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茉莉素馨闻已熟

"茉莉素馨闻已熟"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4 06:54:29


简介: “茉莉素馨闻已熟”出自宋代朱翌的《送崔若砺令源》,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ò lì sù xīn wén yǐ shú,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出处: 《送崔若砺令源》
内容:
双凫飞出九重关,带得中原气象还。
抵死欲留之子住,吹笙要伴老夫闲。
草荒白鹤峰前宅,云散黄龙洞口山。
茉莉素馨闻已熟,妙香从此剩熏班。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朱翌
诗人介绍: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翻译:

《送崔若砺令源》是宋代朱翌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双凫飞出九重关,
带得中原气象还。
抵死欲留之子住,
吹笙要伴老夫闲。
草荒白鹤峰前宅,
云散黄龙洞口山。
茉莉素馨闻已熟,
妙香从此剩熏班。

诗意:
这首诗词是朱翌写给崔若砺的送别作品。诗人描述了双凫飞离九重关,带回了中原的风景。他表达了欲留崔若砺之子住下来的意愿,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吹笙作乐,与老伴享受晚年的愿望。诗中还描绘了草荒、白鹤峰前的宅院,以及云散、黄龙洞口山的景色。最后,诗人提到了茉莉花的香气,暗示着这种美好香气将一直留存下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离别之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感和愿望。首句以双凫飞离九重关作为开篇,给人以离别的感觉,同时暗示着即将远行的友人将会带回中原的风景和气象,使得中原地区重新焕发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不舍之情,他希望友人的子孙能够留在中原,与他共同度过晚年,吹笙作乐,共享安宁与欢乐。

第四句描绘了草荒和宅院,可能暗示着友人离去后的凄凉景象,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

接着的两句通过描绘云散和山脉,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与前面的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一句以茉莉花的香气作为收束,意味着这种美好的香气将会一直留存下来,暗示着友人的离去不会使美好的回忆消逝。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和祝福,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示了离别和变迁中的美与忧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uāng fú fēi chū jiǔ zhòng guān, dài dé zhòng yuán qì xiàng hái.
双凫飞出九重关,带得中原气象还。
dǐ sǐ yù liú zhī zǐ zhù, chuī shēng yào bàn lǎo fū xián.
抵死欲留之子住,吹笙要伴老夫闲。
cǎo huāng bái hè fēng qián zhái, yún sàn huáng lóng dòng kǒu shān.
草荒白鹤峰前宅,云散黄龙洞口山。
mò lì sù xīn wén yǐ shú, miào xiāng cóng cǐ shèng xūn bān.
茉莉素馨闻已熟,妙香从此剩熏班。
韵脚: 拼音:mò lì sù xīn wén yǐ shú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一屋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茉莉,茉莉花 (形声。从苃,末声。茉莉,植物名) 茉mò ①常绿灌木,夏季开白花,香味浓。供观赏。花可提取芳香油,也常用来熏制茶叶。 ②

:莉〈名〉 人名用字 见茉莉” 莉lì见于人名。

:素 (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同本义 素,白致缯也。--《说文》 纯以素。--《礼记·杂记》 素服哭于库门之外。--《礼记·檀弓》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又如素幭(古代盖在车前横木上的白绸);素服缟冠(丧服,素、缟,指白绘) 用作写字的丝绸或纸张 英骨秀气,洒落毫素。--唐·李白《化城寺大钟铭》 又指用 素sù ⒈没有染色的丝绸~丝。〈引〉白的,没有染色的~衣。 ⒉颜色单纯,不鲜艳~净。 ⒊本来的,不加修饰或做作的~质。朴~。 ⒋事物的基本成分元~。色~。毒~。因~。 ⒌植物类的食品~菜。吃~。 ⒍向来,一向~知。平~。~不往来。

:馨〈形〉 (形声。从香,殸声。殸,籀文磬”。本义芳香,散布很远的香气) 同本义 馨,香之远闻者也。--《说文》 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国语·周语》 丹木五岁五味乃馨成。--《山海经·西山经》 尔酒既清,尔淆既馨。--《诗·大雅·凫鷖》。毛传馨,香之远闻也。” 惟吾德馨。--唐·刘禹锡《陋室铭》 又如馨烈(芳香浓烈);馨逸(香气洋溢;芳香远播) 比喻声誉流芳后世 化盛隆周,垂馨千祀。--《晋书》 又如馨烈(比喻流芳的事业);馨德(芳馨久传的美德和教化)引申为美 黍 馨xīn散布出很远的香气。泛指芳香~香。〈喻〉好的道德或声誉垂~千祀(祀年)。

:闻 (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同本义 闻,知声也。--《说文》 闻耳之聪也。--《墨子经上》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闻佳人兮召予。--屈原《九歌·湘夫人》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史记·项羽本纪》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汉书·列女传》 闻屏障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闻声不食(听到动物的叫声就不忍心吃它的肉);闻所不闻(听到从未听过的事情。也说闻所未闻”);闻风响应(听到风声, 闻wén ⒈听耳~目睹。~过则喜。~风而起。 ⒉消息,听说的,听见的新~。奇~。~所未~。 ⒊出名,有名望~人。~名。 ⒋名声丑~。令(好的)~。 ⒌知识见~。博~强志(记)。 ⒍用鼻子嗅~着烟味。~到香味。 闻wèn 1.声誉,名声。 2.通"问"。慰问。 3.通"问"。询问。

:已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同本义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不已 完成,完毕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 已yǐ ⒈止,完毕,罢了争论不~。死而后~。如此而~。 ⒉副词。〈表〉过去,动作完成~经。~然。~过时。事~办妥。 ⒊不久,后来~忽不见。~而悔之。 ⒋副词。太,过分~颇。不为~甚。 ⒌〈古〉通"以"。〈表〉地位、方向、时间、数量等的界限~上。大桥~东。五年~后。三十~内。

:熟 (形声。从火,孰声。本作孰”。熟”是后起字。本义煮熟,食物烹煮到可吃的程度) 同本义 熟治万物。--《礼记·礼运》。疏谓烹煮。” 宰夫胹熊蹯不熟。--《左传·宣公二年》 又如熟末(指煮得烂熟的食物);熟切店(卖熟肉的店铺);熟水(开水);熟献(指烹熟的上献祭品) 谷物、水果或微生物等成熟 秋,大熟,未收。--《书·金滕》 五谷熟而民人育。--《孟子·滕文公上》 瓜熟蒂落。--张君房《云笈七签》 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宋·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早熟;熟岁( 熟shú(又读shóu) ⒈烹饪食物达到可吃程度~食。肉~了。~透了。 ⒉植物的果实、种子长成成~。五谷~。 ⒊特指庄稼可收割或有收成一年三~。大~之年。 ⒋周详,程度深~图之。深思~虑。他睡得正~。 ⒌习惯,常见,知道得清楚~路。~人。~识。~悉。 ⒍经反复实践,有经验达到精通~练。~手。~能生巧。 ⒎炼制或加工过的~铁。~丝。~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