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Z 族立而议

"族立而议"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6 04:02:07


简介: “族立而议”出自宋代尹洙的《皇雅十首·《帝籍》二章》,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zú lì ér yì,诗句平仄:平仄平仄。
出处: 《皇雅十首·帝籍二章》
内容:
帝赉高年,式宴且喜。
种种黄发,族立而议
我生艰难,暴乱以继。
耳狃金鼓,目狎戎器。
皇其我图,亲讲农事。
有子有孙,力田孝悌。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尹洙
诗人介绍: 尹洙(1001~1047年),字师鲁,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散文家。天圣二年,考中进士,授正平主簿,迁河南户曹,选为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交好范仲淹,累贬经略判官。后期,迁右司谏、渭州知州、兼领泾原路经略公事,因事再贬均州酒税。庆历七年,去世,私谥河南先生。提倡古文运动,著有《河南先生文集》、《五代春秋》等传于世。
翻译:

《皇雅十首·《帝籍》二章》是宋代诗人尹洙的作品。这首诗探讨了统治者的责任和使命感,并强调了农耕和家庭美德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了皇帝年事已高,举行盛大宴会并感到喜悦。黄发代表了衰老的迹象,族人站立而议论纷纷。作者表达了自己生活在艰难的时代,经历了暴乱的连续,耳闻金鼓之声,目睹战争器械。然而,皇帝关注的是如何改善国家,亲自讲授农事,希望拥有子孙,以努力经营田地,并展现孝悌之道。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暂时没有给出,但可以看出其诗意和赏析。尹洙通过描述皇帝的行为和态度,表达了统治者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感。尽管处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强调了农耕和家庭美德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国家繁荣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这种关注农事和家庭美德的态度体现了尹洙对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皇帝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农耕和家庭美德的重视。它提醒人们在动荡和困难的时代中,保持对国家和家庭价值的关注,以期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dì lài gāo nián, shì yàn qiě xǐ.
帝赉高年,式宴且喜。
zhǒng zhǒng huáng fà, zú lì ér yì.
种种黄发,族立而议。
wǒ shēng jiān nán, bào luàn yǐ jì.
我生艰难,暴乱以继。
ěr niǔ jīn gǔ, mù xiá róng qì.
耳狃金鼓,目狎戎器。
huáng qí wǒ tú, qīn jiǎng nóng shì.
皇其我图,亲讲农事。
yǒu zi yǒu sūn, lì tián xiào tì.
有子有孙,力田孝悌。
韵脚: 拼音:zú lì ér yì
平仄: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族 (会意。本义箭头) 同本义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说文》。 家族,氏族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书·尧典》。陆德明释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凡九族。” 又如大族(人口多、分支繁的家族);族氏(宗族姓氏);族正(清时聚族而居的地方;挑选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决本族事务,名为族正”) 姓氏,表明家族、宗族系统的称号 亡秦族矣。--汉·贾谊《过秦论》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收聚,团结)--宋·王安石《伤仲永》 繁衍之族。--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族地(一姓一族 族zú ⒈有一定血统关系的人群之总称家~。宗~。 ⒉指民族,种族中华民~『~。满~。 ⒊类,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万物百~。芳香~化合物。 ⒋灭族(〈古〉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将全家或家族甚至包括母家、妻家的人全都杀死以古非今者~。 族zòu 1.节奏。 族còu 1.十二律中的律名。参见"太族"。

:立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同本义 立,俲也。--《说文》 君子以立不易方。--《易·恒》 哙遂入,披帷西乡立。--《史记·项羽本纪》 持璧却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立有间。--《韩非子·喻老》 卖油翁释担而立。--宋·欧阳修《归田来》 或立或卧。--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挺立(直立);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立托(依托);立容(站立时的仪态容表);立戟(卫士持戟侍立守卫);立谈(停立交谈) 耸立;树立;建立;竖起 立lì ⒈站~正。起~。〈引〉竖,竖起来~碑。~旗杆。 ⒉做出,定出~功。建~。设~。 ⒊缔结,制定,决定~约。~法。~志。 ⒋存在,生存独~。自~。 ⒌即刻,马上~刻。~即。~时。~见功效。 ⒍〈古〉登上帝王、诸侯或某一位置~帝。高祖乃~为沛公(高祖刘邦)。 ⒎用于节气,〈表〉季节的开始~春。~冬。 ⒏ ①六面都是方形的形体。 ②数学上指"一数自乘三次"(本数×本数×本数)。 ⒐ ⒑ ①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位置和所抱的态度。 ②特指阶级立场工人阶级~场。

:而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 义 而,颊毛也。--《说文》 而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 而 ér ①〈古〉你;你的余知~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必欲烹~翁。(《史记·项羽本记》) ②表示并列、转折、顺接等国富~兵强、知一~不知二。 而néng 1.能够。 2.能力,才能。 3.安定。

:议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同本义 议,语也。--《说文》 议,谋也。--《广雅》。按,谓论事之宜。 唯酒食是议。--《诗·小雅·斯干》 法而不议。--《荀子·王制》 赵王悉召群臣议。--《史记》 又如议计(商议合计);议妥(商量妥当);议婚(商谈联姻之事) 评议是非 议论证据古今。--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又如议勋(评议功勋);议语(谈论) 选择 乃议侑于宾。--《仪礼·有司彻》。注犹择也。” 又如议才(盐人才) 议处;议罪 议(議)yì ⒈意见,言论,主张提~。异~。建~。 ⒉商量,讨论商~。~论。~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