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Y 易如拾诸途

"易如拾诸途"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5 14:33:48


简介: “易如拾诸途”出自宋代苏轼的《鱼蛮子》,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rú shí zhū tú,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
出处: 《鱼蛮子》
内容:
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
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余。
异哉鱼蛮子,本非左衽徒。
连排入江住,竹瓦三尺庐。
于焉长子孙,戚施且侏儒。
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
破釜不著盐,雪鳞芼青蔬。
一饱便甘寝,何异獭与狙。
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
不如鱼蛮子,驾浪浮空虚。
空虚未可知,会当算舟车。
蛮子叩头泣,勿语桑大夫。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苏轼
诗人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翻译:

《鱼蛮子》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淮水作为农田,船只成为居所。
鱼虾成为食物,不耕耘仍有富余。
哦,多么奇特的鱼蛮子,
并非一般平庸之辈。
连排入江中居住,
竹和瓦建成的三尺茅屋。
于此长久生子孙,
有戚施和侏儒的身影。
插水取得鲂鲤鱼,
如同随手捡拾一般。
破釜不用盐调味,
雪鳞伴随着青蔬。
一餐过后便甜美入睡,
与獭和狙猴有何异?
人世间行路艰难,
踏上土地便需交纳租税。
不如鱼蛮子,
在波浪中漂浮空虚。
空虚的未知尚难预测,
将来或许需计算船和车。
蛮子叩头泪流满面,
请别对他说话,桑大夫。

诗意和赏析:
《鱼蛮子》描绘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通过对鱼蛮子的生活进行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简朴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鱼蛮子居住在江淮之间,以江水为田地,以船只为家居。他们依靠捕鱼和采集水中资源来维持生计,不需要耕种田地,却能够得到丰裕的食物。这种与常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显示了鱼蛮子的特殊性,他们不受世俗束缚,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其次,诗中提到鱼蛮子居住的茅屋简陋而朴素,与常人的房屋相比显得相对简单。他们过着简单而满足的生活,不追求物质的富裕,也不依赖奢华的生活用品,而是从容地享受着自然的恩赐。

接着,诗中描述了鱼蛮子熟练地捕捉鱼类,他们取得食物的过程轻而易举,如同随手拿取一样。他们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便能够得到丰盛的食物,生活无忧。

然后,诗中提到鱼蛮子不需要用盐来调味,他们的食物简单而新鲜,与大自然的风味相得益彰。他们的生活简朴而纯粹,不受外界的繁琐和纷扰所困扰。

最后,诗中通过对鱼蛮子与常人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作者认为在尘世间行走的人们,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忍受繁重的劳作和繁琐的纷扰,而鱼蛮子则能够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作者认为鱼蛮子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与常人相比更接近自由和幸福的境地。最后两句表达了鱼蛮子的苦闷和无奈,他们在自己的生活方式面前感到无法言说,无法与社会上的人交流。

整首诗词通过对鱼蛮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它提醒人们反思繁琐的现实生活,追求简单、自由和纯粹的内心状态。同时,也暗示了鱼蛮子所过的生活虽然看似自由和安逸,但也有其困境和无奈之处。整首诗词既是对鱼蛮子生活方式的赞美,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警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iāng huái shuǐ wèi tián, zhōu jí wèi shì jū.
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
yú xiā yǐ wéi liáng, bù gēng zì yǒu yú.
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余。
yì zāi yú mán zǐ, běn fēi zuǒ rèn tú.
异哉鱼蛮子,本非左衽徒。
lián pái rù jiāng zhù, zhú wǎ sān chǐ lú.
连排入江住,竹瓦三尺庐。
yú yān zhǎng zǐ sūn, qī shī qiě zhū rú.
于焉长子孙,戚施且侏儒。
bāi shuǐ qǔ fáng lǐ, yì rú shí zhū tú.
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
pò fǔ bù zhe yán, xuě lín mào qīng shū.
破釜不著盐,雪鳞芼青蔬。
yī bǎo biàn gān qǐn, hé yì tǎ yǔ jū.
一饱便甘寝,何异獭与狙。
rén jiān xíng lù nán, tà dì chū fù zū.
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
bù rú yú mán zǐ, jià làng fú kōng xū.
不如鱼蛮子,驾浪浮空虚。
kōng xū wèi kě zhī, huì dāng suàn zhōu chē.
空虚未可知,会当算舟车。
mán zǐ kòu tóu qì, wù yǔ sāng dài fū.
蛮子叩头泣,勿语桑大夫。
韵脚: 拼音:yì rú shí zhū tú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战国策·魏策》 以大易小。 弗敢易。 易寡人之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楚人围宋,易子而食。--《左传·哀公八年》 移风易俗。--李斯《谏逐客书》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如易筋经(讲武术的书,托名南朝梁代达摩和尚所作);易箦(换竹席。比喻行将死亡);易货(交换货物);易地(互换所处的地位;交换土地);易身(换位) 改变,更改 狱词无易。--清·方苞《 易yì ⒈好办,不费力容~。~如反掌。明白~知。简便~行。 ⒉平和平~近民。 ⒊改变,变换移风~俗。 ⒋换,交易以物~物。国际贸~。 ⒌轻视高祖(刘邦)为亭长,素~诸吏(素向来)。 ⒍治,整治~田土。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好像, 如同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 如rú ⒈像,相似,同样~像。~此。不动~山。视死~归。~ 火~荼。~出一辙。 ⒉依照,符合,按照~法炮制。~愿以偿。~实汇报。 ⒊及,比得上我不~她。 ⒋超过一年强~一年。 ⒌到,往~京。 ⒍假若,假使~果。假~。~不学习,那有知识。 ⒎词尾。〈表〉情况恰~其分。空空~也。 ⒏举例在科学上有重大贡献的人,~李四光、竺可祯、林巧稚等。 ⒐ ⒑ ①符合心意称心~意。 ②器物名。供指划或观赏用竹~意。玉~意。

:拾 (形声。从手,合声。本义捡取,从地上捡起来) 同本义 拾,掇也。--《说文》 犹拾遗于涂,摭弃于野。--《论衡·逢遇》 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韩非子·安危》 犹拾瀋也。--《左传·哀公三年》 俯有拾,仰有取。--《史记·货殖列传》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拾视之,非字而画。--《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拾粪;拾麦穗儿;拾毛(拣界外球。毛用毛充塞内部的球);拾芥(拾取地上的小草。比喻取之极易);拾石为砚(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用作砚台);拾夺(拾 拾shí ⒈"十"的大写。 ⒉捡起来~谷穗。~得一个皮包。~金不昧。 ⒊整理,修理收~。~掇。  拾jié 1.更递;轮流。 拾shè 1.蹑足而上。

:诸 (形声。从言,者声。本义辩,问辩) 同本义 诸,辩也。--《说文》。按,者亦意辩词也。 诸诸便便,辩也。--《尔雅》 穷研细诸问,岂得信虚辞!--《敦煌变文集·燕子赋》 又如诸问(问辩) 诸 众;各 诸郡县苦秦吏。--《史记·陈涉世家》 西和诸戎。--《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又 诸将皆失色。 诸越则桃李冬实。(诸越,即百越”,指两广地区。)--宋·沈括《梦溪笔谈》 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仆必能从 诸zhū ⒈各,众,许多~军。~位。~君。~子百家。 ⒉义同文言中的"之于"("之"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投~渤海。公~于世。付~实施。 ⒊义同文言中的"之乎"("乎"疑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有~?闻~(听说过这件事吗)? 诸chú 1.蟾蜍。

:途〈名〉 (形声。从辵,余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途,道也。--《广韵》 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塼。--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尔雅·释宫》 当途梧邱。--《尔雅·释邱》 而不利说途也。--《战国策·齐策》 经途九轨。--张衡《东京赋》 长揖当途人。--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 天明登前途。--唐·杜甫《石壕吏》 仁义之途。--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负者歌于途。--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无速其途。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聊 途tú ⒈道路~程。道~。路~。中~。天堑变通~。 ⒉ 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