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Z 撰日瞻景

"撰日瞻景"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17:00:44


简介: “撰日瞻景”出自唐代冯伉的《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迎俎酌献》,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zhuàn rì zhān jǐng,诗句平仄:仄仄平仄。
出处: 《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迎俎酌献》
内容:
撰日瞻景,诚陈乐张。
礼容秩秩,羽舞煌煌。
肃将涤濯,祗荐芬芳。
永锡繁祉,思深飨尝。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冯伉
诗人介绍: 冯伉,原为魏州元城(今河北大名)人,父亲冯玠迁居,改籍贯为京兆(治今陕西西安)。元和4年逝,享年六十六岁,获追赠礼部尚书。《全唐诗·卷330》录有他两首诗:《和权载之离合诗(时为给事中)》、《享文恭太子庙乐章二首》。
翻译:

《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迎俎酌献》是唐代文人冯伉所撰写的一首诗词。诗词内容描述了郊庙祭祀的场景,表达了对太子祈祷祝福的诚挚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为:在祭祀仪式中,日出时我们欢迎着太子的光临。以庄严的礼节和舞蹈向太子表示敬意。整饬衣冠,羽毛在舞动中闪烁。庄重的将士擦洗器具,只用芬芳的香品向太子献上。永远祈求太子的幸福和忠诚,深深地怀念太子的供奉。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郊庙祭祀的盛况,展示了对国家和朝廷的虔诚,表达了对太子的崇敬和祈祷。诗词笔墨简练,流畅自然,使读者感受到庄重严肃的仪式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太子的忠诚和祝福之情。

整首诗词以庄重、肃穆、隆重的氛围营造出对太子的尊崇之感,借由庙宇祭祀之礼仪和景物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朝廷的虔诚之心。透过舞蹈和祭品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仪式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太子的重要性和祝福的深远意义。同时,诗词也传递了对太子的深深怀念和最真挚的祈祷,体现了作者的忠诚和忠诚的品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郊庙祭祀仪式的描绘,以及对太子的虔诚和忠诚之情的表达,展示了一种庄重、肃穆的仪式氛围,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国家和朝廷的敬意和对太子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zhuàn rì zhān jǐng, chéng chén lè zhāng.
撰日瞻景,诚陈乐张。
lǐ róng zhì zhì, yǔ wǔ huáng huáng.
礼容秩秩,羽舞煌煌。
sù jiāng dí zhuó, zhī jiàn fēn fāng.
肃将涤濯,祗荐芬芳。
yǒng xī fán zhǐ, sī shēn xiǎng cháng.
永锡繁祉,思深飨尝。
韵脚: 拼音:zhuàn rì zhān jǐng
平仄: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撰 (形声。从手,巽声。本义写作,纂集成整体) 同本义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杜甫《洗兵马》 撰长书以为贽。--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撰文(写文章);撰次(写作;记述);撰刻(撰写而勒刻);撰修(书写。编撰);撰碑(撰写碑文) 纂集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曹丕《与吴质书》 又如撰具(编成);撰定(编定;写定);撰造(创作;编制) 制造 乃采凫氏,撰鸣钟,火天地之炉,扇阴阳之炭。--李白《化城寺大钟铭》 建造 撰得绝似,但欠鸡鸣犬吠耳。--罗大经《鹤林玉露》 拿住,持 撰(譶)zhuàn写作~写。~稿。~书。 撰xuǎn 1.通"馔"。古钱币单位,一馔为六两『用为钱币名。 2.同"选"。 撰suàn 1.计算。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昫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 天) 白天,白昼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日rì ⒈太阳~出。~落。 ⒉白天,跟"夜"相对夜以继~。 ⒊天,一昼夜今~。明~。〈引〉某一天生~。纪念~。 ⒋〈表〉一段时间夏~。昔~。来~方长。 ⒌ ⒍ ⒎ ⒏ ①天这些~子太忙。 ②生活~子会越来越好。 ③指某一天今天是她过生的~子。

:瞻 (形声。从目,詹声。本义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同本义 瞻,临视也。--《说文》 瞻,视也。--《尔雅》 瞻望弗及。--《诗·邶风·燕燕》 瞻彼日月。--《诗·邶风·雄雉》 瞻前而顾后兮。--《楚辞·离骚》。注观也。”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猙兮?--《诗·魏风·伐檀》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晋·陶潜《归去来兮辞》 乃瞻衡宇。 细瞻景状。--《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观瞻(外观和对外观发生的反应);高瞻远瞩;瞻略(谋略;智谋);瞻眄(观看,察看);瞻相(观察);瞻视(观看;顾盼);瞻察(观察);瞻览( 瞻zhān向上、向前或向远处看~仰。~前。~望。高~远瞩。

:景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同本义 景,日光也。--《说文》 浊明外景,清明内景。--《荀子·解蔽》 四时和谓之景风。--《尔雅》 南方景风。--《广雅》。按,犹日光风也。 日出天而耀景。--江淹《别赋》 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文选·张载·七哀诗》 流景曜之韡晔。--张衡《西京赋》 景翳翳以将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至若春和景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景曜(光彩);景光(亮光);景焕(光彩照射);景辉(光辉) 太阳 景jǐng ⒈日光耀~。 ⒉风光,风景~致。~色。佳~。美~。 ⒊状况,情况,景象盛~。情~。远~。背~。 ⒋敬慕,佩服~慕。~仰。 ⒌大~山与京(京高丘)。 ⒍ ⒎ ⒏ ⒐〈古〉通"影"。影子。 景yǐng 1.后多作"影"。影子;阴影。《诗.墉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孔颖达疏"泛泛然见其影之去往而不碍。"一说,通"憬"。远行的样子。见清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