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磬声初尽漏声长

"磬声初尽漏声长"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18:20:08


简介: “磬声初尽漏声长”出自明代丘刘的《悼长孺(四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ìng shēng chū jǐn lòu shēng zhǎ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出处: 《悼长孺(四首)》
内容:
磬声初尽漏声长,添得离人两鬓霜。
阶下青苔与红叶,九原何处不心伤。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丘刘
诗人介绍: 丘妇刘氏,麻城人,兵部尚书刘天和之孙女,丘长孺之妻也。集唐最工。
翻译:

《悼长孺(四首)》是明代丘刘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逝去的友人的悼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磬声初尽漏声长,
添得离人两鬓霜。
阶下青苔与红叶,
九原何处不心伤。

诗意:
磬声初尽,漏声长,象征时间的流转。离别之情使离人的鬓角增添了霜色,表达了对逝去的友人的思念之情。阶下覆盖着青苔和红叶,寓意着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消逝。诗人感叹在九原之地,无论身处何处,心中都无法摆脱悲伤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丘刘深刻的悼念之情和对光阴易逝的思考。通过运用对比手法,诗人以磬声和漏声的长短来象征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人们面对离别和死亡时所感受到的无尽悲伤。描绘青苔和红叶覆盖在阶梯下,意味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凋零,强调了人生短暂的本质。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无论身处何地,都无法摆脱内心的伤痛,九原象征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受,引起读者对生命和时光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qìng shēng chū jǐn lòu shēng zhǎng, tiān dé lí rén liǎng bìn shuāng.
磬声初尽漏声长,添得离人两鬓霜。
jiē xià qīng tái yǔ hóng yè, jiǔ yuán hé chǔ bù xīn shāng.
阶下青苔与红叶,九原何处不心伤。
韵脚: 拼音:qìng shēng chū jǐn lòu shēng zhǎng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仄韵) 上声二十二养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磬〈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手又持小槌像击磬的形象。本义古代乐器。用石或玉雕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 同本义 磬,乐石也。--《说文》 小华之山多磬石。--《山海经·西山经》 泗滨浮磬。--《书·禹贡》 笙磬同音。--《诗·小雅·鼓钟》 依我磬声。--《诗·商颂·那》 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淮南子·泛论》 钟磬置于水中。--宋·苏轼《石钟山记》 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西门豹治邺》 又如磬人(负责治磬的官员);磬工(负责制磬的官员);磬色(玉磬的光彩);磬师(古乐官名) 磬qìng ⒈〈古〉一种石或玉制的敲击乐器,悬在架上,形似曲尺。 ⒉寺庙中和尚敲打的铜铁铸的鸣器,形状似钵敲~声。 磬qīng 1.古代打击乐器。状如曲尺。用玉﹑石或金属制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 2.适宜制磬的美石。 3.寺院中召集众僧用的云板形鸣器或诵经用的钵形打击乐器。 4.南齐时报更用的响器◇因以借指时钟。 5.弯腰。表示谦恭。 6.泛指身形曲折如磬。 7.形容鸣声如击磬。 8.放马疾驰。参见"磬控"。 9.古死刑之一。悬而缢杀。 10.副词。方言。适才。参见"盘子"。 11.通"俔"。譬如,如同。 12.通"罄"。空,中空。 13.通"罄"。尽,罄尽。 14.通"罄"。全;遍。参见"磬地"。 15.通"罄"。 形容声音坚致。 16.通"謦"。轻声咳嗽。参见"磬欬"。

:声 (形声。从耳,殸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声,音也。--《说文》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 声依永律和声。--《虞书》 凡声阳也。--《礼记·郊特牲》 苍蝇之声。--《诗·齐风·鸡鸣》 有闻无声。--《诗·小雅·车攻》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柳宗元《永州八记》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又如声叉(声音不正常);声嘶(声音破哑);声如洪钟 声(聲)shēng ⒈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波。~音。说话~。金石之~。 ⒉名誉,名望名~。~誉。~价。~望。~威。 ⒊宣称,说出,扬言~称。~明。~张。~罪致讨。~东击西。 ⒋量词大喊三~。 ⒌ ⒍

:初〈名〉 (会意。从刀,从衣∠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同本义 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说文》 初,舒也。--《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 初吉终乱。--《易·既济》 名曰初虑。--《易·书大传》 我生之初。--《诗·王风·兔爰》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论衡·订鬼》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初岁(年初);初枯(秋季里植物开始枯萎);初头(起初;开头);初化(变化之始);初末(始末) 本原 欲知

:尽〈副〉 (尽为儘”和眒”的简化字) 尽量,尽可能 意思同最”,用在方位词的前面 老是;总 尽 〈动〉 表示以某个范围为界限,不得超过 让先 任凭,纵使 惟有落红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尽(俠、儘)jǐn ⒈力所能及的限度~力。~量。 ⒉放在最先住房先~着分给教师。 ⒊任凭~你挑选。 ⒋极,最~前头。~下面。~先考虑。 ⒌老是,只管这几天~是晴天。 ⒍ ①纵然,即使~管如此。 ②只管,不必考虑的你~管放心。 尽(眒)jìn ⒈完无穷无~。取之不~。 ⒉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竭力。~力而为。~职~责。~情欢唱。各~所能。 ⒊达到顶点已到~头。~善~美。 ⒋都,全部~人皆知。满城~带黄金甲。 ⒌ ⒍见jǐn。

:漏〈名〉 (形声。从水,屚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漏尽钟鸣,箭驰风追。--《马稚暨妻张氏墓志》 漏,以铜受水,刻节。--《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 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 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 又如漏下(漏刻的水面已经下落);漏永更长(比喻深夜);漏尽钟鸣(黎明时分);漏夜(深夜);漏板(古代报更用的铜板);漏刻(古计时器) 孔隙,孔穴;漏洞 禹耳参漏。--《淮南子·修务》 又如漏目(漏洞);漏眼(漏洞,毛病);漏窗 漏lòu ⒈物体从孔隙透过或滴下~水。~油。~气。 ⒉泄露泄~。走~风声。  ⒊遗落遗~。挂一~万。 ⒋ ⒌ ⒍ ⒎ 漏lóu 1.一种臭气。

:声 (形声。从耳,殸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声,音也。--《说文》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 声依永律和声。--《虞书》 凡声阳也。--《礼记·郊特牲》 苍蝇之声。--《诗·齐风·鸡鸣》 有闻无声。--《诗·小雅·车攻》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柳宗元《永州八记》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又如声叉(声音不正常);声嘶(声音破哑);声如洪钟 声(聲)shēng ⒈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波。~音。说话~。金石之~。 ⒉名誉,名望名~。~誉。~价。~望。~威。 ⒊宣称,说出,扬言~称。~明。~张。~罪致讨。~东击西。 ⒋量词大喊三~。 ⒌ ⒍

:长 chang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同本义。与短”相对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时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