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谛听当时受

"谛听当时受"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2 22:04:13


简介: “谛听当时受”出自宋代张继先的《苏幕遮(用伍先生韵和元规)》,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ì tīng dāng shí shòu,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出处: 《苏幕遮(用伍先生韵和元规)》
内容:
先天生,后天久。
道有真诠,谛听当时受
恰是迷天迷望斗。
只恐微躯,薄幸随枯朽。
下缺
朝代: 宋代
分类: 苏幕遮
诗人: 张继先
诗人介绍: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翻译:

这首诗词《苏幕遮》是宋代张继先所作,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先天生,后天久。
道有真诠,谛听当时受。
恰是迷天迷望斗。
只恐微躯,薄幸随枯朽。
下缺

诗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哲理思考和对人生的思索。诗人表达了人生的两个不同阶段:先天的出生和后天的经历。他提到了道理有真实的解释,需要在当时去倾听和领悟。诗人感叹人们在世界的迷茫中迷失了方向,像是迷失在广阔的天空和迷望之中。他担心自己微不足道的身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逝,无法持久存在。

赏析:
《苏幕遮》这首诗使用了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和存在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先天和后天的对比,呈现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经历。他强调了真理的存在和对真理的探寻,认为真理需要在当下去领悟。诗人运用"迷天迷望斗"的形象描绘了人们在浩瀚的天空和远大的目标面前迷失自我,感到无所适从。最后,他表达了对自身短暂存在和脆弱生命的担忧,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整首诗通过简明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意义、真理探寻和时间流逝等主题的深思。

然而,关于最后两个字"下缺"的意义目前并不清楚,也没有相关的解释和注释可供参考。因此,我们无法准确解读这两个字的含义,它们可能是作者的个人标记或存在其他未知的解释。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xiān tiān shēng, hòu tiān jiǔ.
先天生,后天久。
dào yǒu zhēn quán, dì tīng dāng shí shòu.
道有真诠,谛听当时受。
qià shì mí tiān mí wàng dòu.
恰是迷天迷望斗。
zhǐ kǒng wēi qū, bó xìng suí kū xiǔ.
只恐微躯,薄幸随枯朽。
xià quē
下缺
韵脚: 拼音:dì tīng dāng shí shòu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谛 (形声。从言,帝声。本义细察;详审) 同本义 谛,审也。从言,帝声,字亦作謆。--《说文》 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三国志》 明白;了解 或有未谛,循循诱之。--鲁迅《且介亭杂文》 谛 详细,仔细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谛听(仔细地听) 谛 佛教名词。谓真实无谬的道理 实义是谛义、真义、如义、不颠倒义、无虚诳义。--《大毗婆沙论》 事物的 谛 dì ①仔细(看或听)~听。 ②道理;真理真~。 谛tí 1.号哭。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 听(聽)tīng ⒈用耳朵接受声音~录音。兼~则明。偏~则暗。 ⒉顺从,接受~话。~从。~指挥。言~计从。 ⒊随,任凭~便。~凭。~之任之。 ⒋治理,处理兼~万事(兼同时)。~政(旧指封建帝王处理政事)。 ⒌判决断狱~讼(狱、讼官司,诉讼)。 ⒍等候~回音。~候分派。 ⒎马口铁筒(英语tin的译音)。也用作量词两~汽油。三~饼干。 听yǐn 1.笑貌。 2.见"听听"。

:当 (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对等;相当于 当,田相值也。--《说文》 必当其位。--《吕氏春秋·孟夏纪》 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 朱也当御。--《国语·晋语》 当之者戕焉。--《国语·晋语一》 又如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当才(才能与所任之事相当);当匹(匹敌;对等);实力相当 面对着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又如当户(对着门户);当风(正对着风);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面对着某种有缺陷的人,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当头对面(面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时,四时也。--《说文》 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释名》 谓其三时不害。--《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 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 时事之征也。--《左传·闵公二年》 时者,所以记岁也。--《管子·山权数》 四时者,天之吏也。--《淮南子·天文》 四时和谓之宝烛。--《尔雅·释天》。 时(時、昬)shí ⒈一切物质不断运动变化或发展所经历的过程~间。~候。~光。 ⒉时间的一段~期。~代。古~。秦~。平~。瞬~。盛极一~。 ⒊时间单位。一天分子~、丑~、寅~等十二~辰。一天分二十四小~。 ⒋节令,季节~令。~节。春夏秋冬四~。应~服装。 ⒌现在的,当前的~事。~髦。 ⒍经常,常常~常。~ ~见到。 ⒎不经常,间或~而。有~候。~好~坏。 ⒏规定的时间准~。按~上下班。 ⒐不定的时间不~。随~。 ⒑机会,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条件~机。~不可失。~不再来。 ⒒ ⒓ ⒔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受,相付也。--《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 受其币。--《周礼·天官·司书》 主妇拜受爵。--《仪礼·特牲馈食礼》 则受之。--《周礼·司干》。注取藏之。” 受以小功衰。--《仪礼·丧服》。注犹承也。” 颛顼受之。--《国语·楚语》。注承也。” 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管子·海南》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臣 受shòu ⒈接纳~纳。接~。承~。不~礼物。~教育。 ⒉遭到遭~。~伤。~寒。~湿。~累。 ⒊忍耐忍~。~得起。 ⒋中,适合,得益,舒服~听。~用。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