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粢盛肃先祀

"粢盛肃先祀"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0 05:06:39


简介: “粢盛肃先祀”出自宋代刘宰的《挽汤贡士三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ī shèng sù xiān sì,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出处: 《挽汤贡士三首》
内容:
谩足百金产,难忘九族贫。
粢盛肃先祀,币帛荐佳宾。
月耿三秋夜,风回九陌春。
亲朋一樽酒,针复见斯人。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刘宰
诗人介绍: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翻译:

《挽汤贡士三首》是宋代刘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于贫穷生活的思考和对于友谊的珍视。作者以自己贫困的身世为背景,表达了对富贵和贫穷的反思。他提到了百金的富裕和九族的贫困,显示了自己的家族贫穷的处境,而这种贫穷令他难以忘怀。然而,尽管贫穷,他仍然能够通过心意和真诚的友谊来寻求安慰和欢乐。

他描绘了一个庄重的场景,描述了粢盛的祭祀和币帛的馈赠,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表达敬意和友谊的方式。诗中的月耿三秋夜和风回九陌春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变迁。

最后两句"亲朋一樽酒,针复见斯人"表达了作者与亲朋好友共饮一樽酒的情景,以及再次见到重要的人物。这里的针复见斯人可能是指通过饮酒再次相聚,以友谊和亲情为纽带。这种真挚的情感和友谊使得作者能够感受到生活的价值和快乐。

这首诗词通过对贫穷和友谊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贫困境况的感叹,但同时强调了友谊和亲情的重要性。它展示了作者对于真挚情感的追求和对于生活的热爱,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mán zú bǎi jīn chǎn, nán wàng jiǔ zú pín.
谩足百金产,难忘九族贫。
zī shèng sù xiān sì, bì bó jiàn jiā bīn.
粢盛肃先祀,币帛荐佳宾。
yuè gěng sān qiū yè, fēng huí jiǔ mò chūn.
月耿三秋夜,风回九陌春。
qīn péng yī zūn jiǔ, zhēn fù jiàn sī rén.
亲朋一樽酒,针复见斯人。
韵脚: 拼音:zī shèng sù xiān sì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粢 (形声。从米,次声。本义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物) 稷,即谷子 粢,稷米也。--《玉篇》 又如粢粝(粗劣的饭食) 特指祭祀用的谷物 谷类的总称 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国语》 粢zī〈古〉1供祭祀用的谷物。2稻饼。

:盛 cheng 放在祭器里的谷物 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说文》 天子亲耕以共粢盛。--《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又如粢盛 器皿,如杯、碗之类 旨酒一盛兮。--《左传·哀公十三年》。注一器也。” 食粥于盛。--《礼记·丧大记》 春秋时国名 盛 把东西放进去 用勺舀或运送 容纳 盛 chéng ①把饭、菜等放入碗、盘、桶等器具内。 ②容纳电影院可~两千人。又见shèng。 盛chéng ⒈容纳,将东西放入这车可~八人。~饭~菜。~入电冰箱。 盛shèng ⒈兴旺,繁茂兴~。旺~。昌~。茂~。~极一时。 ⒉强烈,炽烈~怒。年少气~。 ⒊丰富,规模大~产。~大。~行。~传。~况。~会。 ⒋深,厚~夏。~情。 ⒌华丽~装。 ⒍声望大~名之下,其实难副。。

:肃 (会意。小篆字形。表示人战战兢兢,非常畏惧小心。本义{恭敬}) 同本义 肃,持事振敬也。--《训文》 忠肃共懿。--《左传·文公十八年》 肃肃在庙。--《诗·大雅·思齐》 又能齐肃衷正。--《国语·楚语》 宽肃宣惠。--《国语·周语》 貌之不恭,是谓不肃。--《汉书·五行志》 入掖庭为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后汉书·邓皇后传》 又如肃敬(恭恭敬敬);肃迓(恭迎);肃奉(恭敬地接受或遵奉);肃括(恭敬而有法度。指人的威仪。亦有于治学和书法、文辞等);肃修(恭敬地修书。致亲友书札用语);肃 肃(胏)sù ⒈恭敬~立。~然起敬。 ⒉严正,庄重~静。严~。 ⒊ 肃xiāo 1.姓氏。

:先 (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同本义 先,前进也。--《说文》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九歌·国殇》 恐为操所先。--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又如身先士卒;争先恐后;争先(争着赶到别人前头) 尊崇;重视 安宁则长庠序,先本绌末,以礼义防于利。--《史记·本准书》 又如先本(重视根本) 首创;开始 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庄子·刻意》 又如先志(先立志向);先事(先行其事) 先 < 先xiān 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前。首~。在~。事~。领~。奋勇争~。~发制人。 ⒉上代,祖宗~人。祖~。 ⒊称去世的尊长~兄。~父。 ⒋对已死之人的尊称~烈。 ⒌ ①人或某些动物的胚胎时期~天缺陷。 ②哲学上指先于感觉,先于实践经验。 ⒍ ①老师。 ②对人的敬称老~生。李~生。 ③某些地区称医生。 ⒎ 先xiǎn 1.《韵会》"先,前汉太子太傅少傅属官有先马。"

:祀 (形声。从示,巳声。示”常与祭祀有关。本义祭祀天神) 同本义 祀,祭无已也。--《说文》 祀,国之大事也。 左传·文公二年》 五祀。--《周礼·在宗伯》。郑注五色之帝。” 以雷鼓鼓神祀。--《周礼》。贾公彦疏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 一说指祭祀地神 祠,祭也,天祭也。祀,地祭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 祭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 祭祀必祝之。--《战国策》 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 祀(秚)sì ⒈指祭祀。 ⒉商代称"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