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鬬麟能食日

"鬬麟能食日"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05:04:11


简介: “鬬麟能食日”出自南北朝庾信的《拟咏怀诗 二三》,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òu lín néng shí rì,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出处: 《拟咏怀诗 二三》
内容:
鬬麟能食日
战水定惊龙。
鼓鞞喧七萃。
风尘乱九重。
鼎湖去无返。
苍梧悲不从。
徒劳铜雀妓。
遥望西陵松。
朝代: 南北朝
分类:
诗人: 庾信
诗人介绍: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翻译:

《拟咏怀诗二三》是南北朝时期庾信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拟咏怀诗 二三

鬬麟能食日。
战水定惊龙。
鼓鞞喧七萃。
风尘乱九重。
鼎湖去无返。
苍梧悲不从。
徒劳铜雀妓。
遥望西陵松。

中文译文:

搏击的麒麟能吞噬白昼。
战争的水域平定了惊骇的龙。
战鼓声喧嚣,人群聚集。
风尘扰乱了九重宫阙。
鼎湖的水一去不复返。
苍梧悲伤,不再能相随。
徒劳地赏玩铜雀舞姬。
遥望着西陵的松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战争的景象和其中的伤感。庾信以鬬麒麟能食日的形象开篇,暗示战争的凶险与残酷,战争就像一只巨大的麒麟,吞噬着白昼的光明。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战争胜利后的场景。战水定惊龙,战争结束后,水域平静了,惊骇的龙也被镇压。鼓鞞喧七萃,战鼓声响彻云霄,人们聚集在一起庆祝胜利。

然而,庆祝的背后却是伤感和失落。风尘乱九重,战争带来的风尘扰乱了九重宫阙,象征着社会秩序的混乱。鼎湖去无返,战争过后,鼎湖的水一去不复返,象征着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流离失所。

接着,诗人表达了苍梧的悲伤,苍梧是指中国古代的地名,这里代表着人们的思乡之情和对故土的眷恋。徒劳铜雀妓,讽刺那些虚浮的娱乐和享乐,无法抚慰人们内心的伤痛。

最后,诗人遥望着西陵的松树,这里象征着内心的坚定和希望。尽管战争带来了破坏和伤痛,但人们仍然眺望远方,寄托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争的景象和表达伤感与希望的情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的背景和人们内心的痛苦与希冀。它展示了庾信对战争的深思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秩序和人性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dòu lín néng shí rì.
鬬麟能食日。
zhàn shuǐ dìng jīng lóng.
战水定惊龙。
gǔ bǐng xuān qī cuì.
鼓鞞喧七萃。
fēng chén luàn jiǔ zhòng.
风尘乱九重。
dǐng hú qù wú fǎn.
鼎湖去无返。
cāng wú bēi bù cóng.
苍梧悲不从。
tú láo tóng què jì.
徒劳铜雀妓。
yáo wàng xī líng sōng.
遥望西陵松。
韵脚: 拼音:dòu lín néng shí rì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鬬dòu ⒈同斗(二)。

:麟 (形声。从鹿,粦声。本义大鹿) 同本义 麟,大牝鹿也。--《说文》 麐,牝麒也。--《说文》。朱骏声曰经典皆以麟为之。”段曰经典无作麐者。” 射麋脚麟。--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解罘放麟。--张衡《东京赋》。薛注大鹿曰麟。” 惧失麟鹿而获艾貑。--《潜夫论·贤难》 麒麟 单呼麟者,大牡鹿也;呼麟麟者,仁兽也。麒麟可单呼麟。--《说文》段注 西狩获麟。--《春秋·哀公十四年》 又如凤毛麟角;麟阁(又称麟台。麒麟阁,汉宣帝时曾在麒麟阁内绘功臣图像,以表其功); 麟(麐)lín

:能〈名〉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能,熊属。足似鹿。--《说文》 梦黄能入于寝门。--《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 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 才能,能力 各奏尔能。--《诗·小雅·宾之初筵》 无异能者。--唐·柳宗元《三戒》 募有能捕之者。--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千里之能。--唐·韩愈《杂说》 表恶其能。--《资治通鉴》 又如能处(本事;能耐);无能(没有能力);低能(能力低下);逞能(显示自己能干);各 能néng ⒈才干,本领~力。才~。各尽所~。 ⒉有能力的人~人。~者为师。招贤进~。 ⒊会,胜任,做得到~够。她~做。~上~下。 ⒋应该你不~这样马虎。 ⒌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源。热~∷~。 ⒍ ⒎ 能nái 1.三足鳖。 能nài 1.通"耐"。受得住。 2.姓。 能tái 1.通"台"。古星名。 2.(今读tāi)见"能始"。 3.通"态"。形态。

:食 (会意。从饣皂,饣声。本义饭,饭食) 同本义 食,饣米也。--《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 掌王之食饮。--《周礼·膳夫》。注饭也。” 治其粮与其食。--《周礼·廪人》。注止居曰食。” 共王及后之六食。--《周礼·馔人》。注六谷之饭。”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战国策·齐策》 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食次(酒菜和点心之类;食品) 食sì ⒈供养,拿东西给人吃~亲(亲父母)尽孝。 食shí ⒈吃~菜。~鱼。废寝忘~。 ⒉吃的东西粮~。肉~。~糖。~盐。强兵足~。 ⒊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也作"蚀"日~。月~。全~。 ⒋ ⒌ ①手的第二指。 ②〈喻〉家庭中依靠供应的人口~指浩繁。 食yì 1.人名用字。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昫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 天) 白天,白昼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日rì ⒈太阳~出。~落。 ⒉白天,跟"夜"相对夜以继~。 ⒊天,一昼夜今~。明~。〈引〉某一天生~。纪念~。 ⒋〈表〉一段时间夏~。昔~。来~方长。 ⒌ ⒍ ⒎ ⒏ ①天这些~子太忙。 ②生活~子会越来越好。 ③指某一天今天是她过生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