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Z 肘后丹方勿浪传

"肘后丹方勿浪传"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18:19:43


简介: “肘后丹方勿浪传”出自宋代刘克庄的《采荔二绝》,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ǒu hòu dān fāng wù làng chuá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采荔二绝》
内容:
日三百颗沃镵涎,肘后丹方勿浪传
晚与放翁争旷达,荔枝颠向海棠颠。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刘克庄
诗人介绍: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翻译:

诗词:《采荔二绝》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日三百颗沃镵涎,
肘后丹方勿浪传。
晚与放翁争旷达,
荔枝颠向海棠颠。

中文译文:

一天有三百颗珍贵的荔枝果实,
珍贵的荔枝果实就像沃镵的涎液一样丰盈。
我不愿将这珍贵的荔枝果实草率传播。
傍晚时分,我与放翁争论着谁更加豁达开放。
荔枝的枝条向上弯曲,就像海棠花的枝条一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刘克庄的作品,以描绘采摘荔枝的场景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荔枝的珍贵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一天有三百颗沃镵(指荔枝)的果实,沃镵涎表示其果实的丰盈、鲜美。这里用珍贵的荔枝来比喻宝贵的文化遗产,强调其价值和稀有性。

第二句中,作者表达了自己不愿将这珍贵的荔枝草率传播的态度。这里的肘后丹方指的是独特的制作荔枝丹的秘方,作者认为这个秘方不宜被轻易传承,暗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珍惜。

接下来的两句是作者与放翁的对话。放翁是指放翁(字子雄),他与作者争论晚年的人应该怀有旷达的胸怀,开放的心态。作者通过与放翁的争辩,表达了自己对于旷达开放态度的追求。

最后两句以荔枝的形象作为象征,荔枝的枝条向上弯曲,就像海棠花的枝条一样。这里通过对比描绘,表达了荔枝的珍贵和高尚,传递了作者对于文化的崇尚之情。

总而言之,这首诗以荔枝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于珍贵文化的保护和尊重之情,表达了对于豁达开放态度的追求,展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rì sān bǎi kē wò chán xián, zhǒu hòu dān fāng wù làng chuán.
日三百颗沃镵涎,肘后丹方勿浪传。
wǎn yǔ fàng wēng zhēng kuàng dá, lì zhī diān xiàng hǎi táng diān.
晚与放翁争旷达,荔枝颠向海棠颠。
韵脚: 拼音:zhǒu hòu dān fāng wù làng chuán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肘 (会意。从肉从寸,寸,腕下寸口”部位。点明肘所在的范围。本义上下臂相接处可以弯曲的部位)同本义 肘,臂节也。--《说文》 肘者,肱与臂相接处。 反诎之,及肘。--《礼记·深衣》。注肘或为腕。” 俄而柳生其左肘。--《庄子·至乐》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左传》 又如肘膊(手臂。比喻得力的助手);肘弯(肘关节部位);肘翼(胳膊肘和羽翼,比喻切近之地);肘臂(臂膀。比喻亲信;爪牙);肘腕(肘关节向里凹下去的地方);肘行(以肘前行,表 示畏服);肘行膝步(匍匐前行,表示虔诚或哀戚) 肘 用肘触人示意;拉住肘 肘zhǒu ⒈上臂跟前臂相连结的部分~关节。 ⒉特指作食品用的猪腿之上半部冰糖芝麻~子。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后,继君体也。--《说文》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允王维后。--《诗·周颂·时迈》 后王命冢宰。--《礼记·内则》 昔我先世后稷。--《国语·周语》 皇皇后帝。--《左传·文公二年》 夏后皋之墓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又如后王(君王;天子);后帝(天帝;上帝);后夷(上古有穷国的国君);后辟(君主;帝王) 帝王的妻子 天子之妃曰后。--《礼记·曲礼》 帝嫡妃曰 后(後)hòu ⒈跟"前"、"先"相对。 ①指位置~院。~方。屋~。 ②指时间。晚些的,未到的日~。~天。~来居上。 ③指次序最~三排。~五名。 ①军事上指担任军需供给、医疗、运输等任务。 ②泛指总务工作。 ⒉后代,子孙~生可畏。她无~。 ⒊君王的妻子皇~。 ⒋上古时称君王夏~。 后xiàng 1.项。参见"后?"。

:丹 (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同本义 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说文》 砺砥砮丹。--《书·禹贡》 有始州之国,有丹山。--《山海经·大荒北经》 加之以丹矸。--《荀子·正论》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丹矸(丹砂);丹砂(一种红色矿物,也叫朱砂”);丹砾(矿物之丹砂,可为药用);丹铅(丹砂和铅粉,是古人校勘文字的用具) 道家炼制的所谓长生不老药。又称丹头;丹液 丹 dān ①红色~心。 ②古代道家炼的药仙~。 ③根据一定配方制成的粉末或颗粒状中成药丸散膏~、活络~。 【丹顶鹤】体长1.2米以上, 羽毛白色; 翅大, 末端黑色,能高飞;头顶皮肤裸露,呈朱红色。颈、腿长,常涉水食鱼虾。鸣声响亮。亦称白鹤、仙鹤。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丹毒】〈医〉由丹毒链球菌侵入皮肤的小淋巴管引起。多发于头部、面部和小腿。症状是突发高烧,病变部分呈片状红斑,界限清晰,疼痛。 【丹麦】全称丹麦王国。位于欧洲北部波罗的海到北海的出口处。面积4.3万平方公里。人口507.4万(1989),丹麦人占96%以上。丹麦语为官方语言。绝大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首都哥本哈根。 【丹青】绘画泼墨~。丹、青古代绘画用的颜料。 【丹田】道家将人体脐下三寸的地方叫丹田意守~。 【丹心】忠心;赤心一片~。

:方〈动〉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说文》 大夫方舟。--《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 方舟而济于河。--《庄子·山木》 不足方。--《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 方舟设泭。--《国语·齐语》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周南·汉广》 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蜀汉之粟,方船而下。--《史记·郦食其列传》 又如方轨(两车并排行驶);方轩(并排的窗户) 等同;相当 方 fāng ⒈四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或每个面都是直角四边形的六面体正~形。长~形。立~体。 ⒉正直~正。志行忠~(志行志向和行为)。 ⒊位置,地位上~。西北~。 ⒋一边或一面后~。静观对~。志在四~。〈引〉一个区域或地带地~。~言。~内安宁。 ⒌法子,办法~法。教子有~。〈引〉处方,药方开个~子。按~拣药。 ⒍副词。正,正在,正当~兴未艾。来日~长。 ⒎副词。刚,才~才到达。事后~知。 ⒏ 【方针】引导事业前进的指针。 ⒐ 【方略】计划和策略。 ⒑ 【方案】具体规划,实施办法或规定。 ⒒ 【方向】 ①东西南北等区域的划分。 ②目标做事要看清~向。 ⒓一个数目的自乘平~(本数乘本数)。立~(本数乘本数乘本数)。 ⒔量词。 ①计量面积一~(一平方米)地板。 ②计量体积一~(立方米)木材。五~沙子。 ③计算方形的东西两~砚台。 ⒕ 【方寸】一寸见方。〈喻〉人的心~寸乱矣。 ⒖ 【方圆】周围~圆十里茂竹林。 ⒗ 【方式】讲话、做事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生活~式。讲究~式方法。 ⒘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fáng 1.通"房"。谷物初生尚未结实之谓。 2.通"防"。防御。 方páng 1.通"旁"。广大;广博。 2.指遍及。 3.见"方羊"。 4.见"方皇"。 方wǎng 1.见"方良"。 方fēng 1.响度级单位。用方表示的声音的响度级,数值上等于根据人耳判断为等响的1000赫纯音的声压级的分贝数。

:兀 (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本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同本义 兀,高而上平也。--《说文》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兀岸(直耸挺拔);兀嵝(险峻) 光秃(如毛发)的 蜀山兀。--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兀首(头发脱落) 茫然无知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天。--柳宗元《读书》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不够稳定 独立 焉有翡翠横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 勿wù ⒈别,不要~动。请~吸烟。 ⒉不~许。守而~失。 勿mò 1.见"恤勿"。

:浪〈名〉 波浪,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 风起浪涌。--《世说新语·雅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温泉毖涌而自浪。--左思《魏都赋》 又如风浪(水面上的风和波浪);激浪(汹涌急剧的波浪);浪波(浪头。波浪);浪淘淘(波浪翻滚的样子) 像波浪起伏的样子 浪 〈动〉 逛,无事到处遛 勾引,劝…发生性关系 浪làng ⒈大波波~。乘风破~。 ⒉像波浪的声~。麦~滚滚。 ⒊放纵~游。反对~费。 浪láng 1.流貌。引申为流逝。 2.古水名。即沧浪水。参见"沧浪"。 3.清水。参见"沧浪"。 4.见"浪汗"。 5.见"浪抗"。

:传〈动〉 chuan 传递;传送 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传家(传于后代子弟);传衣(继承衣钵);传首(传送首级);传运(传递运输);传演(传递演变) 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又如传度(传授);传派(传授的流派);传旨(传授意旨);传书(传授书籍) 让位;传代 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 又如传位(传授帝王权位);传政(传授政权) 留传 功如丘山,名传后时。--《盐铁论·非鞅》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