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Z 踪迹元蓬厓

"踪迹元蓬厓"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11:39:32


简介: “踪迹元蓬厓”出自明代雪浪法师的《夜泊慈姥矶登绝顶坐月》,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ōng jī yuán péng yá,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出处: 《夜泊慈姥矶登绝顶坐月》
内容:
踪迹元蓬厓,天涯自往回。
秋风随去棹,夜色共登台。
石面潮初落,江头月正来。
最高思欲卧,清磬一声催。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雪浪法师
诗人介绍: 雪浪法师,明代僧人,名洪恩,字三怀,号雪浪,上元(今南京)人。十二岁在南京大报恩寺披剃为僧,受业于无极湛法师。明万历二十六年(一五九八年)住持南京大报恩寺,躬率徒众,重修大报恩寺琉璃塔。在意大利教士利马窦的著作里,也写过与雪浪法师的交往辩论。明万历三十六年(一六○七年)圆寂,六十三岁。著作《雪浪集》存世。
翻译:

《夜泊慈姥矶登绝顶坐月》是明代雪浪法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踪迹元蓬厓,天涯自往回。
秋风随去棹,夜色共登台。
石面潮初落,江头月正来。
最高思欲卧,清磬一声催。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泊舟于慈姥矶,登上绝顶观月的情景。诗人追溯着元代蓬莱仙岛的足迹,思绪穿越天涯,自由自在地来回徜徉。秋风随着划桨声一同推动舟行,夜色下,作者与夜空共同登上高台,凝望江面。当石面的潮水刚刚落下,江头的明月正好升起。在这个最高的地方,诗人思念之情欲让自己躺下,这时一声清脆的磬声催促着他。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夜晚泊舟登高观月的美妙景象。诗人借助元代蓬莱仙岛的踪迹,将自己的思绪追溯到远方,展现了远行的自由和想象的力量。秋风推动船只前行,夜色下,作者登上高台观赏江面和明月,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畅想和赞美之情。江头的明月和石面的潮水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和谐而美好的感觉。最后,诗人思念之情愈发浓烈,希望能够躺下休息,但清磬的一声催促着他离开这美好的时刻。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诗人的情感和思绪,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思考人生的哲理,同时展示了作者的遥远思索和人生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zōng jī yuán péng yá, tiān yá zì wǎng huí.
踪迹元蓬厓,天涯自往回。
qiū fēng suí qù zhào, yè sè gòng dēng tái.
秋风随去棹,夜色共登台。
shí miàn cháo chū luò, jiāng tóu yuè zhèng lái.
石面潮初落,江头月正来。
zuì gāo sī yù wò, qīng qìng yī shēng cuī.
最高思欲卧,清磬一声催。
韵脚: 拼音:zōng jī yuán péng yá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韵脚*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踪 (形声。从足,从(宗)声。本义脚印,踪迹) 同本义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李白《谒老君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绝无踪响。--《聊斋志异·促织》 胆寒潜踪。--《广东军务记》 又如踪尘(尘世的事情);踪绪(踪迹,头绪);踪响(踪纪声响);踪辙(踪迹) 事物的痕迹 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己随风。--《鹿虔扆·临江仙》 又如踪由(事情的始末);跟踪 踪 追随 朕欲远追周文,近踪光武,使宗庙有太山之安。--《晋书·刘 踪(蹤)zōng ⒈脚印,踪迹~影。万迳人~灭。 ⒉追随,跟随追~。跟~。

:迹 同本义 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又如浪迹天涯;人迹(人的足迹);人急至;迹蹈(重复走过的路);迹状(行迹);迹响(踪纪声响) 留下的印子 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痕迹;血迹;笔迹;墨迹 前人留下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 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韩非子·难一》 又如古迹;胜迹;古城墙的遗迹;史迹;迹相(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过去或将来) 通绩”。功劳 如是则其迹长矣。--《 迹(踖、蹟)jì ⒈脚印留有足~。寻觅踪~。〈引〉留下的印子,或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多指建筑或器物)痕~。保存遗~。保护古~。 ⒉重要的,奇特的事情事~。奇~。 ⒊ 迹jī 1.脚印;足迹。 2.痕迹。 3.指手迹。 4.形迹;行动。 5.业绩;事迹。 6.追踪;追寻。 7.至;蹈。 8.遵循;仿效。 9.考核;推究。 10.量词。相当于"步"。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元,始也。--《说文》。按,当训首也。 元,体之长也。--《左传·襄公九年》 始加元服。--《仪礼·士冠礼》 狄人归其元。--《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归国子之元。--《左传·哀公十一年》 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 牛曰一元大武。--《礼记·曲礼》。注头也。” 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新唐书》 又如元首(头) 天 元yuán ⒈头归(送还)其~。〈引〉居首的~首。~帅。~勋。 ⒉开始,第一~始。~旦。~月。~年。 ⒊基本,根由,根本~素。~ ~本本。 ⒋构成一个整体的~件。单~。 ⒌朝代名。元朝,公元1279-1368年。第一代君主是忽必烈。1206年蒙古族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 ⒍同"圆"。货币名铜~。银~。伍拾~。 ⒎ ⒏ ⒐ ①汤元。 ②元宵节(正月十五日)闹~宵。

:蓬〈名〉 (形声。从苃,逢声。本义草名。蓬蒿) 同本义 蓬,蒿也。--《说文》 彼茁者蓬。--《诗·召南·驺虞》 桑蓬矢六。--《礼记·内则》 若纵火于秋蓬。--《楚辞·沈江》。注蒿也。” 飘萍浮而蓬转。--潘岳《西征赋》犊 又如蓬厂(草棚);蓬窗(草窗,意为破败的窗户);蓬麻(比喻良好的学习环境);蓬转(蓬草随风飞转);蓬衡(陋室茅舍;蓬户衡门);蓬门(蓬草编成的门户。形容穷人的住家)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某些植物果实的外苞 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 蓬péng ⒈ ⒉散乱乱~ ~的杂草。~头垢面。 ⒊ ⒋ ⒌

:同崖”。 古同涯”,水边。 古同睚”,眼角。 厓yá山边或高地陡立的壁面山~。悬~。 厓ái 1.山崖,山陡立的侧边。 2.水边。指高岸。 3.边际。 4.通"睚"。参见"厓眦"。 5.姓。明有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