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C 绸缪半旧知

"绸缪半旧知"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13:11:49


简介: “绸缪半旧知”出自宋代李曾伯的《招里巷友和韵》,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óu móu bàn jiù zh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招里巷友和韵》
内容:
小有家林适,归来已恨迟。
引杯怀楚舞,饱饭和陶诗。
慷慨多新语,绸缪半旧知
夜深桥雪滑,亟命短筇支。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李曾伯
诗人介绍: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翻译:

《招里巷友和韵》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和诗酒欢乐的向往和珍重。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小有家林适,归来已恨迟。
在家中有一片适合栽培家庭花园的地方,但是回家后却感到时间过得太慢。

引杯怀楚舞,饱饭和陶诗。
举起酒杯,心怀对楚地的思念,欢快地跳着舞蹈,享用美酒佳肴,陶醉在诗歌的世界中。

慷慨多新语,绸缪半旧知。
畅所欲言,说出许多新奇的话语,回忆起过去的旧友。

夜深桥雪滑,亟命短筇支。
夜深了,桥上的雪很滑,迫切地需要一根短短的竹竿来支撑。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家庭和诗酒欢乐的向往。诗人在家中有一片适合种植花园的地方,但是时间却过得太慢,使他感到迟到了。然而,当他与友人欢聚一堂时,他举起酒杯跳着楚舞,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享受着诗歌和美酒的滋味。他慷慨地说出了许多新奇的话语,回忆起过去的旧友。然而,当夜深人静时,他发现桥上的雪很滑,需要一根短短的竹竿来支撑自己前行。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情感交融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欢乐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生活中的细节和困扰。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xiǎo yǒu jiā lín shì, guī lái yǐ hèn chí.
小有家林适,归来已恨迟。
yǐn bēi huái chǔ wǔ, bǎo fàn hé táo shī.
引杯怀楚舞,饱饭和陶诗。
kāng kǎi duō xīn yǔ, chóu móu bàn jiù zhī.
慷慨多新语,绸缪半旧知。
yè shēn qiáo xuě huá, jí mìng duǎn qióng zhī.
夜深桥雪滑,亟命短筇支。
韵脚: 拼音:chóu móu bàn jiù zhī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绸 (形声。从糸,周声。本义缠绕) 同本义 绸,缪也。--《说文》 绸,缠也。--《广雅》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毛传绸缪犹缠绵也。” 捆缚 薜荔柏兮蕙绸,荃桡兮兰旌。--屈原《九歌》。王逸注绸,束缚也。” 绸 (按古代汉语绸”字不当绸缎讲。作丝织品的绸”本写作紬”) 丝织品的总称 绸 通稠”。致密;稠密 彼君子女,绸直如发。--《诗·小雅·都人士》。 又如绸直(情情慎密,操行正直);绸沓(密集) 绸 chóu薄而软的丝织品~缎、红~。 【绸缪】 ①缠绵情意~。 ②用绳索紧密缠捆。引申为修补未雨~。 【绸舞】中国一种传统舞蹈。表演者手执彩绸舞动并配以各种步伐。多为单人表演,现也有集体表演。多用于传统戏曲民间舞蹈表演及其他喜庆场合。 绸chóu ⒈绸子,一种薄而细软的丝织品~缎。纺~。 ⒉ ①缠绵,缠绕情意~缪。~缪束薪(束薪成捆的柴)。 ②整修未雨~缪(〈喻〉事先做好准备)。 绸tāo 1.缠裹;套。

:缪 纰缪;错误 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庄子·盗跖》 又如缪舛(舛错,谬误);缪戾(错舛,违背);缪悠(妄诞不经);缪说(荒谬错误的言论);缪妄(荒缪无稽) 通穆”。穆然,静思 孔子有所缪然思焉。--《孔子家语·辨乐》 通穆”。虔诚 太公召公乃缪卜。--《史记·鲁周公世家》 缪 诈伪 故相如缪与令相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又如缪数(诈伪之术);缪丑(宋秦桧之谥。借指奸佞) 通樛”。绞结 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緻。-- 缪miào ⒈姓。 缪miù ⒈通"谬"。错误纰~。  ⒉假装~为恭敬。 缪móu ⒈ ⒉"。 缪jiū 1.通"樛"。绞结。 2.通"纠"。 缪mù 1.古时宗庙所列次序,父子辈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 2.调和;和悦。 3.虔诚貌。参见"缪卜"。 缪liáo 1.缠绕。 缪lù 1.并;合。参见"缪力同心"。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半,物中分也。--《说文》 今汉有天下太半。--《汉书·高帝纪上》 士卒食半。--《汉书·项籍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白居易《卖炭翁》 身已半入,只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太半(三分之二);半日;半工;半升 中 部分的,不完全的 犹抱琵琶半遮面。

:旧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萑”,鸱鸟类;下面是臼”,作声符。本义鸟名) 鸺鷙,即猫头鹰 故交,老交情 待之若旧。--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与之有旧。--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与相国有旧。--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怀旧;有旧;念旧;亲戚故旧;旧雨 原有的典章制度 不必循旧。--《淮南子·泛论》 又如复旧;照旧 指世族 通丘”。丘冢,坟墓 越王不隳旧冢。--《说苑·尊贤》 越王 旧(舊)jiù ⒈陈的,过时的,跟"新"相对~的。~日。守~。~调重弹。〈引〉原来的,从前的~山河。~地重游。~恨新仇。 ⒉老朋友,有交情的人~友。~交。亲戚故~。~雨重逢(旧雨老朋友)。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徹为知。--《庄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欧阳修《归田录》 不知几千里。--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为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 知zhī ⒈晓得,明了~晓。~道。~己~彼。 ⒉使知道通~。告~。 ⒊感觉,认识到~觉。 ⒋见识,学识,学问~识。求~。真~。 ⒌了解相~。〈引〉相亲新~。~己。~音。~心人。 ⒍主持,主管~县、~事(旧时指县长)。 ⒎〈古〉通"智"。聪明,智慧。 ⒏ ⒐ 知zhì 1.聪明;智慧。 2.姓。春秋时晋有知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