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T 惕然有颙

"惕然有颙"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16:33:43


简介: “惕然有颙”出自宋代曹勋的《补乐府十篇·帝有熊氏之乐歌》,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tì rán yǒu yóng,诗句平仄:仄平仄平。
出处: 《补乐府十篇·帝有熊氏之乐歌》
内容:
翩如游龙,萃如山崇。
来临来止,惕然有颙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曹勋
诗人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翻译:

《补乐府十篇·帝有熊氏之乐歌》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像游龙一样翩翩起舞,像山峰一样聚集崇高。
它来临,又离去,使人心生敬畏。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古代的乐曲,名为《帝有熊氏之乐歌》。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描写,表达了这个乐曲的魅力和威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帝有熊氏之乐歌》的描绘,展现了这首乐曲的独特风采和庄严气息。首先,诗人运用了两个比喻,将乐曲的形态和气势形象地展现出来。他将舞蹈的形态比作游龙,表达了舞者在乐曲中翩翩起舞的优雅姿态;将乐曲的声音和氛围比作山峰的聚集,强调了乐曲的庄严和崇高。整首诗通过这些比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乐曲独特的美感。

其次,诗人通过描述乐曲的来临和离去,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乐曲的来临使人们惊叹并心生敬畏,乐曲的离去又使人们惋惜不已。这种转折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神秘感,使读者对乐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使读者能够共鸣并进一步体会到乐曲的魅力。

总的来说,《补乐府十篇·帝有熊氏之乐歌》这首诗词以生动的形象描写和转折的语言表达,展现了古代乐曲的庄严和美感。通过对乐曲的赞美和自己感受的表达,诗人成功地让读者感受到了乐曲所带来的独特情感和艺术享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piān rú yóu lóng, cuì rú shān chóng.
翩如游龙,萃如山崇。
lái lín lái zhǐ, tì rán yǒu yóng.
来临来止,惕然有颙。
韵脚: 拼音:tì rán yǒu yóng
平仄:仄平仄平
韵脚*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惕〈动〉 (形声。从心,易声。本义害怕,放心不下) 同本义 惕,惧也。--《玉篇》 惕,敬也。--《说文》 夕惕若厉。--《易·乾》。郑注惧也。” 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国语·楚语》。注惧也。” 无日不惕,岂敢忘职?--《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行人皆怵惕。--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愧惕惭惧。--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惕息(忧心戒惧,不敢喘息。形容恐惧到了极点);惕惕(忧心戒惧;忧劳);惕 虑(戒慎谋虑);惕心(心有所惧) 忧伤 血去惕出。--《易·小畜》。虞注忧 惕tì担心,小心谨慎提高警~。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然,烧也。--《说文》 俗字作燃” 若火之始然。--《孟子》 蒸间容蒸,然者处下焉。--《管子·弟子职》 夜然脂照城外。--《三国志·刘馥传》 又如然海(古代传说中的油海,其水可燃);然脂(点油脂或蜡烛照明);然灰(死灰复燃);然除(烧毁);然火(点火);然炬(点燃火炬);然脂(泛指点燃火炬);然犀(传说点燃犀牛的角 可以照见怪物◇以明察事务为然犀);然灯(点灯) 明白 夫燧之取火于日, 然rán ⒈是,对以为~。 ⒉如此,这样当~。不尽~。 ⒊(表示转折)但是,不过,可是~而。~后。 ⒋(表示进一层)那么,这样就~则。 ⒌在词尾。〈表〉状态忽~。显~。欣~。偶~。 ⒍〈古〉通"燃"。燃烧。

:有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同本义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又如有来有去(有板有眼);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有竡划没是处(虽有安排,但无法实现。喻指无处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无"相对。 ①〈表〉所属她~部录像机。 ②〈表〉存在~见解。~希望。~花~草。 ③〈表〉发生和出现他~伤了。情况~了变化。 ④〈表〉估量或比较这只鸡~五斤多。他~你那样高了。 ⑤〈表〉大或多~把年纪。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于某些动词前面。〈表〉客气~请。~坐。~劳。 ⒊占据占~。孙权据~江东。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时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汉语词头,作助词(无义)~夏。~周。 ⒍ ⒎ ⒏ ⒐ ⒑ ①有条件的,有边际的,可以穷尽的~限公司。 ②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 有yòu同"又"。还有,再加上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