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徂岁匆匆成绝叹

"徂岁匆匆成绝叹"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8:31:28


简介: “徂岁匆匆成绝叹”出自宋代陆游的《园中作》,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ú suì cōng cōng chéng jué tà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出处: 《园中作》
内容:
纱巾一幅立斜阳,本尚无闲况有忙?鸡犬往来空自得,禽鱼翔泳各相忘。
欲衰莎草无多绿,未落梧桐已半黄。
徂岁匆匆成绝叹,瓦沟行复见新霜。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园中作》是宋代陆游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园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纱巾一幅立斜阳,
本尚无闲况有忙?
鸡犬往来空自得,
禽鱼翔泳各相忘。
欲衰莎草无多绿,
未落梧桐已半黄。
徂岁匆匆成绝叹,
瓦沟行复见新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园中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园中的景物和生活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

首先,诗中提到的"纱巾一幅立斜阳",意味着太阳已经偏西,天色渐暗。接着,作者问自己是否还有闲暇之余,是否还有空闲的时光。这表明作者感到自己的生活已经充满了忙碌和繁忙。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园中的景象。鸡犬往来,禽鱼翔泳,但它们彼此之间似乎并不相互关注,各自忙于自己的事情。这种景象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相互忘却。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园中的植物景色。莎草已经开始凋谢,绿色不再丰盈;梧桐树的叶子也已经变黄,秋天的气息已经逐渐浓厚。这些景象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岁月的流转。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新的一年的期待。往年的时光匆匆流逝,作者感到惋惜和叹息;而瓦沟行(指行走在瓦沟之间)时,又能看到新霜的出现,这象征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园中的景物和生活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新的一年的期待。同时,诗中的景象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相互忘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ā jīn yī fú lì xié yáng, běn shàng wú xián kuàng yǒu máng? jī quǎn wǎng lái kōng zì dé, qín yú xiáng yǒng gè xiāng wàng.
纱巾一幅立斜阳,本尚无闲况有忙?鸡犬往来空自得,禽鱼翔泳各相忘。
yù shuāi suō cǎo wú duō lǜ, wèi luò wú tóng yǐ bàn huáng.
欲衰莎草无多绿,未落梧桐已半黄。
cú suì cōng cōng chéng jué tàn, wǎ gōu xíng fù jiàn xīn shuāng.
徂岁匆匆成绝叹,瓦沟行复见新霜。
韵脚: 拼音:cú suì cōng cōng chéng jué tàn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仄韵) 去声十五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徂 (形声。从彳且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往;去) 同本义 徂,往也。--《尔雅》 汝徂征。--《书·大禹谟》 胤后承王命徂征。--《书·胤征》 自我徂尔。--《诗·卫风·氓》 我征徂西。--《诗·小雅·小明》 又如徂川(流去的河水);徂徕(往复);徂征(前往征讨) 及,至 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自堂徂基,自羊徂牛。--《诗·周颂·丝衣》 行,行走 思无邪,思马斯徂。--《诗·鲁颂·駉》 死亡 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孟子·万 徂cú ①〈动〉往。自西~东。。 ②〈动〉去,过去。岁月其~。" ③〈动〉开始>"四月维夏六月~暑。" ④〈动〉死亡>诗曰∶"~谢易永久,松柏森已行。"

:岁 (形声。小篆字形。从步,戌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同本义 岁,木星也。--《说文》 岁在星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又如岁君(太岁。古人称木星为太岁,认为冲犯它不吉利);岁次(每年岁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称为岁次) 年的别称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豳风·七月》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汉书·李广苏建传》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 岁(歲、嵗)suì ⒈年,时间,光阴~首。~末。~月如流。 ⒉计算年龄的单位~数。六~入学。 ⒊庄稼的收成~景。善~。丰~。

:匆 急促地 匆 cōng急;忙~忙、~~。

:匆 急促地 匆 cōng急;忙~忙、~~。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变成;成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成全

:绝 (会意。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同本义 绝,断丝也。--《说文》 冠缨索绝。--《史记》 又如绝缨(冠缨断绝。比喻宽宏大量) 引申为断,断绝 绝,断也。--《广雅》 举鼎绝膑。--《史记·始皇纪》 必绝其谋。--《战国策·秦策》 楚诚能绝齐。(绝齐,与齐国断绝外交关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绝秦赵之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绝秦望。 得水则为绝。--《庄子·至乐》 绝人以玦。--《荀子·大略》 秦王惊,自引而起,袖 绝jué ⒈断,隔断~交。~缘体。 ⒉完,完全,穷尽气~。~无例外。~处逢生。敌人陷入~境。 ⒊极,非常~密。~伦。~妙。~大多数。~无仅有。〈引〉高超,独特~技。~招。 ⒋一定,无论如何~不允许贪赃枉法。 ⒌ ⒍ ①极端,非常~顶的聪明。 ②最高峰泰山~顶。会当凌~顶。 ⒎ ①最,极~对可靠。 ②完全,一定~对办得好。 ③无条件的,不受任何限制的~对存在于相对之中,在相对中有~对。 ④只根据一个条件测算的~对温度。~对高度。 ⒏ ⒐

:叹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同本义 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说文》 禽子再拜而叹。--《墨子·备梯》 戏而不叹。--《礼记·坊记》 望洋向若而叹。--《庄子·秋水》 皆叹惋。--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默叹曰。--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婉贞微叹曰。--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叹借者之用。--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叹气嗐声(唉声叹气);叹恨(叹息抱恨);叹憾(叹息遗憾);叹笑(叹息讥笑);叹悔(叹息后悔);叹喟(叹息);叹嗟(叹息); 叹(嘆、歶)tàn ⒈吟咏一倡(唱)三~。 ⒉因忧闷悲痛而呼气出声~息。忧~。 ⒊因高兴而发出赞许或赞美的长声~为观止。 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