓和铙钹。 鼓gǔ ⒈一种击打乐器,多为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战~。堂~。腰~。拨浪~。 ⒉曲艺大~书。~儿词。山东大~。 ⒊敲鼓,击鼓一~作气。〈引〉 ①拍,击,弹热烈~掌。~琴取乐。 ②发动,煽动,振作~动。摇唇~舌。进行~励。欢欣~舞。~足信心。 ⒋凸出,涨大你干吗~起嘴?背包装得~ ~的。 ⒌用风箱等扇~风。 ⒍〈古〉夜晚击鼓报更,因此代"更"三~(三更)。五~(五更)。 ⒎ ①打击乐与管乐合奏。 ②宣传提倡,也指吹嘘、浮夸。 ⒏ ①〈古〉作战擂鼓呐喊,以张声势~噪而进。 ②喧哗,起哄。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夜,舍也。天下休舍也。--《说文》 夜,暮也。--《广雅》 夜呼旦。--《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 辛卯夜,恒星不见。--《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 夜者阴。--《周髀算经》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卫风·氓》 昨夜见军帖。--《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日三夜。--《世说新语·自新》 又如夜游子(爱在晚上游荡的人);夜里个(昨天);夜合钱(妓女接客所收的报酬);夜行人(夜间秘密行事的人,如盗贼 夜(亱)yè ⒈由天黑到天明的一段时间,跟"昼"、"日"相对~间。昼~操劳。~以继日。 ⒉

:达 (形声。从辵,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同本义。泛指畅通 达,行不相遇也。--《说文》 达,通也。--《广雅》 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礼记·内则》 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国语·吴语》 达四聪。--《虞书》 达于河。--《书·禹贡》 七曰达吏。--《周礼·大宰》 下达。--《仪礼·士昏礼》 天下达道。--《礼记·中庸》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唐·李朝威《柳毅传》 屋极有窗以达气。--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四通八达;达越(疏通瑟底之孔使其声迟重);达乡(相对而畅达的窗户)

:明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杔,照也。--《说文》 照临四方曰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东方明矣。--《诗·齐风·鸡鸣》 明,精白也。--《国语·周语》 视曰明。--《书·洪范》 明则著。--《礼记·中庸》 明星谓之启明。--《尔雅》 东有启明。--《诗·小雅·大东》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荀子·天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月明星稀,乌 明míng ⒈亮,照亮~晃晃。天~。灯火通~。 ⒉清楚,懂得,了解~白。~确。~礼。深~大义。~见万里。 ⒊公开,不隐蔽,显露在外,跟"暗"相对~说。~码实价。~枪暗箭。 ⒋视力,视力好左丘失~(左丘〈古〉人名)。聪耳~目。 ⒌看得清,认得准,见识高~智。英~。心~眼亮。 ⒍次,下一个(专指日、年)~天。~年。 ⒎迷信者称神灵神~。 ⒏ ⒐朝代名。明朝,公元1368-1644年。第一代君主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