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K 寇去我始闻

"寇去我始闻"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1 14:04:34


简介: “寇去我始闻”出自明代徐有贞的《古从军行(三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òu qù wǒ shǐ wén,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
出处: 《古从军行(三首)》
内容:
男儿事征战,所愿树奇勋。
奈何作奴隶,生死随将军。
寇来不得击,寇去我始闻
顾惭腰间剑,空有星斗文。
岂不为主用,坐与铅刀群。
身犹执麾盖,茅土何时分。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徐有贞
诗人介绍: 徐有贞(1407~1472)初名珵(chéng),字元玉,号天全,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祝允明外祖父。宣德八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因谋划英宗复位,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后诬告杀害于谦、王文等,独揽大权。因与石亨、曹吉祥相恶,出任广东参政。后为石亨等诬陷,诏徙金齿(今云南保山)为民。亨败,得放归。成化初,复官无望,遂浪迹山水间。书法古雅雄健,山水清劲不凡,撰有《武功集》。
翻译:

《古从军行(三首)》是明代徐有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男儿事征战,所愿树奇勋。
奈何作奴隶,生死随将军。
寇来不得击,寇去我始闻。
顾惭腰间剑,空有星斗文。
岂不为主用,坐与铅刀群。
身犹执麾盖,茅土何时分。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男子在战场上的经历和感慨。他志愿成为一位英勇的将领,但却被迫充当奴隶,生死只能随从将军。敌寇来袭时,他无法出击;敌寇离去时,他才刚刚听到消息。他感到惭愧,腰间的剑只是装饰,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他无法为国家效力,只能坐在一群无用的人中间。他仍然手持指挥旗帜,不知道何时才能摆脱这茅土的束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男子在战场上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志向受限、无法实现抱负的痛苦和无奈之情。诗中的男子本来渴望成为一位英勇的将领,但却被迫成为奴隶,失去了自主权和独立意志。他的剑只是虚有其表,不能发挥实际作用。他对于自己无法为国家效力感到羞愧和无奈,只能坐在一群无能为力的人中间。他仍然手持指挥旗帜,但茅土束缚着他,不知道何时才能解脱束缚,实现自己的理想。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局限的不满和对于个人价值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nán ér shì zhēng zhàn, suǒ yuàn shù qí xūn.
男儿事征战,所愿树奇勋。
nài hé zuò nú lì, shēng sǐ suí jiāng jūn.
奈何作奴隶,生死随将军。
kòu lái bù dé jī, kòu qù wǒ shǐ wén.
寇来不得击,寇去我始闻。
gù cán yāo jiān jiàn, kōng yǒu xīng dǒu wén.
顾惭腰间剑,空有星斗文。
qǐ bù wéi zhǔ yòng, zuò yǔ qiān dāo qún.
岂不为主用,坐与铅刀群。
shēn yóu zhí huī gài, máo tǔ hé shí fēn.
身犹执麾盖,茅土何时分。
韵脚: 拼音:kòu qù wǒ shǐ wén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二文  (仄韵) 去声十三问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寇 (会意。从宀,表示与室家房屋有关,从元(人),从攴,表示持械击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里来打人。本义入侵;侵犯) 同本义 寇,暴也。与败贼 同义(朋侵)。--《说文》 寇贼奸宄。--《书·舜典》。传群行攻劫曰寇。”郑注强取为寇。” 凡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左传·文公七年》 大兵不寇。--《吕氏春秋·贵公》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 吐蕃发十万兵寇西川。--《资治通鉴》 又如寇戎(来犯的敌军);寇虐(侵掠残害之行)寇钞(攻劫掠夺);寇剽(抢劫);寇钞(亦 寇kòu ⒈盗匪,侵略者防~。~。敌~。 ⒉骚扰,侵犯~边。入~。

:去〈动〉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本义离开) 同本义 去,人相违也。--《说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谷梁传》 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不能相去。--《战国策·齐策》 乃去。--唐·柳宗元《三戒》 久而不去。--宋·欧阳修《归田录》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东向驰去。--清·魏禧《大铁椎 去qù ⒈离开~职。离~。就~。 ⒉前往,由此到彼~学校。从成都~上海。快给他~封信。 ⒊距,距离,差别此~那儿有两公里。相~甚远。 ⒋除掉,放弃,减掉~掉。除~。减~。 ⒌已过的过~的。特指刚过的一年~冬。~年。 ⒍失掉大势已~。 ⒎在动词前〈表〉去做或要做~杀鸡。明天~买鞋。 ⒏在动词后〈表〉趋向或持续下~。出~。让他说~。照常做~。 ⒐扮演(戏曲里角色)你~演书生。 ⒑ ⒒ ⒓ 去jǔ 1.收藏。 去qū 1.驱逐。

:我 (会意。从戈,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 自称;自己 我,施身自谓也。--《说文》 观我生。--《易·观卦》 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 又如我行(我这里);我身(我自己;我这个人);我咱(我自。我,我自己);我见犹怜(形容女子容貌姿态美丽动人);我家(自己。我们家);我侬(方言。我)--按上古时代,吾” 和我”在语法上有分别。吾”不用于动词后面作为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 己方;己国 我wǒ ⒈自称,自己~国。忘~工作。~行~素。 ⒉自己的一方分清敌~。

:始 (形声。从女,台声。本义开头,开始) 同本义。与终”相对 始,女之初也。--《说文》。朱曰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 无名天地之始。--《老子》。注始者,道本也。” 始求深也。--《易·恒》。虞注乾为始。” 君子慎始。--《礼记·经解》 礼始于冠。--《礼记·昏义》。注犹根也。” 天地者,生之始也。--《荀子·王制》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始缢即气绝。--方苞《狱中杂记 始shǐ ⒈起头,最初,当初开~。~祖。~信圣贤之道。 ⒉才,方才事毕~返。

:闻 (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同本义 闻,知声也。--《说文》 闻耳之聪也。--《墨子经上》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闻佳人兮召予。--屈原《九歌·湘夫人》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史记·项羽本纪》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汉书·列女传》 闻屏障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闻声不食(听到动物的叫声就不忍心吃它的肉);闻所不闻(听到从未听过的事情。也说闻所未闻”);闻风响应(听到风声, 闻wén ⒈听耳~目睹。~过则喜。~风而起。 ⒉消息,听说的,听见的新~。奇~。~所未~。 ⒊出名,有名望~人。~名。 ⒋名声丑~。令(好的)~。 ⒌知识见~。博~强志(记)。 ⒍用鼻子嗅~着烟味。~到香味。 闻wèn 1.声誉,名声。 2.通"问"。慰问。 3.通"问"。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