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X 削波冰挂壁

"削波冰挂壁"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9:46:58


简介: “削波冰挂壁”出自明代刘玉的《归途》,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uē bō bīng guà b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出处: 《归途》
内容:
晚晴回玉勒,归路拥琼花。
紫雾蒸山气,清辉荡日华。
削波冰挂壁,髡树冻凝槎。
劳役何须问,穷生更可嗟。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刘玉
诗人介绍: 元吉安庐陵人,字成工。顺帝至正元年乡贡进士,工诗。
翻译:

归途

晚晴回玉勒,归路拥琼花。
紫雾蒸山气,清辉荡日华。
削波冰挂壁,髡树冻凝槎。
劳役何须问,穷生更可嗟。

中文译文:
夕阳晴朗,驱使玉勒返程,
回家之路上,花朵簇拥着。
紫雾弥漫山中,空气清新,
明亮的光芒洗刷着白日的光华。
浪花被冰雪削平,结冰凝结在悬崖峭壁,
挫伤的树木被冰冻固住。
劳累的辛苦又何必问,贫穷的生活更加可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归途中美丽的景色和挫折与辛苦,通过反衬彰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无奈。诗中写到晚霞晴朗,归途之路上花朵香艳,山中紫雾蒸腾,空气清新。这些景色犹如画卷一般,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与此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艰辛和困苦。诗中提到削平的浪花、冻结的树木等,象征着归途中的困难与阻碍。作者以劳累和贫穷来互相衬托,强调了辛劳和贫困的现实,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叹息。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现实和作者内心的感慨。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使诗歌更加丰富而深入人心。其中的景色描写细腻而生动,使读者可以感受到归途中美丽的自然风景,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归途中的困难和辛劳,作者在展现现实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辛苦生活的感叹,呼唤着更好的生活和改变。整首诗朴实而不失深邃,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wǎn qíng huí yù lēi, guī lù yōng qióng huā.
晚晴回玉勒,归路拥琼花。
zǐ wù zhēng shān qì, qīng huī dàng rì huá.
紫雾蒸山气,清辉荡日华。
xuē bō bīng guà bì, kūn shù dòng níng chá.
削波冰挂壁,髡树冻凝槎。
láo yì hé xū wèn, qióng shēng gèng kě jiē.
劳役何须问,穷生更可嗟。
韵脚: 拼音:xuē bō bīng guà bì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二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削 曲刀,书刀,削刀 削书刀也。--《曲礼·金工》注 东周和秦汉时用来除去书写在木牍或竹简上的错字。又如削刀(书刀) 简札 削 斜着刀略平地切去物体的表层 削则削。--《汉书·礼乐志》。注谓有所删去,以刀削简牍也。” 为天子削瓜。--《礼记·曲礼》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墨子·鲁问》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削铅笔 削xiāo ⒈用刀平着切去切~。~去。将黄瓜皮~掉。    削xuē义同"削"。用于一些复合词~弱。剥~。~除冗员。~减机构。 削qiào 1.鞘。刀剑的套。 削shào 1.距王畿三百里以内的大夫采地和公邑。

:波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同本义 波,水涌流也。--《说文》 规有摩而水有波。--《韩非子·八说》 起波涛。--《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 河渭为之波荡。--张衡《西京赋》 扬素波而挥连珠兮。--《文选·王褒·洞箫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又如波磔(向右下捺的一笔叫磔,波浪形的叫波磔);波查(苦难;折磨);波平如镜(水面平静如镜);波臣为虐(指水灾);波骇(水波激烈动荡。引申为受到震撼);波峭(指岩石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 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冰,水坚也。--《说文》 履霜坚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 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

:挂 (形声。从手,圭声。本义区别,区分) 同本义 挂,画也。--《说文》。段玉裁注《易·系辞传》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陆德明云挂,别也◇人乃云悬挂,俗制 挂字耳。” 挂于季指。--《仪礼·特牲礼》 变更易常以掛功名。--《庄子·渔夫》。释文别也。” 悬挂;下垂 挂曲琼些。--《楚辞·招魂》。注悬也。” 仰视天,则明月斜挂,云霞掩映。--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齐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又如挂匾;挂筹( 挂(掛)guà ⒈悬,悬吊~图片。悬~。彩灯高~。 ⒉牵绊,勾住,惦记牵~。~钩。~怀。~记。 ⒊登记去~号。快~失。 ⒋粘上,附着裤子上~了一层泥。 ⒌量词。用于成串的东西两~葡萄。三~珠子。 ⒍ ⒎ ⒏ ①喜庆日子悬挂彩绸。 ②作战中负伤流血。

:壁 (形声。从土,辟声。本义墙壁) 同本义 壁,垣也。--《说文》 壁亦土也。--《风俗通》 观壁垒于北落兮。--张衡《思玄赋》 家徒四壁立。--《汉书·司马相如传》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壁有耳(指机密容易泄露,说话不可不慎。同隔墙有耳”);壁中书(汉武帝时,鲁恭王为扩建其宫室而坏孔子故居,在夹壁墙中得古文《尚书》、《礼记》、《春秋》、《 论语》、《孝经》等,凡数十卷,都是周时的古文写的,晋人称为科斗文。今《说文》中所收古文,大部分是依据壁中书);壁观(面壁;又指一意禅观,心如 壁 bì ①墙~报。 ②作用像围墙的东西细胞~。 ③直立的山石悬崖峭~。 ④营垒坚~清野。 ⑤二十八宿之一。 【壁挂】室内墙壁上的一种装饰品。包括毛织壁挂、印染壁挂、刺绣壁挂、棉织壁挂等。 【壁虎】爬行动物。身体扁平,尾巴圆锥形,四肢短,趾上有吸盘。常爬在墙壁上,捕食蚊、蝇、蛾等小虫,对人类有益。又叫蝎虎。中国分布的种类多无毒。旧称守宫。 【壁画】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是绘画形式之一。可分为粗地壁画、刷地壁画和装贴壁画等。 【壁垒森严】比喻防范很严密或界限极其分明。 【壁立】多形容山峰像墙壁般陡立。 【壁上观】不插手,在一旁坐观成败。又作作壁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