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D 钓缗亦难理

"钓缗亦难理"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20:38:07


简介: “钓缗亦难理”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杂咏八首008》,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iào mín yì nán lǐ,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出处: 《杂咏八首008》
内容:
任公蹲海滨,一钓饱千里。
用力已云多,钓缗亦难理
巨鱼暖更逃,壮士饥欲死。
游鯈不可数,空满沧浪水。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王安石
诗人介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

诗词:《杂咏八首008》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任公蹲海滨,
一钓饱千里。
用力已云多,
钓缗亦难理。

巨鱼暖更逃,
壮士饥欲死。
游鯈不可数,
空满沧浪水。

中文译文:
任公蹲在海滨,
一次垂钓可得千里丰鱼。
用力已经多得难以言表,
钓线也难以整理。

巨大的鱼儿温暖而逃离,
壮士们饥饿得几近死亡。
游弋的鱼儿无法计数,
空旷的沧浪之水上漂浮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垂钓的场景,通过钓鱼的形象来表达王安石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钓鱼活动寓意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奋斗和努力,而钓到的巨鱼则象征着人们追求的成功和丰盛的回报。

诗中的"巨鱼暖更逃"一句传递了一种讽刺的意味,暖和的鱼儿逃离,暗喻一些人在获得成功后忘记初心,不再关心社会和他人的困境。而"壮士饥欲死"一句则揭示了一些努力奋斗却陷入困境的人们的苦衷,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生挣扎的关注。

最后两句"游鯈不可数,空满沧浪水"则通过描述游动的鱼儿和满是波涛的大海,表达了社会和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鱼儿的游弋不可数,象征着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和现象,而沧浪水的广阔则折射出人生的辽阔和无限可能。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以垂钓的场景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人们在奋斗中遭遇的挑战和困境,以及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应该保持初心,关注社会,努力追求真实的价值和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rèn gōng dūn hǎi bīn, yī diào bǎo qiān lǐ.
任公蹲海滨,一钓饱千里。
yòng lì yǐ yún duō, diào mín yì nán lǐ.
用力已云多,钓缗亦难理。
jù yú nuǎn gèng táo, zhuàng shì jī yù sǐ.
巨鱼暖更逃,壮士饥欲死。
yóu tiáo bù kě shǔ, kōng mǎn cāng láng shuǐ.
游鯈不可数,空满沧浪水。
韵脚: 拼音:diào mín yì nán lǐ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钩 (形声。从金,勺声。本义以钩饵取鱼) 同本义 钓,钩鱼也。--《说文》 以钓于淇。--《诗·卫风·竹竿》 子钓而不纲。--《论语》 闲来垂钓碧溪上。--唐·李白《行路难》 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又如钓蛤蟆 引申为诱取 而晋献以璧马钓之。--《淮南子·主术》。注取也。” 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汉书·公孙宏传》 隐匿谋诈,所以钓战也。--《银雀山汉墓竹简》 又如钓名(作伪以求取名誉);钓奇(以奇货谋取大利);钓誉(求取名声。钓名沽誉 钓 diào ①将饵挂在钓钩上放入水中诱捕鱼虾等~鱼。 ②用手段猎取(名利)沽名~誉。 ③钓鱼钩垂~。 【钓鱼岛】中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在台湾岛东北约180公里处,面积约5平方公里。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缗 (形声。又作緍”。从糸,昏声。本义钓鱼绳) 同本义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诗·召南·何彼秾矣》 又如振缗(挥动钓丝);缗纶(钓鱼用的丝线) 古代穿铜钱的绳子 贾人缗线。--《史记》 又如缗钱(用丝线串起来的钱);缗纇(穿钱的绳子。引申为钱) 古国名 姓 缗 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 钱千万缗。--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钱十万缗 缗 钓取鱼类 缗mín ⒈钓鱼用的绳子。 ⒉〈古〉穿铜钱用的绳子。〈引〉成串的铜钱,一千文为 一缗。 缗mián 1.用同"绵"。参见"缗蛮"。

:亦 (指事。甲骨文字形,在大”(人)旁加两点,指示两腋所在。腋”的本字。本义人腋窝) 同本义 亦,人之臂亦也。--《说文》。字俗作腋 胳谓之腋。--《广雅》 腋在肘后。--《埤苍》 亦 也;也是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抢,撞。)--《战国策·魏策》 亦盛矣哉。(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亦以明死生之大。(也就是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以,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 亦yì也,同样,也是人云~云。反之~然。~步~趋(形容处处摹仿,追随他人)。 亦yī 1.人的腋窝。 2.副词。也;也是。 3.副词。又。 4.副词。尚;犹。 5.副词。已;已经。 6.副词。仅仅;只是。 7.副词。皆。 8.连词。假如,如果。 9.助词 ,无义。 10.实在;毕竟。 11.犹以。 12.通"奕"。大。 13.通"奕"。重,累。参见"亦世"。 14.通"易"。 15.姓。宋有进士亦尚节。见《万姓统谱》。

:难〈形〉 (形声。从隹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困难;艰难;不容易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又如难句(难得的佳句);难老(难于衰老);难行(难于施行;不容易走);难治(不容易治理);难航(不易舟行);难期(难及,难于企及);难义(不易索解的辞旨);难极(不易穷尽);难 疑(相互讨论不易索解,心存迷惑的要义);难乎为继(指前人做得太好,不易照样继续下去) 不可;不好 桓谭作论,明弱水之难航。╠ 难(難)nàn ⒈灾患灾~。患~。遭~。 ⒉反驳,质问,责备非~。责~。 难(難)nán ⒈艰辛,困苦,跟"易"相对艰~。困~。~题。~得。~能可贵。 ⒉敌,怨仇,使人不好办为~。这件事把他~住了。 ⒊不敢,不可,不能~办。~免。 ⒋不好~说。~听。~做。 ⒌ ①难以忍受。 ②窘叫人~堪。 ⒍ ①不容易做很为~。 ②使人为难别~为他了。 ③多亏,〈表〉谢意~为你了。 ⒎ ⒏ ①害羞大胆前去,不必怕~为情。 ②情面上过意不去这样对他,实在~为情。 难nuó 1.驱逐鬼疫◇作"傩"。 2.茂盛貌。 3.奈何。《左传.昭公十年》﹕"忠为令德,其子弗能任,罪犹及之,难不慎也。"杨树达曰﹕"按顾氏炎武云﹕言不可不慎。 非是。今定此字读如《左传》弃甲则那之那,奈何也。"见《词诠.卷二》。一说不可,不能。孔颖达疏﹕"言人居身难可不谨慎。" 4.语气助词。

:理〈动〉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说文》 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韩非子·解老》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韩非子·和氏》 郑人谓玉未理者璞。--《战国策·秦策三》 治理;管理 不可胜理。--《战国策·秦策一》 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吕氏春秋·劝学》 夫能理三苗。--《淮南子·原道》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诸葛亮《出师表》 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 理lǐ ⒈条纹。条理纹~。条~。有条有~。 ⒉事物的原由、规律、原则~由。道~。讲~∠~合法。 ⒊雕琢,加工玉石~璞(璞玉石)。〈引〉 ①办,治理,管理办~。~财。~家。~农事。 ②修整,整理修~。整~。~发。~书籍。 ⒋答,顾~睬。答~。置之不~。 ⒌注意,领会,了解~会。~解。 ⒍指自然科学,特指物理学~科。~学院。数~化。 ⒎ ⒏ ①反映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也指判断和推理等的能力~性认识。 ②指理智,道德丧失~性。 ⒐ ①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性的系统的知识。它是人们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能动地去改造世界正确的~论。 ②讨论,辩论是非曲直这事要~论清楚。 理lài 1.赐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