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W 晤语君见受

"晤语君见受"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5 19:36:44


简介: “晤语君见受”出自宋代苏辙的《北京送孙曼叔屯田权三司开坼司》,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ù yǔ jūn jiàn shòu,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
出处: 《北京送孙曼叔屯田权三司开坼司》
内容:
人生不愿才,才士困奔走。
君为大农属,求暇更能否。
自我游魏博,相识恨未久。
谁言但倾盖,信有胜白首。
清晨坐风观,落日语凉牖。
棋精动如律,弓健不论斗。
旁观我不能,晤语君见受
秋风起沙漠,凄雨湿征袖。
送行欲汲汲,富贵恐君后。
将去聊迟迟,已远悲朋友。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苏辙
诗人介绍: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翻译:

《北京送孙曼叔屯田权三司开坼司》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写了诗人对朋友孙曼叔的送别之情。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生不愿才,才士困奔走。
君为大农属,求暇更能否。
自我游魏博,相识恨未久。
谁言但倾盖,信有胜白首。
清晨坐风观,落日语凉牖。
棋精动如律,弓健不论斗。
旁观我不能,晤语君见受。
秋风起沙漠,凄雨湿征袖。
送行欲汲汲,富贵恐君后。
将去聊迟迟,已远悲朋友。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朋友孙曼叔的离别之情。诗人认为自己不愿意追求官职和权势,而那些有才华的人却常常处于困境之中,奔波劳碌。孙曼叔是一个大农属,希望能够获得一些休息的时间。诗人曾与孙曼叔在魏博相识,但时间短暂,心中充满了遗憾。有人说只有倾盖之交才能真诚相待,但诗人相信自己与孙曼叔的友谊胜过那种表面的关系。诗人清晨坐在风中观望,傍晚时分倚在凉爽的窗户旁边说话。诗人认为自己下棋技艺高超,弓术也很精湛,但这些都无关紧要,因为他无法旁观自己与朋友的交往。秋风吹起沙漠,凄雨湿透行军袖子,这是离别的景象。送别时,诗人心急如焚,担心朋友将来可能会受到富贵的诱惑,而自己已经远离,对此深感悲伤。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离别的思考和感受。诗人苏辙在诗中展现了他对官位和权势的淡漠态度,认为人生追求才华和理想比追求地位和荣华更为重要。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忧伤在诗中表露无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融,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展现了苏辙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独特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rén shēng bù yuàn cái, cái shì kùn bēn zǒu.
人生不愿才,才士困奔走。
jūn wèi dà nóng shǔ, qiú xiá gèng néng fǒu.
君为大农属,求暇更能否。
zì wǒ yóu wèi bó, xiāng shí hèn wèi jiǔ.
自我游魏博,相识恨未久。
shuí yán dàn qīng gài, xìn yǒu shèng bái shǒu.
谁言但倾盖,信有胜白首。
qīng chén zuò fēng guān, luò rì yǔ liáng yǒu.
清晨坐风观,落日语凉牖。
qí jīng dòng rú lǜ, gōng jiàn bù lùn dòu.
棋精动如律,弓健不论斗。
páng guān wǒ bù néng, wù yǔ jūn jiàn shòu.
旁观我不能,晤语君见受。
qiū fēng qǐ shā mò, qī yǔ shī zhēng xiù.
秋风起沙漠,凄雨湿征袖。
sòng xíng yù jí jí, fù guì kǒng jūn hòu.
送行欲汲汲,富贵恐君后。
jiāng qù liáo chí chí, yǐ yuǎn bēi péng yǒu.
将去聊迟迟,已远悲朋友。
韵脚: 拼音:wù yǔ jūn jiàn shòu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晤 (形声。从日,吾声。日”表日光。本义聪明,明白) 同本义 晤,明也。--《说文》。段玉裁注晤者,启之明也。” 真宗英晤之主。--《宋史·真宗纪赞》 少秀晤,能治《尚书》、《左氏春秋》。--《新唐书》 晤 觉悟,受启发而明白 病深理方晤,悔至心自烧。--孟郊《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 侍中以才晤之奇,飞芳晋牒。--唐·李俨《道因法师碑》 即晤三空。 与…相遇;见面 彼美淑晤。--《诗·陈风·东门之池》 卿卿如晤。--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晤君(面见君主;看见君王);晤 晤wù ⒈相遇,见面~面。~谈。相~。会~。 ⒉通"悟"。理解,明白。

:语 (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同本义 语,论也。--《说文》 于时语语。--《诗·大雅·公刘》。传论难曰语。” 旦日,卒中往往语。--《史记》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 又如语怪(谈论怪物);语冰(谈论冰);语议(言谈议论) 交谈,说话 语,言也。--《广雅》 语使能也。--《礼记·文王世子》。注语,言也。” 又 既歌而语。 可与晤语。--《诗·陈风·东门之池》 笑 语yǔ ⒈说,谈寡言少~。自言自~。 ⒉话,言论~言『~。外~。成~。 ⒊代替说话的动作手~。旗~。 ⒋简单的俗话或古句谚~。古~。~曰。 ⒌虫、鸟的鸣声蝉~。鸟~。 语yù告诉莫~人。 语yù 1.告诉。 2.通"悟"。

:君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君,尊也。--《说文》 赏庆刑威曰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 君者,治辨之主也。--《荀子·礼论》 君帝清问下民。--《书·吕刑》 克长克君。--《诗·大雅·皇矣》 二十余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得明君。--《三国志·诸葛亮传》 则忧其君。--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身 君jūn ⒈〈古〉指帝王,诸侯~主。国~。 ⒉封建时代的一种封号春申~。长安~。 ⒊敬词李~。诸~。 ⒋

:见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 同本义 见,视也。--《说文》 未见君子。--《诗·周南·汝坟》 利见大人。--《易·乾》 见龙在田。--《易·乾》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韩非子·主道》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乐府诗集·木兰诗》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虎见之。--唐·柳宗元《三戒》 歧王宅里寻常见 见(見)jiàn ⒈看到看~。耳闻目~。〈引〉接触,遇到胶卷忌讳~光。病刚好,不要~寒。 ⒉看得出,显现出初~成效。已~分晓。 ⒊会面,会晤会~。接~。 ⒋看法,认识,扩大知识~解。~识。远~。不固执己~。 ⒌指明出处~上页。 ⒍助词。 ①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莫~笑。别~怪。 ②用在动词前,〈表〉对说话人怎么样~教。请~谅。 ⒎用在"听"、"闻"、"看"等动词后,〈表〉效果听~了。看~了。 ⒏[见习]学得专业知识的人刚到工作岗位去,现场实地工作实习~习生。 ⒐[见证]亲眼看到,可以作证的人。也指可以作证的事物。 ⒑见xiàn。 见(見)xiàn ⒈显出,出现,显露表~。华佗再~。昙花一~。 见"儋藍"。 ④姓。三国吴有儋萌。见《三国志.吴志.薛综传》。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受,相付也。--《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 受其币。--《周礼·天官·司书》 主妇拜受爵。--《仪礼·特牲馈食礼》 则受之。--《周礼·司干》。注取藏之。” 受以小功衰。--《仪礼·丧服》。注犹承也。” 颛顼受之。--《国语·楚语》。注承也。” 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管子·海南》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臣 受shòu ⒈接纳~纳。接~。承~。不~礼物。~教育。 ⒉遭到遭~。~伤。~寒。~湿。~累。 ⒊忍耐忍~。~得起。 ⒋中,适合,得益,舒服~听。~用。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