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G 筳篿已卜回渊听

"筳篿已卜回渊听"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4 23:34:42


简介: “筳篿已卜回渊听”出自宋代姚勉的《和丰城邹端简韵就送其归》,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íng tuán yǐ bo huí yuān tī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出处: 《和丰城邹端简韵就送其归》
内容:
千里携书谒帝阍,如君忠义出天根。
筳篿已卜回渊听,寸草还思报厚恩。
且共渔樵谈帝霸,岂无豪俊整乾坤。
细吟窗下庐山句,亦欲乡人访道原。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姚勉
诗人介绍: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翻译:

《和丰城邹端简韵就送其归》是宋代姚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好友邹端归乡的情景,表达了对他忠诚正直的赞美和深深的感激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千里携书谒帝阍,
如君忠义出天根。
筳篿已卜回渊听,
寸草还思报厚恩。

这首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姚勉千里远行,携带着一封书信前往朝廷,以向皇帝请命。他称赞了好友邹端的忠诚和正直,认为这种品质源自于他的天性。

筳篿已卜回渊听,
寸草还思报厚恩。

诗人说邹端已经利用卜筮神秘地预测出他即将回归的消息,并且寸草(指小草)也仍然思念着对他的深厚恩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邹端的感激之情,认为邹端对他的恩情就像大地滋养小草一样。

且共渔樵谈帝霸,
岂无豪俊整乾坤。
细吟窗下庐山句,
亦欲乡人访道原。

接下来的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和邹端共同追求事业的决心。他们希望能够与皇帝一同讨论渔樵(指国家政务)和帝霸(指帝国的统治),并且认为世间并非没有豪杰才俊,他们有能力改变整个世界。

细吟窗下庐山句,
亦欲乡人访道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情,他在窗下细细吟咏庐山的诗句,也期望乡亲们能够前来访问他,并一同探讨道义的原始本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邹端忠诚正直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恩情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共同追求事业和探索道义的决心。诗人以深情而含蓄的笔触,将友情与人生追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余地。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qiān lǐ xié shū yè dì hūn, rú jūn zhōng yì chū tiān gēn.
千里携书谒帝阍,如君忠义出天根。
tíng tuán yǐ bo huí yuān tīng, cùn cǎo hái sī bào hòu ēn.
筳篿已卜回渊听,寸草还思报厚恩。
qiě gòng yú qiáo tán dì bà, qǐ wú háo jùn zhěng qián kūn.
且共渔樵谈帝霸,岂无豪俊整乾坤。
xì yín chuāng xià lú shān jù, yì yù xiāng rén fǎng dào yuán.
细吟窗下庐山句,亦欲乡人访道原。
韵脚: 拼音:tíng tuán yǐ bo huí yuān tīng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九青  (仄韵) 去声二十五径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筳luò 1.竹笼。用以盛杯盘,也可用以熏衣。又称篝。 2.竹篓。 3.通"络"。缚,缠绕。

篿 :篿yì ⒈同饐”。

:已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同本义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不已 完成,完毕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 已yǐ ⒈止,完毕,罢了争论不~。死而后~。如此而~。 ⒉副词。〈表〉过去,动作完成~经。~然。~过时。事~办妥。 ⒊不久,后来~忽不见。~而悔之。 ⒋副词。太,过分~颇。不为~甚。 ⒌〈古〉通"以"。〈表〉地位、方向、时间、数量等的界限~上。大桥~东。五年~后。三十~内。

:卜--见萝卜” 卜 bǔ ①占卜~卦。 ②预料生死未~。 ③选择(处所)~宅。 ④姓。又见·bo。 【卜筮】古时占卜, 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 卜pú 1.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即濮。 2.通"仆"。见"卜人"。

:回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同本义 回,转也。--《说文》 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荀子·儒效》 诡文回波。--《淮南子·本经》 畔回穴其若兹兮。--《汉书·叙传》 虎鼓瑟兮鸾回车。--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山回路转不见君。--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廊腰缦回。--唐·杜枚《阿房宫赋》 峰回路转。--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回湍(回旋的急流);回倒(回旋倾倒);回纡(迂 回(囬)huí ⒈返,还,归~家乡。~祖国。~来吧。 ⒉答复,报答~音。~电。~报。 ⒊掉转,看过去,忆往昔~首。~顾。~忆。~心转意。 ⒋曲折,环绕,旋转~形针。峰~路转。巡~医疗。 ⒌量词两~事。他去了一~北京。 ⒍长篇小说的章节章~小说。第八~。 ⒎ ⒏ ⒐ ①头朝后转~头看。 ②等一会儿~头再说。 ③回归,返回切莫一去不~头。 ④醒悟,改邪归正~头是岸。 ⒑ ⒒

:渊 (会意。《说文》古文字形,外边大框象水潭,里面是打漩的水。本义打漩涡的水) 同本义 渊,回水也。--《说文》 水出地而不流,命曰渊水。,--《管子·度地》 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庄子·应帝王》 或跃在渊。--《易·乾》 又如渊环(回旋环绕);渊洑(水流汹涌起伏的样子) 深潭 如临深渊。--《论语》。孔注潭也。” 鱼潜在渊。--《诗·小雅·鹤鸣》 不测不渊。--汉·贾谊《过秦论》 潜龙腾渊。--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渊沦(潭中微波);渊 渊(測)yuān ⒈深水,潭深~。鱼跃于~。 ⒉深,深远学识~博。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 听(聽)tīng ⒈用耳朵接受声音~录音。兼~则明。偏~则暗。 ⒉顺从,接受~话。~从。~指挥。言~计从。 ⒊随,任凭~便。~凭。~之任之。 ⒋治理,处理兼~万事(兼同时)。~政(旧指封建帝王处理政事)。 ⒌判决断狱~讼(狱、讼官司,诉讼)。 ⒍等候~回音。~候分派。 ⒎马口铁筒(英语tin的译音)。也用作量词两~汽油。三~饼干。 听yǐn 1.笑貌。 2.见"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