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寤寐前修相感深

"寤寐前修相感深"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8 11:13:16


简介: “寤寐前修相感深”出自宋代蔡格的《山居十三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ù mèi qián xiū xiāng gǎn shē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出处: 《山居十三首》
内容:
寤寐前修相感深,一巾衣钵此传心。
叮咛莫问如来界,本体工夫在此寻。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蔡格
诗人介绍: 蔡格(1183~1246)字伯至,号素轩,建阳(今属福建)人。生而颖悟,博览诸经,行高而德厚,学足而望隆,与模、杭、权兄弟自相师友,教诸子侄必遵家庭心学之训。抵邪卫道,与学者讲尽心知性之章,以力抵之,著《至书》以警人,作《广仁》以自励。躬耕不仕,毅然卫道,以振家声。
翻译:

《山居十三首》是宋代蔡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寤寐前修相感深,
一巾衣钵此传心。
叮咛莫问如来界,
本体工夫在此寻。

中文译文:
在清晨和夜晚的修行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先贤的感悟,
一块布衣和一个钵,传递着心灵的真谛。
请不要问我有关如来的境界,
真正的修行之道就在这里寻找。

诗意:
《山居十三首》表达了诗人蔡格在山居生活中对修行的思考和体悟。他在清晨和夜晚的静修中,感受到了前人的智慧和启示。诗中提到的一块布衣和一个钵象征着简朴的生活,而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却传递着内心的真谛和修行的精神。诗人告诫读者不要过于追求如来的境界,而是应该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真正的修行之道。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思考和体悟。诗人以清晨和夜晚的修行时刻为背景,以自己在山居的生活为线索,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追求。诗中的一块布衣和一个钵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强调了内心的净化和修行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叮咛读者不要过分关注如来的境界,而是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真正的修行之道,表达了一种朴素而又深刻的修行哲学。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简练,给人以深思和启迪,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内心修养和精神追求的精神风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wù mèi qián xiū xiāng gǎn shēn, yī jīn yī bō cǐ chuán xīn.
寤寐前修相感深,一巾衣钵此传心。
dīng níng mò wèn rú lái jiè, běn tǐ gōng fū zài cǐ xún.
叮咛莫问如来界,本体工夫在此寻。
韵脚: 拼音:wù mèi qián xiū xiāng gǎn shēn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仄韵) 去声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寤 同本义 寤,寐觉而有言曰寤。--《说文》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周南·关雎》 又如寤言(醒后说话);寤寐(指醒时和睡时);寤宿(醒而卧;躺卧);寤怀(睡不着而怀念);寤辟(醒来以手拍胸);寤叹(睡不着而叹息);寤迁(刚刚醒来就迁移);寤觉(睡醒) 通悟”。觉悟,认识到 静言思之,寤擗有摽。--《诗·邶风·柏舟》 而心尚未寤也。--《史记·李斯列传》 身死东城,尚不觉寤。--《汉书·陈胜项籍传赞》 欲一言而寤。--《淮南子·要略》 哲王又不寤。--《楚辞·离骚》 别为《音图》,用祛未寤。--郭 寤wù ⒈觉醒,睡醒,泛指醒过来觉~。醒~。新~。恍然大~。

:寐 (形声。本义睡着) 同本义 寐,卧也。--《说文》 夙兴夜寐。--《诗·卫风·氓》 耿耿不寐。--《诗·邶风·柏舟》 归寝不寐。--《国语·晋语》 寡人夜者寝而不寐。--《公羊传·僖公二年》 门卒方熟寐。--《资治通鉴·唐纪》 人不寐。--宋·范仲淹《渔家傲》 子灿寐而醒。--明·魏禧《大铁椎传》 乃悟前狼假寐。--《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夜不能寐;梦寐(睡梦)以求;寐息(睡眠;卧息);寐寤(睡眠和觉醒);寐觉(睡醒) 死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寐。--《古诗十九首》 静谧无声 寐mèi ⒈睡,睡着夜不能~。梦~以求。夙兴夜~(起早睡晚。指勤奋不懈)。 ⒉

:前〈动〉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前,进也。--《广雅》 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罗敷前致词。--《乐府诗集·陌上桑》 听妇前致词。--唐·杜甫《石壕吏》 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驰而前。--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孔子下车而前。--《庄子》 又如前却(进退);前迈(前行,前进);前旌(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引导 尸谡祝前。--《仪礼·特牲礼》。注犹导也。” 张若、謵朋前马。 前qián ⒈跟"后"相对 ①〈表〉方向,方位~方。~面。床~。高楼~。向~走。 ②〈表〉时间~天。~年。~些时候。史无~例。 ③〈表〉次序~排。~六名。 ⒉行进~进。勇往直~。 ⒊ ⒋ ⒌ ⒍ ①前面的路程。〈喻〉未来的境遇、成就展望~程,灿烂辉煌。 ②旧时指读书或官吏企图求取的功名职位。 ⒎ 前jiǎn 1.浅黑色。参见"前樊"。 2.消灭。

:修 (形声。从彡,攸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同本义 修,饰也。--《说文》 义之修而礼之藏也。--《礼记·礼运》。注犹饰也。” 美要眇兮宜修。--《楚辞》 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修容(整饰容貌);修词(修饰词句。亦指作文;文辞);修饰边幅(形容注意仪容、衣着祳恼);修娖(整理修补) 整修;修理 古不修墓。--《礼记·檀弓》 修橹辪辒。--《孙子·谋攻》 修守战之具。--汉·贾谊《过秦论》 吾妻死,室坏不修。--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修娖(整理 修(脩)xiū ⒈装饰,使完善或恢复完善~饰。~理。~道路。~汽车。 ⒉整治,建筑~治。~建。~守战之具。重~岳阳楼。 ⒊学习,钻研自~。进~。 ⒋著作,撰写~史。~订。~书(又指写信)。 ⒌高,长~短合度(度标准)。茂林~竹。 ⒍善,美好~态。 修yǒu 1.古代酒器。 修dí 1.洗濯。 修tiáo 1.纲目。 2.古县名『置,属冀州信都国,《汉书.地理志下》"修,莽曰修治。"颜师古注"修,音条。"

:相 交互;互相 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汉·苏武《留别妻》 当国者相见。--宋·文天祥《 后序》 与北骑相出没。 袁人相聚。--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父子相保。--《淮南子·人间训》 鸡犬相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更相庆。--《世说新语·自新》 里人相庆 青山相对。--唐·李白《望天门山》 水石相搏。--宋· 苏轼《石钟山记》 两相思,两不知。--南朝宋·鲍照《代春日行》 又如相 相xiāng ⒈交互,互往来~关。~逢。~亲。~爱。互~关心。~反~成。 ⒉〈表〉一方对另一方的行动~助。~信。~劝。~依为命。 ⒊看~中。左~右看。 ⒋ ⒌ ①没有遇到。 ②违抗,不一致行为~左。 ⒍ ①互相对立,一方对另一方拔刀~对。 ②比较的~对稳定。 ③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的,跟"绝对"呼应~对之中有绝对。 ⒎ ①两方面差不多技艺~当。 ②合适,适宜正~当。用词~当。 ③〈表〉一定程度~当恭敬。~当不错。 ⒏ ⒐ 相xiàng ⒈容貌形~。怪~。高兴~。狼狈~。 ⒉察看,仔细看~马。~机行事。 ⒊辅助,也指辅助人,〈古〉特指高级官员辅~。丞~。首~。 ⒋ ⒌指具有相同成分和相同理化性质的均匀物质。各相之间可有明显的分界。如水蒸气是一个~;水、冰是两个~;水、冰、水蒸气是三个~。 ⒍交流电路中,多相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三~交流发电机。

:感〈动〉 (形声。从心,咸声。本义感动) 同本义。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 感,动人心也。--《说文》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系辞》。虞注动也。”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感格(感动,感化);感咽(受感动而悲伤,泣不成声);感涕(感动而涕泪俱下);感慕(感动而思慕);感悦(感动悦服);感人肺腑(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感天动地(感动天地);感 哽(感动得泣不成声) 感应,影响 又如感制(感应制约);感会(感应会合);感验(应验);感变 感gǎn ⒈觉得~到头痛。 ⒉外界事物在意识、情绪上引起的反映~触。~概。~动。~化。读后~。 ⒊心情,情绪~情。情~。自信~。百~交集。 ⒋染上,遭受偶~风寒。 ⒌〈表〉谢意~谢。~恩。 ⒍ ①外界事物作用于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所引起的直接反应我有点冷的~觉。 ②觉得我~觉很幸福。 ⒎ ①指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又称"普通感冒"。 ②流行性感冒(流感),因感染病毒引起。 ⒏ 感hàn 1.通"撼"。摇动。 2.通"憾"。怨恨;遗憾。 3.见"感忽"。

:深 (形声。从水,深声。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古水名 深,深水。出桂阳 南平,西入营道。--《说文》 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 测土深。--《周礼·大司徒》 深四尺。--《仪礼·觐礼》 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宋· 苏轼《石钟山记》 深 〈形〉 水深。与浅”相对 深矣远 深shēn ⒈从水面到水底的距离或距离大,跟"浅"相对水~千尺。此处水很~。 ⒉从面到底、从外到里、从上到下的距离或距离大~度。这个山洞~九米。~山老林。千米~井。 ⒊时间久夜~人静。年~时久。 ⒋很,极,厚,长远,程度高的~信。~知。~渊。~厚。~远。~奥。高~难测。~入浅出。~思熟虑。~恶痛绝。 ⒌颜色浓~蓝。 ⒍ ⒎ ①深入透彻,达到事物的本质这幅画含义~刻。 ②心里感受的程度很深她的勤奋给我留下了~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