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Y 印孙三子十一孙

"印孙三子十一孙"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14:32:41


简介: “印孙三子十一孙”出自宋代杨万里的《送罗宣卿主簿之官巴陵》,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ìn sūn sān zi shí yī sū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平。
出处: 《送罗宣卿主簿之官巴陵》
内容:
印孙三子十一孙,六人擢桂两特思。
惟君有子又擢桂,父子仇香仍一门。
君今初泛洞庭柂,湖水黏天天更大。
请君先上岳阳楼,送眼君山最上头。
将诗写取一湖秋,将秋寄来销我愁,为君酒船卷拍浮。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杨万里
诗人介绍: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翻译:

《送罗宣卿主簿之官巴陵》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印孙三子十一孙,
六人擢桂两特思。
惟君有子又擢桂,
父子仇香仍一门。
君今初泛洞庭柂,
湖水黏天天更大。
请君先上岳阳楼,
送眼君山最上头。
将诗写取一湖秋,
将秋寄来销我愁,
为君酒船卷拍浮。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杨万里送别罗宣卿主簿去巴陵的作品。诗中描述了印孙三子中的罗宣卿,他是六人中唯一被选拔为桂州特使的,而他的父亲也曾在桂州任职。诗人表达了对罗宣卿的赞赏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父子俩在桂州官场上的辛酸和不易。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罗宣卿的敬佩和祝福之情。首先,诗人提到了罗宣卿是印孙三子中的一员,而他是六人中唯一被选拔为桂州特使的,这显示了罗宣卿的才华和能力。接着,诗人提到罗宣卿的父亲也曾在桂州任职,暗示了父子俩在官场上的辛酸和努力。诗人请罗宣卿先登岳阳楼,以便俯瞰君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他前程的美好祝愿。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湖光山色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他将湖水比喻为黏天的,形容湖水的广阔和壮丽。他希望罗宣卿能够将湖水的美景写成诗,寄给他,以消除他内心的忧愁。最后,诗人以为罗宣卿祝福,希望他的酒船能够顺利地驶过湖面,象征着他的前程顺遂。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罗宣卿的赞赏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湖光山色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yìn sūn sān zi shí yī sūn, liù rén zhuó guì liǎng tè sī.
印孙三子十一孙,六人擢桂两特思。
wéi jūn yǒu zi yòu zhuó guì, fù zǐ chóu xiāng réng yī mén.
惟君有子又擢桂,父子仇香仍一门。
jūn jīn chū fàn dòng tíng yí, hú shuǐ nián tiān tiān gèng dà.
君今初泛洞庭柂,湖水黏天天更大。
qǐng jūn xiān shàng yuè yáng lóu, sòng yǎn jūn shān zuì shàng tou.
请君先上岳阳楼,送眼君山最上头。
jiāng shī xiě qǔ yī hú qiū, jiāng qiū jì lái xiāo wǒ chóu,
将诗写取一湖秋,将秋寄来销我愁,
wèi jūn jiǔ chuán juǎn pāi fú.
为君酒船卷拍浮。
韵脚: 拼音:yìn sūn sān zi shí yī sūn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印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同本义 印,执政所持信也。--《说文》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独断》 印,验也。--《苍颉篇》 玺谓之印。--《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 每字为一印。--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布字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其印自落。 又如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 印yìn ⒈图章,戳记~章。校~。盖~。~把子(也〈喻〉政权)。 ⒉痕迹手指~儿。留下烙~。 ⒊彼此符合,互相证明心心相~。~证。 ⒋将文字或图画等留在纸上或器物上~教科书。~报。~刊物。~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⒌

:孙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同本义 宱,子之子曰孙。--《说文》 孙谓祖后者。--《礼记·杂记》注 子子孙孙引无极也。--《尔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唐·杜甫《石壕吏》 又如祖孙;重孙(孙子的儿子);孙少爷(旧时尊称别人的孙子);孙囡(方言。孙女儿);孙儿;孙孙(孙儿,多用于爱称);孙妇(孙媳妇);孙曾(孙子和曾孙) 跟孙子同辈的同性或异性亲属 孙(宱)sūn ⒈儿子的子女~子。~女。 ⒉孙子以后各代曾~。玄~。子~后代。 ⒊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子。侄~女。 ⒋植物再生或孳生的稻~。~竹。 ⒌〈古〉通"逊"。逃。 孙xùn 1.谦顺;恭顺。 2.逃遁;流亡。 3.退出﹑让出帝位或某职位。 4.差,比不上。 孙xún 1.见"孙子"﹑"孙孟"。

:三〈数〉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 三sān ⒈数目字~个。~人行必有我师。 ⒉多次再~叮嘱。~番五次。~思而行。~令五申。~复斯言。 ⒊[三甲]〈古〉"殿试"中榜者(进士)的三个等级。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出身"。每甲各取有若干名,统称进士。元、明、清,殿试的中榜者,一甲只取有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三sàn 1.多次;再三。

:子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同本义 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古文从巛,象发也。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说文》。按,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 子,子息。--《广韵》 居然生子。--《诗·大雅·生民》 子也者,亲之后也。--《礼记·哀公问》 子者,父之合也。--《春秋繁露基义》 子者,父之阴也。--《汉书·杜钦传》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荀子》 又如子衣(小儿的胎衣 子zǐ ⒈儿,儿或女~女。~孙。泛指人男~。女~。 ⒉称从事某种行业的人士~。舟~。 ⒊〈古〉写在姓氏后面〈表〉对人的尊敬孔~。庄~。墨~。也指一个流派的人诸~百家。 ⒋〈古〉对人的敬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以~之矛,陷~之盾,何如? ⒌旧时称师长或门徒夫~。弟~。 ⒍植物的籽实或动物的生殖细胞瓜~。油菜~。卵~。精~。鱼~。 ⒎幼嫩的~鸡。~鸭。~姜。 ⒏〈古〉五等爵位(公侯伯~男)的第四等~爵。 ⒐〈古〉图书分类法,四部(经史~集)的第三部。 ⒑从母体产生的,跟"母"相对的~金(利息)。~音(辅音)。 ⒒地支的第一位,也用作次序第一。 ⒓ ⒔ ⒕ ⒖ ①弟弟,子侄等职工~弟。 ②后辈,年轻人工农~弟。 ⒗子(读轻声)词的后缀。加在名词、形容词或动词等的词素之后绳~。珠~。凳~。瘦~。瘸~。出了乱~。 ⒘子(读轻声)少数量词的后缀一揽~。敲几下~门。 子zi 1.名词后缀。 2.某些量词的后缀。 3.用于动词﹑形容词词素之后,构成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4.助词。表示时态﹑动态,相当于"着"﹑"了"。 5.助词。表示语气 。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说文》 十是数之小成。--《左传·僖公四年》疏 十亩之间兮。--《诗·小雅·六月》 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管子·七法》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葛洪《抱朴子·用刑》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十里长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别饯行之处);十番(合奏乐以十种乐器演奏的名称);十牌(十户人家 十shí ⒈数目字~羊九牧。 ⒉完全,〈表〉到达顶点~足。~全~美。~分感谢。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 一yī ⒈数目字。整数中最小的数~龙~猪。 ⒉纯,专~心~意。用心~也。 ⒊相同,同样~致。~模~样。 ⒋全,满~如既往。~网打尽。~身是胆。 ⒌又,其它,另外昆明市~名春城。 ⒍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表〉稍微,短暂试~试。望~望。停~停。 ⒎跟"就"呼应。 ①〈表〉每逢~想到要回祖国,就归心似箭。 ②〈表〉两事的时间紧接着~教就懂。~学就会。 ⒏〈古〉副词。乃,竟~至此乎! ⒐〈古〉副词。 ⒑〈古〉副词。一旦,一经~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⒒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低音"7"。 ⒓ ①特定~定的阶级。 ②相当工作上取得了~定的成绩。 ③规定,确定按~定的规章办事。 ④必然共产主义~定会实现。 ⒔ ⒕ ⒖

:孙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同本义 宱,子之子曰孙。--《说文》 孙谓祖后者。--《礼记·杂记》注 子子孙孙引无极也。--《尔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唐·杜甫《石壕吏》 又如祖孙;重孙(孙子的儿子);孙少爷(旧时尊称别人的孙子);孙囡(方言。孙女儿);孙儿;孙孙(孙儿,多用于爱称);孙妇(孙媳妇);孙曾(孙子和曾孙) 跟孙子同辈的同性或异性亲属 孙(宱)sūn ⒈儿子的子女~子。~女。 ⒉孙子以后各代曾~。玄~。子~后代。 ⒊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子。侄~女。 ⒋植物再生或孳生的稻~。~竹。 ⒌〈古〉通"逊"。逃。 孙xùn 1.谦顺;恭顺。 2.逃遁;流亡。 3.退出﹑让出帝位或某职位。 4.差,比不上。 孙xún 1.见"孙子"﹑"孙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