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M 末俗忌讳繁

"末俗忌讳繁"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5 06:28:02


简介: “末俗忌讳繁”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杨刘》,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ò sú jì huì fá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
出处: 《杨刘》
内容:
人各有是非,犯时为患害。
唯诗以谲谏,言者得无悔。
汾王昔监谤,变雅今尚载。
末俗忌讳繁,此理宁复在。
南山咏种豆,议法过四罪。
玄都戏桃花,母子受颠沛。
疑似已如此,况欲谆谆诲。
事变故不同,杨刘可为戒。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王安石
诗人介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

《杨刘》

人各有是非,犯时为患害。
唯诗以谲谏,言者得无悔。
汾王昔监谤,变雅今尚载。
末俗忌讳繁,此理宁复在。
南山咏种豆,议法过四罪。
玄都戏桃花,母子受颠沛。
疑似已如此,况欲谆谆诲。
事变故不同,杨刘可为戒。

中文译文:
《杨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观,犯错时会带来伤害和困扰。
只有诗词能以巧妙的方式劝谏,说话者不会后悔。
古代汾王曾受到诋毁,但后来被人们珍视。
如今社会的风气不同了,但这个道理仍然存在。
南山之上唱起了种豆歌,议论法律中的四种罪过。
玄都山上戏弄桃花,母子遭受了颠沛的命运。
如果这些事情都已经发生,怎么能期望谆谆教诲。
事情的发展总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从杨刘的故事中汲取教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王安石的作品,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人们对于是非观念的不同以及言论的重要性。诗中提到了汾王和杨刘两个人物,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境遇和命运。汾王受到诋毁却被后人重视,杨刘的故事则是警示人们要以这些历史为戒。通过南山咏种豆和玄都戏桃花的描写,诗人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对于传统价值的忽视。最后,诗人提出了事情的发展是不同的,暗示人们应当警惕并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强调了诗词的重要性和言论的力量。它提醒人们要保持对是非的敏感和正确的判断,同时也警示人们要珍惜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诗人通过历史的借鉴来启迪读者,让人们在不同的时代中都能够明辨是非,避免重蹈覆辙。这首诗词既具有思想性,又给人以启示,展现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学才华和智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rén gè yǒu shì fēi, fàn shí wéi huàn hài.
人各有是非,犯时为患害。
wéi shī yǐ jué jiàn, yán zhě dé wú huǐ.
唯诗以谲谏,言者得无悔。
fén wáng xī jiān bàng, biàn yǎ jīn shàng zài.
汾王昔监谤,变雅今尚载。
mò sú jì huì fán, cǐ lǐ níng fù zài.
末俗忌讳繁,此理宁复在。
nán shān yǒng zhǒng dòu, yì fǎ guò sì zuì.
南山咏种豆,议法过四罪。
xuán dōu xì táo huā, mǔ zǐ shòu diān pèi.
玄都戏桃花,母子受颠沛。
yí sì yǐ rú cǐ, kuàng yù zhūn zhūn huì.
疑似已如此,况欲谆谆诲。
shì biàn gù bù tóng, yáng liú kě wèi jiè.
事变故不同,杨刘可为戒。
韵脚: 拼音:mò sú jì huì fán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末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同本义 末,木上曰末。--《说文》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孟子》 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淮南子·地形》 末大必折。--《左传·哀公十一年》 又如末大(树木枝端粗大。喻部属势力强大);末大必折(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末杪(末尾);末梢(末尾;最后) 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元首末要。--《周书·武顺》 风淫末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四肢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 末mò ⒈梢,尖端,跟"本"相对~梢。~大必折。秋毫之~。 ⒉最后,终了,跟"始"相对~尾。~了。岁~。 ⒊碎屑,不重要的事粉~。药~儿。茶叶~。切勿本~倒置。 ⒋轻微,不足道(旧时用作自谦)~议。~将愿往。 ⒌传统戏曲里的一种角色,主要扮演中年男子。

:俗 (形声。从人,谷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俗,习也。--《说文》 六曰以俗教安。--《周礼·大司徒》 入国而问俗。--《礼记·曲礼》 循俗未足多也。--《淮南子·泛论》 俗主亏情。--《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荀子·乐论》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汉·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风俗(风,指一时普遍流行的风气;俗,指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习 俗sú ⒈风俗土~。移风易~。 ⒉民间的,习见的,大众化的~语。通~易懂。 ⒊低级趣味的,令人讨厌的~套。庸~。鄙~。 ⒋指未出家的人,以区别于出家的佛教徒凡夫~子。还~。

:忌 (形声。从心,己声。本义憎恨) 同本义 忌,憎恶也。--《说文》 而忌处者。--《国语·晋语》 不克不忌。--《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 子将助天为虐,不忌其不祥乎?--《国语·越语》 又如忌恶(憎恶坏人坏事);忌愤(怨愤,嫉恨) 嫉妒 操虽称美,心甚忌之。--《三国演义》 又如忌前(妒嫉贤才);忌妇(妒妇,善妒的妻子);忌克(忌妒他人才能而想超过他);忌才(嫉妒他人的才华或才能) 禁忌;忌讳 公室卑则忌直言。--《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忌怒,则能害己。--《韩非子·说 忌jì ⒈嫉妒,憎恨妒~。~能。~才。 ⒉怕,顾虑,畏惧~惮。顾~♂行无~。 ⒊禁,戒~烟。~嘴馋。~吃生冷。  ⒋ ①由于风俗、习惯等原因,对某些事物或言行采取回避或隐避。 ②对某些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忌讳"、"禁忌"也省作"忌"童言无~。故兵法~之。

:讳 (形声。从言,韦声。本义避忌。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 同本义 讳,説也。--《说文》 讳,避也。--《广雅·释诂三》 卒哭乃讳。--《礼记·曲礼》 舍故而讳新。--《礼记·檀弓》 昭王之忌讳。--《周礼·小史》 讳名不讳姓。--《孟子·尽心下》 《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公羊传·闵公元年》 又如直言不讳;讳名(对尊长避免说写其名,表示尊敬的心意);讳恶(先王的名讳与国家的凶恶);讳亡(忌言亡国) 隐;隐蔽 恐犯忌而干讳。--《楚辞·谬谏》。注所隐 讳(謒)huì ⒈隐瞒,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莫如深。~疾忌医。无庸~言。不必忌~。 ⒉封建时代称死去了的皇帝或长者的名姓刘~邦。姓曹~操。

:繁 緐,马髦饰也。--《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为緐多。又俗改其字作繁,俗形行而本形废,引申之义行而本义废矣。” 繁〈形〉 众多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诗·小雅·正月》 奉之弥繁。--宋·苏洵《权书·六国论》 善始者始繁,克终者盖寡。--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繁剧(事务繁重);繁伙(众多);繁星(众多的星星);繁霜(浓霜,借喻为白色);繁言(多言);繁虑(很多的忧虑) 盛大;旺盛 复杂 见简即用,见繁即变,此 繁(緐) fán ⒈多,重,盛~多。~盛。~华。~荣。~花疑自月中生。 ⒉复杂,跟"简"相对~杂。急管~弦。删~就简。 ⒊见poq。 繁pó ⒈姓。 繁pán 1.马腹带。参见"繁缨"。 2.见"繁冠"。 繁mǐn 1.通"敏"。巧敏。谓谄媚阿谀。 2.见"繁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