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K 糠妻一衫侬两袴

"糠妻一衫侬两袴"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05 00:53:55


简介: “糠妻一衫侬两袴”出自宋代邵定的《脱却布袴》,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āng qī yī shān nóng liǎng kù,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出处: 《脱却布袴》
内容:
前年糶麦得疋布,糠妻一衫侬两袴
去年县公索浇赋,剥袴贳钱寄官库。
一袴着穿两膝露,餮虱爷孙浩无数。
昨朝作劳汗如珠,脱挂田头老桑树。
仓茫失收红日暮,偷郎不惜持将去。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邵定
诗人介绍: 吉州庐陵人,字中立,号立芗老人。温粹博雅,通《周易》、《春秋》。宅边植梅、竹、兰、桂、莲、菊各十余本,深衣大带,盘旋其间,自称六芗老人。
翻译:

《脱却布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邵定。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年糶麦得疋布,
糠妻一衫侬两袴。
去年县公索浇赋,
剥袴贳钱寄官库。
一袴着穿两膝露,
餮虱爷孙浩无数。
昨朝作劳汗如珠,
脱挂田头老桑树。
仓茫失收红日暮,
偷郎不惜持将去。

诗意:
《脱却布袴》以贫困的农民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农民糟糠之妻只有一衣,而丈夫却仅有两条破裤子的境况,表达了农民艰辛生活的苦难和无奈。诗中还提到县官索要赋税,农民不得不剥去自己的裤子,换取钱财寄往官库,形象地展现了贫困农民的困境。最后两句表达了农民在辛劳工作中汗如珠,最终脱下裤子挂在老桑树上,失去了收成,但即使如此,农民也愿意放下一切,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赏析:
《脱却布袴》通过朴素的表达方式,真实地揭示了宋代农民的贫困生活和压迫。诗中使用了生动的形象描写,如糠妻一衫侬两袴,形容了贫穷农民一家只有一件衣服,而丈夫只有两条裤子的悲惨情景。诗词中还描绘了农民剥袴贳钱的场景,表达了农民为了生计,不得不舍弃自己的尊严和尊重,换取微薄的收入。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农民在艰辛劳作中失去了收成,但他们依然能够坚持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这首诗词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的贫困和辛苦,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农民境遇的同情和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阶级困境和社会现实,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是宋代农民诗的典型作品之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qián nián tiào mài dé pǐ bù, kāng qī yī shān nóng liǎng kù.
前年糶麦得疋布,糠妻一衫侬两袴。
qù nián xiàn gōng suǒ jiāo fù, bō kù shì qián jì guān kù.
去年县公索浇赋,剥袴贳钱寄官库。
yī kù zhe chuān liǎng xī lù, tiè shī yé sūn hào wú shù.
一袴着穿两膝露,餮虱爷孙浩无数。
zuó cháo zuò láo hàn rú zhū, tuō guà tián tóu lǎo sāng shù.
昨朝作劳汗如珠,脱挂田头老桑树。
cāng máng shī shōu hóng rì mù, tōu láng bù xī chí jiāng qù.
仓茫失收红日暮,偷郎不惜持将去。
韵脚: 拼音:kāng qī yī shān nóng liǎng kù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韵脚*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糠 (形声。从米,康声。本义从稻、麦等谷皮上脱下的皮、壳) 本作穅”,康”。谷的外壳 邻有糠槽而欲窃之。--《墨子·公输》 又 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 又如糠菜半年粮;糠覈(糠中的粗屑。形容粗糙的饭食);糠粞(谷皮碎米。指粗劣的粮食);糠灯(一种照明用具。以苏子油渣杂粟糠抟在蓬梗上点燃。旧时吉林民间多用之) 小麦种子、黑麦种子或其他禾谷的碎裂皮层,从籽粒上分离出来,特别用于家畜饲料 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扬作两处飞。--《琵琶记·糟糠自厌》 糠包 糠(穅)kāng ⒈麦、稻等子实脱下来的皮或壳~壳。米~。 ⒉(也写作"康")空,空虚~萝卜。

:妻〈名〉 (会意。小篆字形从女,从屮,从又。屮”象家具形,又是手∠起来象女子手拿家具从事劳动的形象。本义男子的正式配偶) 同本义 妻,妇与夫齐者也。--《说文》 庶人曰妻。--《礼记·曲礼》 又 天子有妻、有妾。 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礼记·内则》 妻也者,亲之主也。--《礼记·哀公问》 妻者,夫之合也。--《春秋繁露》 夫妻反目。--《易·小畜》 令妻寿母。--《诗·鲁颂·閟宫》 又如妻妾(嫡妻与侧室);妻房(妻室,妻子);妻儿(妻和儿女;妻);妻姊妹婚(再与亡妻之姊、妹缔结婚姻);妻谒(透过得宠的女子去 妻qī男子的配偶。跟"夫"相对~子。恩爱夫~。 妻qì〈古〉指以女嫁人。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 一yī ⒈数目字。整数中最小的数~龙~猪。 ⒉纯,专~心~意。用心~也。 ⒊相同,同样~致。~模~样。 ⒋全,满~如既往。~网打尽。~身是胆。 ⒌又,其它,另外昆明市~名春城。 ⒍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表〉稍微,短暂试~试。望~望。停~停。 ⒎跟"就"呼应。 ①〈表〉每逢~想到要回祖国,就归心似箭。 ②〈表〉两事的时间紧接着~教就懂。~学就会。 ⒏〈古〉副词。乃,竟~至此乎! ⒐〈古〉副词。 ⒑〈古〉副词。一旦,一经~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⒒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低音"7"。 ⒓ ①特定~定的阶级。 ②相当工作上取得了~定的成绩。 ③规定,确定按~定的规章办事。 ④必然共产主义~定会实现。 ⒔ ⒕ ⒖

:衫〈名〉 古代指无袖头的开衩上衣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衫子(指古代妇女穿的一种袖子宽大的上衣;上衣的通称);衫帽(凉衫便帽。是宋代士大夫闲居时的装束);衫裙(短衫和裙子,泛指衣服);衫褃(衣服的腰身);衫煖(即衫子 ”);衫傒(衣袖) 衣服的通称 衫shān单衣,上衣衬~。罩~。也泛指衣服衣~。

:侬 (形声。从人,农声。本义我) 同本义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唐·李白《横江词》 又如侬阿(我);侬家(我);侬辈(我等) 劝郎莫上南高峰,劝侬莫上北高峰。--杨维桢《西湖竹枝集》 古时吴越一带称他人为侬” 鸡亭故侬去,九里新侬还。--《乐府诗集》 人。泛指一般人 鸡亭故侬去,九里新侬还。--《寻阳乐》 赫赫盛阳月,无侬不握扇。--《乐府诗集》 侬 侬人,在广西云南交界地区居住的壮族 侬(儂)nóng ⒈〈方〉你。 ⒉我。多见于旧诗文中。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两,二十四铢为一两。--《说文》 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汉书·律历志上》 双。用于鞋娄 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遍又金陵。--唐·戴叔伦《忆原上人》 匹(长四丈) 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左传·闵公二年》 通辆”。车一乘 武王戎车三 两(兩)liǎng ⒈数目字 ①一般用在量词或"半、千、万、亿"等前面~支笔。~个条件。~半。~亿。在多位数中常是大数用"两",小数用"二"("两"和"二"也可通用)~万二千。(注意"两" 和"二"的用法有所不同⑴有的数目字只能用"二"不能用"两",如一、二、三, 二十等中的"二";⑵小数和分数只能用"二"不能用"两",如零点二四(0.24),五分之二等; ⑶序数也只能用"二"不能用"两",如二姐,第二名等。) ②常用来称成双的或被认为成双的事物(用"两"不用"二")~对。~双。~可。~败俱伤。~极分化。~全其美。~袖清风。 ③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可通用~斤(二斤)。但"二两"不能用成"两两"。 ④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米。~吨。 ⑤形容词前做状语,只能用"两"不能用"二"势不~立。 ⒉〈表〉不定的数目(十以内的)等~天就走。 ⒊重量单位一~等于十钱,十~等于一斤(旧制十六~为一斤)。 两liàng 1.量词。用于车辆。 2.借指车。 3.容纳一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