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Y 韵香襟袖

"韵香襟袖"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6 17:02:06


简介: “韵香襟袖”出自元代元好问的《点绛唇》,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yùn xiāng jīn xiù,诗句平仄:仄平平仄。
出处: 《点绛唇》
内容:
玉蕊轻明,洗妆偏费春风手。
韵香襟袖
别是闺房秀。
锦瑟华年,□醉东园酒。
西归后。
旧家花柳。
谁得何郎瘦。
朝代: 元代
分类: 点绛唇
诗人: 元好问
诗人介绍: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翻译:

《点绛唇·玉蕊轻明》是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蕊轻明,洗妆偏费春风手。
韵香襟袖,别是闺房秀。
锦瑟华年,□醉东园酒。
西归后,旧家花柳。
谁得何郎瘦。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容貌和情感。诗中的女子玉蕊明亮而轻盈,化妆需要费尽心思。她的衣襟和袖口散发着芬芳的香气,她是闺房中的佳丽。她年轻美丽,像一把锦瑟,但时光匆匆,她已经醉心于东园的美酒。她离开西归后,回到了旧家的花柳巷。诗人问道,谁能得到这位少年郎瘦削的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女子的容貌和情感,展现了元代社会中女性的美丽和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对玉蕊的描绘,展示了她的美丽和娇媚。诗中的锦瑟象征着女子的青春和美丽,而东园的酒则暗示了她对享乐的追求。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女子心动的情感,他想知道谁能得到她的心。

这首诗词在艺术上运用了形象的描绘和意象的象征,通过细腻的文字表达了女子的美丽和情感,展示了元代诗词的独特魅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yù ruǐ qīng míng, xǐ zhuāng piān fèi chūn fēng shǒu.
玉蕊轻明,洗妆偏费春风手。
yùn xiāng jīn xiù.
韵香襟袖。
bié shì guī fáng xiù.
别是闺房秀。
jǐn sè huá nián, zuì dōng yuán jiǔ.
锦瑟华年,□醉东园酒。
xī guī hòu.
西归后。
jiù jiā huā liǔ.
旧家花柳。
shuí dé hé láng shòu.
谁得何郎瘦。
韵脚: 拼音:yùn xiāng jīn xiù
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韵 (形声。从音,员(匀)声。本义和谐悦耳的声音) 同本义 余韵徐歇。--宋· 苏轼《石钟山记》 短笛无声,寒砧不韵。--《西游记》 又如韵悠悠(声音悠扬) 归本于喉的音。即语音学所称的韵母 诗赋中的韵脚或押韵的字 气韵;风度 韵 风韵雅致 美,标致 韵(韻)yùn ⒈和谐悦耳的声音琴~悠扬。 ⒉字音中声母以外的,字音中后面的部分~母。押~。 ⒊诗歌、辞赋等的韵脚异声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 ⒋风度,风致~度。风~。

:香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同本义 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 黍稷靡馨。--《左传·僖公五年》 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诗·大雅·生民》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诗·周颂·载芟》 稻花香里说丰年。--宋·辛弃疾《西江月》 淅玉炊香粳。--韩愈孟郊《城南联句》 泛指好闻的气味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梅花绝句》 又如香鼠(一种皮毛名贵的貂);香醪( 香xiāng ⒈气味好闻,味道鲜美,跟"臭"相对~气。~花。稻谷~。饭菜~。 ⒉指有香味的东西~水。檀~。洗发~波。 ⒊舒适,受欢迎睡得可~。这批货上市~得很。

:襟〈名〉 (形声。从衣,禁声。本义古代指衣的交领) 同本义◇指衣的前幅。 泣下沾襟。--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又如襟袂(襟袖。衣襟和衣袖);襟带(衣襟和腰带);襟卫(襟带周卫);襟子(衣襟);襟儿(衣襟) 连襟的省称。本人与妻子的兄弟或姐妹的夫婿间的关系或两婿相称 胸怀 前面 古衣襟左右相交,因用以比喻地势的交会扼要 襟jīn ⒈衣服胸前的部分大~。对~。底~。 ⒉ ⒊

:袖 (古字作褎。形声。从衣,由声。本义衣袖) 同本义 褎,袂也。--《说文》。字亦作褎、作袖 攘袖见素手。--《文选·曹子建·乐府》 长袖善舞。--《韩非子》 又如袖搭(衣袖多由两片布料缝合而成,靠近袖口的一截称为袖搭);袖佉(袖子的边口) 袖口 袖,衣袂端也。--唐·慧琳《一切经音义》 袖 藏物于袖中 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史记·魏公子列传》 袖金以私之。--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袖占(在衣袖内占卜);袖演(袖占);袖刃(在衣袖中暗藏兵器);袖手(藏手于袖,表示 袖xiù ⒈袖子,衣服套在胳膊上的部分衣~儿。短~子。 ⒉藏在袖内~着利刃。~手旁观。 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