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X 夏日不苦热

"夏日不苦热"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8 01:21:18


简介: “夏日不苦热”出自宋代戴复古的《夏日雨后登楼》,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à rì bù kǔ rè,诗句平仄:仄仄仄仄仄。
出处: 《夏日雨后登楼》
内容:
夏日不苦热,病躯能少康。
数峰楼上景,六月雨馀凉。
今西两虚器,乾坤百戏场。
人生如寄尔,聊以醉为乡。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戴复古
诗人介绍: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翻译:

《夏日雨后登楼》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夏日不感到炎热,病弱的身体能稍微康复。
登上几座山峰的楼阁,远眺美景,六月的雨水还带来凉爽。
现在西方有两个虚构的器物,象征乾坤,百戏场。
人生如同寄居,只好以沉醉来作为归处。

诗意:
这首诗词以夏日雨后登楼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描述夏日的天气并不炎热,他本人的身体也稍有康复,因此登上楼阁,远眺山景,感受到了六月雨后的凉爽。诗中提到的"西方两虚器"指的是象征乾坤和百戏场的东西,可能是指戏曲演出等娱乐活动。最后,诗人以人生如同寄居的比喻,表示人生的归处只能是在醉乡中寻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夏日景色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夏日的凉爽和登楼远眺的景色,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宁静。同时,诗中的"西方两虚器"和"乾坤百戏场"这样的意象,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最后的"聊以醉为乡"表达了诗人对逃避尘世纷扰,追求自我放松和沉醉的向往。整首诗词意境清幽,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禅意,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宁静与从容。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xià rì bù kǔ rè, bìng qū néng shào kāng.
夏日不苦热,病躯能少康。
shù fēng lóu shàng jǐng, liù yuè yǔ yú liáng.
数峰楼上景,六月雨馀凉。
jīn xī liǎng xū qì, qián kūn bǎi xì chǎng.
今西两虚器,乾坤百戏场。
rén shēng rú jì ěr, liáo yǐ zuì wèi xiāng.
人生如寄尔,聊以醉为乡。
韵脚: 拼音:xià rì bù kǔ rè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九屑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人头。臼,两手,攵,两足∠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泛指中国 蛮夷猾夏。--《书·舜典》。孔传夏,华夏。”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 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 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 夏xià ⒈一年四季里的第二季~天。~种。 ⒉中国的古称华~。 ⒊朝代名。夏朝,约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第一代君主是禹。 ⒋ 夏jiǎ 1.木名。亦作"槚"﹑"榎"。参见"夏楚"。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昫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 天) 白天,白昼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日rì ⒈太阳~出。~落。 ⒉白天,跟"夜"相对夜以继~。 ⒊天,一昼夜今~。明~。〈引〉某一天生~。纪念~。 ⒋〈表〉一段时间夏~。昔~。来~方长。 ⒌ ⒍ ⒎ ⒏ ①天这些~子太忙。 ②生活~子会越来越好。 ③指某一天今天是她过生的~子。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苦〈名〉 (形声。从苃,古声。本义苦菜) 同本义,即荼” 苦,大苦苓也。--《说文》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诗·唐风·采苓》 濡豚包苦实蓼。--《礼记·内则》 天子于是食苦。--《穆天子传》 又如苦苣(野苣。又名荼);苦荼(苦菜);苦賨(苦菜) 病;病痛 自苦而居海上。--《吕氏春秋·遇合》。注;伤也。” 皆甚苦之。--《吕氏春秋·贵卒》。注病也。” 苦垮之家。--《淮南子·精神》。注疾也。” 又如苦车(晕车。乘车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苦船(晕船。乘船时有晕眩呕吐 苦kǔ ⒈跟"甜"、"甘"相对,像黄连或胆计那样的滋味~药。~菜。 ⒉灾难,艰难,劳累~难。艰~。劳~。辛~。能吃~。~中求乐。~尽甘来。 ⒊为某种事物所苦~旱。~雨。~恼。~于病痛。 ⒋深沉地,耐心地,竭力地~思冥想。~口婆心。~求真理。刻~学习。~战能过关。 ⒌使受苦这回可~了他。 ⒍ ⒎ ⒏ ⒐ ⒑ 苦gǔ 1.粗劣。 2.止,息。 苦hù 1.地名。春秋楚邑,汉初置淮阳国,属陈县,东晋咸康三年改名谷阳。故城在今河南省鹿邑县东。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肺甚畏热。--《素问·五常变大论》 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韩非子·有度》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孟子·梁惠王下》 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列子·汤问》 又如热天;热釜(热锅);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满腔热情;热心肠 有权势的,权势显赫的 热(熱)rè ⒈物理学上指凡能使物体温度升高的那种"能"叫"热"。 ⒉温度高,跟"冷"相对~天。~菜。 ⒊使温度升高将饭~一~。 ⒋盛,旺~闹。~货。~门。 ⒌情绪高,情意深~烈。~心。~忱。~爱。 ⒍羡慕眼~。 ⒎ ①急切地想得到,多含贬义~中名利。 ②酷爱~中下围棋。 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