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舡头日色曛

"舡头日色曛"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8:30:34


简介: “舡头日色曛”出自宋代洪咨夔的《十月晦过巫山》,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uán tóu rì sè xū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十月晦过巫山》
内容:
客裹年华老,舡头日色曛
天寒催雨雪,地远隔飞云。
为吏徒三尺,於民未一分。
重惭豪杰士,度外立奇勋。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洪咨夔
诗人介绍: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翻译:

《十月晦过巫山》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客裹年华老,船头日色曛。
天寒催雨雪,地远隔飞云。
为吏徒三尺,于民未一分。
重惭豪杰士,度外立奇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晚年的官员的心境和感叹。诗人通过自己的身份和处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成就的思考和忧虑。

首先,诗人自称为"客",意味着他在异乡,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他形容自己年华老去,暗示时间的流转和自己年纪的增长。"船头日色曛"一句,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暗示了诗人晚年的情景。

接着,诗人描述了天寒催雨雪,地远隔飞云的景象。这里的天寒、雨雪和飞云都是自然现象,但在诗人的心境中,它们成为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诗人与家乡和亲人隔绝,加深了他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然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官员的无奈和无成。他说自己只是一个身高三尺的小官,但对于民众来说,他的贡献几乎微不足道。这种对于个人价值的怀疑和自责,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成就的忧虑。

最后两句"重惭豪杰士,度外立奇勋",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向往和自己无法达到那种壮丽的成就的懊悔。这种自我惭愧和自责,既是对过去伟大人物的敬仰,也是对自身无法达到那样高度的失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晚年的心境和对自身价值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成就的忧虑和无奈。它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抒发,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士人对于功名成就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kè guǒ nián huá lǎo, chuán tóu rì sè xūn.
客裹年华老,舡头日色曛。
tiān hán cuī yǔ xuě, dì yuǎn gé fēi yún.
天寒催雨雪,地远隔飞云。
wèi lì tú sān chǐ, yú mín wèi yī fēn.
为吏徒三尺,於民未一分。
zhòng cán háo jié shì, dù wài lì qí xūn.
重惭豪杰士,度外立奇勋。
韵脚: 拼音:chuán tóu rì sè xūn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舡〈名〉 同船” 船,俗作舡。--《集韵》 那日叫了一只小舡,在水西门起行。--《儒林外史》 姓 舡chuán 1.船。 舡xiāng 1.船。

:头〈名〉 (形声。从页,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同本义 頭,首也。--《说文》 苞头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头容直。--《礼记·玉藻》 左头奉之。--《仪礼·士相见礼》 杀人者刎头。--《公羊传》注 王购子头千金。--晋·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与剑来。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白居易《卖炭翁》 举头望明月。--唐·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又如头直上(头顶上);光头(剃光的头;头上没有戴帽子);头大(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 头(頭)tóu ⒈脑袋,人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体的最前部分~颅。特指头发梳~。 ⒉物体的顶端、前端或事情的起点、终点山~。车~。有~有尾。一年到~。 ⒊第一,开初的~号。~班。~等舱。~半月。 ⒋以前,在前面的~三年。~里走的是她。 ⒌为首的(多用于贬义)~领。~儿。把~。盗窃~子。 ⒍方面他们几个是一~的。 ⒎接近事到临~。 ⒏物品的残存部分粉笔~。布~儿。 ⒐量词。指牲畜、像头的、不定数量等五~猪。四~蒜。百来~。 ⒑词尾(读轻声)石~。拳~。苦~儿。有看~。在上~。放外~。看后~。 ⒒ ⒓ ⒔ ⒕ ①脑筋,理智或思想不要昏~昏脑。 ②要领,门路这件事还没有摸着~脑。 ③首领她是这儿的~脑。 头tou 1.名词后缀。接于名词性词根之后。 2.名词后缀。接于动词词根之后。 3.名词后缀。接于形容词词根之后。 4.方位词后缀。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昫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 天) 白天,白昼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日rì ⒈太阳~出。~落。 ⒉白天,跟"夜"相对夜以继~。 ⒊天,一昼夜今~。明~。〈引〉某一天生~。纪念~。 ⒋〈表〉一段时间夏~。昔~。来~方长。 ⒌ ⒍ ⒎ ⒏ ①天这些~子太忙。 ②生活~子会越来越好。 ③指某一天今天是她过生的~子。

:色〈名〉 (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同本义 色,颜气也。--《说文》 五气五色。--《周礼·疾医》 其色必寿。--《素问·三部九侯论》 形体色理以目异。--《荀子·正名》 载色载笑。--《诗·鲁颂·泮水》 又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史记·魏公子列传》 我言若,王色不许我。--《史记·商君列传》 故以声声怖之。--《资治通鉴》 又如面色(脸上的气色);色喜(脸上显出欢喜之色);色笑(开颜欢笑);色沮(脸 色shǎi ⒈指颜色(用于口语)掉~儿。印彩~吧。 色sè ⒈指颜色红~。黄~。目能辨~。 ⒉脸的表情、样子脸~。喜形于~。 ⒊种类,品种货~齐全。各~食品。 ⒋品质,质量英雄本~。成~。足~金首饰。 ⒌情景,景象天~。景~。春~。 ⒍妇女容貌姿~。 ⒎情欲~情。

:曛 (形声。从日,熏声。本义日落时的余光) 同本义 一带斜曛归路,晚风料峭怯寒衣。--清·王宾《江城子·清明》 如曛曛荡荡(喻晚霞蔚为壮观);曛日(夕阳) 傍晚;黄昏 一枕高眠到日曛。--清·张实居《山中即景》 秩纟曛旭(早晚,朝夕);曛黄(曛暮。黄昏);曛晓(早晚,日夜);曛烟(黄昏时的烟霭) 曛 昏暗 天地曛黑,仰视又无纤云。--《类说》 又如曛昧(曛晦。昏暗);曛黑(日暮天黑) 用同醺”。酒醉 赤黄色 少阴所至为高明焰为曛。--《素问》 曛xūn日落时的余光红~。〈引〉黄昏踌躇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