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T 苔痕紫满碑

"苔痕紫满碑"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15:52:16


简介: “苔痕紫满碑”出自宋代陆游的《忠州禹庙》,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ái hén zǐ mǎn bēi,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忠州禹庙》
内容:
古郡巴蛮国,空山夏禹祠。
鸦归暗庭柏,巫拜荐江蓠。
草蔓青缘壁,苔痕紫满碑
欲归频怅望,回棹夕阳时。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忠州禹庙》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忠州禹庙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夏禹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古郡巴蛮国,空山夏禹祠。
鸦归暗庭柏,巫拜荐江蓠。
草蔓青缘壁,苔痕紫满碑。
欲归频怅望,回棹夕阳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忠州禹庙为背景,描绘了禹庙的景色和氛围。诗的开头提到了忠州是古代巴蛮国的一部分,禹庙位于空山之中。接着,诗人描述了鸦鸟归巢时飞过暗庭的柏树,以及巫师在禹庙中敬拜禹帝时所献上的江蓠。诗中还描绘了墙壁上青青的草蔓和紫色的苔痕,以及满是苔痕的碑石。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在夕阳西下时回望的情景。

这首诗词通过对禹庙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夏禹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鸦鸟、柏树、江蓠等,以及墙壁上的草蔓和苔痕,给人以清新、静谧的感觉。通过描绘禹庙的景色和氛围,诗人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归乡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gǔ jùn bā mán guó, kōng shān xià yǔ cí.
古郡巴蛮国,空山夏禹祠。
yā guī àn tíng bǎi, wū bài jiàn jiāng lí.
鸦归暗庭柏,巫拜荐江蓠。
cǎo màn qīng yuán bì, tái hén zǐ mǎn bēi.
草蔓青缘壁,苔痕紫满碑。
yù guī pín chàng wàng, huí zhào xī yáng shí.
欲归频怅望,回棹夕阳时。
韵脚: 拼音:tái hén zǐ mǎn bēi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舌苔” 舌上的垢腻 苔〈名〉 (形声。从苃,台声。本义青苔;也指苔类植物) 植物名。本作菭。又名地衣,水衣。属隐花植物类,根、茎、叶区别不明显,有青、绿、紫等色,多生于阴湿地方,延贴地面,故亦叫地衣”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李白《长干行》。又如苔衣(即青苔。泛指苔藓类植物);苔岑(不同的苔生在同一山崖上。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在一起);苔钱(即苔。因苔点 形圆如铜钱,故称);苔茸(丛生的苔藓) 长有苔藓类植物的东西或地方 苔藓 苔tāi 苔tái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之区别不明显,绿色,常贴生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痕〈名〉 (形声。从疒,表示与疾病有关,艮声。本义疮伤痊愈后留下的疤) 同本义 痕,胝瘢也。--《说文》 创瘢曰痕。--《通俗文》 又如痕瑕(褊,斑点);痕挞(伤痕);痕瘕(疤痕。比喻曾犯过罪);伤痕 泛指痕迹 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贾岛《江亭晚望》 苔痕上阶绿。--唐·刘禹锡《陋室铭》 空余泪痕。--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痕垢(污垢);痕印(痕迹;烙印);痕沫(水沫的痕迹);痕秽(污秽的痕迹);痕影(痕迹) 影子。特指阴影 痕hén疤,斑迹,迹印~迹。瘢~。泪~。墨~。

:紫 (形声。从糸,此声。本义紫色,蓝和红组成的颜色) 同本义 紫,帛黑赤色也。--《说文》 恶紫之夺朱也。--《论语》。孔注间色之好者。” 玄冠紫緌。--《礼记·玉藻》 紫衣狐裘。--《左传·哀公七年》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 紫绮为上襦。--《乐府诗集·陌上桑》 佩紫怀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披紫衣。--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 披紫裳。 绾黄纾紫。--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紫棠色(黑里带红的颜色);紫玉(紫色的宝玉;箫笛。古人多截紫竹为箫笛,因称箫笛为紫玉);紫 紫zǐ ⒈红与蓝合成的颜色万~千红。 ⒉

:满 (形声。本义填满,布满) 同本义 满,盈溢也。--《说文》 无几何而往,则户外之屦满矣。--《庄子·列御寇》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墨子·公输》 奸邪满侧。--《韩非子·扬权》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归来泪满巾。--宋·张俞《蚕妇》 黄四娘家花满溪。--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蒌蒿满地。--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初闻涕泪满衣裳。--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又如满口胡柴(满口胡说);满坑满谷(形容积聚得特多);满面生花(满面 满(漨)mǎn ⒈全~分。~身是泥。 ⒉足,够,符合心意~足。心~意足。非常~意。 ⒊充实,没有余地充~。布~。粮食~仓。 ⒋达到一定限度客~。假期将~。 ⒌骄傲,不虚心自~。谦受益,~遭损。 ⒍斟酒,使满~上这杯。 ⒎ 满mèn 1.通"懑"。烦闷。 2.中医学名词。胀满;壅滞。 3.用同"们"。

:碑 (形声。从石,卑声。本义古时宫、庙门前用来观测日影及拴牲畜的竖石) 竖石 碑,竖石也。--《说文》 上当碑南陈。--《仪礼·聘礼》。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 公室设丰碑。--《礼记·檀弓》 君牵牲…既入庙门,丽(拴)于碑。--《礼记·祭义》 石碑。石上刻着文字,作为纪念物或标记,也用以刻文告。秦代称刻石,汉以后称碑 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施鹿卢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无故建于 碑 bēi ①~宫、庙门前用来观测日影及拴牲畜的竖石既入庙门,丽于~。(《礼记·祭义》) ②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的石头人民英雄纪念~。 【碑碣】碑。 碑pō 1.见"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