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岫转峰回

"岫转峰回"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8:30:28


简介: “岫转峰回”出自元代梁寅的《木兰花慢 桃源》,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xiù zhuǎn fēng huí,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出处: 《木兰花慢 桃源》
内容:
爱山中日月,春渐去,又还来。
望水绕人家,云生窗户,岫转峰回
层层绛桃千树,似丹霞、散绮映楼台。
世上从教桑海,人间自有蓬莱。
渔郎未必是仙才。
偶尔到天台。
喜相问相邀,山中肴*,树里尊*。
何便寻归路,是风波险处未心灰。
要似秦民深隐,桃花只好移栽。
朝代: 元代
分类: 木兰花
诗人: 梁寅
诗人介绍: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翻译:

诗词:《木兰花慢 桃源》
朝代:元代
作者:梁寅

爱山中日月,春渐去,又还来。
望水绕人家,云生窗户,岫转峰回。
层层绛桃千树,似丹霞、散绮映楼台。
世上从教桑海,人间自有蓬莱。
渔郎未必是仙才。偶尔到天台。
喜相问相邀,山中肴*,树里尊*。
何便寻归路,是风波险处未心灰。
要似秦民深隐,桃花只好移栽。

中文译文:
热爱山中的日月,春天渐渐离去,又回到了人间。
眺望水绕着人家,云在窗户间升起,山峦转折回环。
一层层绛红的桃花千树,仿佛丹霞,把绮丽的色彩映照在楼台上。
纵然世间有桑海,人间依然存在着令人向往的蓬莱仙境。
渔郎未必是真正的仙才,偶尔也会到天台上来。
喜欢互相问候、邀约,山中享用美食,树下品尝美酒。
无论何时寻找归路,即使经历风波险处也不会失去信心。
要像秦时的隐士一样深藏不露,桃花只能被迁移种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山水自然景观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展现了春天的变化,春天来临的喜悦以及它逐渐离去又再度归来的欣慰之情。通过描绘水绕人家,云在窗户间升起,山峦转折回环等景物,展示了作者对山水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感受。

诗中出现的绛红桃花象征着美丽和繁荣,将山中的桃花与丹霞景色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绚丽多彩的画面。作者以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向往,暗示人间自有蓬莱,即使没有仙境的存在,也可以在自然中找到乐趣和满足。

诗中提到的渔郎并非真正的仙人,而是普通人,这表明作者认为不一定要成为仙人才能享受山水之乐。渔郎偶尔到天台,与人相邀共享山中的美食和美酒,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的追求。

最后几句诗表达了要像秦时的隐士一样深藏不露的态度,表示即使经历风波险境,也不会灰心丧志,要坚定地寻找归路。桃花的迁移种植暗示了人们在逆境中要灵活应变,不固守一地,要有迁徙的智慧和变通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山水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变化、山水之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入了一些哲理思考,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以及灵活应对生活的变化。整体上,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美好和希望的感觉,展示了元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ài shān zhōng rì yuè, chūn jiàn qù, yòu hái lái.
爱山中日月,春渐去,又还来。
wàng shuǐ rào rén jiā, yún shēng chuāng hù, xiù zhuǎn fēng huí.
望水绕人家,云生窗户,岫转峰回。
céng céng jiàng táo qiān shù, shì dān xiá sàn qǐ yìng lóu tái.
层层绛桃千树,似丹霞、散绮映楼台。
shì shàng cóng jiào sāng hǎi, rén jiān zì yǒu péng lái.
世上从教桑海,人间自有蓬莱。
yú láng wèi bì shì xiān cái.
渔郎未必是仙才。
ǒu ěr dào tiān tāi.
偶尔到天台。
xǐ xiāng wèn xiāng yāo, shān zhōng yáo, shù lǐ zūn.
喜相问相邀,山中肴*,树里尊*。
hé biàn xún guī lù, shì fēng bō xiǎn chù wèi xīn huī.
何便寻归路,是风波险处未心灰。
yào shì qín mín shēn yǐn, táo huā zhǐ hǎo yí zāi.
要似秦民深隐,桃花只好移栽。
韵脚: 拼音:xiù zhuǎn fēng huí
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岫 (形声。从山,由声。本义山穴) 同本义 岫,山穴也。--《说文》 山有穴曰岫。--《尔雅》 王鲔岫居。--左思《吴都赋》 崖深岫险,云生岭上。--《西游记》 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辛弃疾《添字浣溪沙》 又如岫居(居于山穴);岫幌(山洞居室的窗户) 峰峦,山或山脉的峰顶 薄云断绝西风紧,鹤鸣远岫霜林锦。--《西游记》 采薇山阿,散发岩岫。--嵇康《忧愤诗》 又如岫壑(山谷) 岫xiù ⒈山洞。 ⒉峰峦。

:转 (形声。从车,专声。转运要用车,故从车。本义转运) 同本义(通过陆路运输) 转,运也。--《说文》 胡转予于恤?--《诗·小雅·祈父》 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汉书·高帝纪上》 却骐骥以转运兮。--《楚辞·刘向·九叹愍命》 转漕甚辽远。--《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贞索隐车运曰转,水运曰漕。” 辇车相属,转粟流输,千里不绝。--《汉书·邹阳传》 又如转饷(转运粮饷);转输(转运输送物资);转海(海运);转粟(运送谷物);转漕(转运粮饷);转毂(转运货物的车子) 回还,转动 转(辒)zhuǎn ⒈旋动,改变方向、位置或情势等~动。~身。~移。~变。~败为胜。 ⒉不是直接的,中间要经过别的人或地方~告。~运。请~交。~手买卖。 转(辒)zhuàn ⒈旋,绕,绕着某点或某物移动旋~。打~。~圈子。车轮飞~。 ⒉量词。绕一圈叫绕"一转"。 转zhuǎi 1.见"转文"。

:峰 (形声。从山,峯声。本义山顶) 同本义 峯,山聑也。--《说文新附》 夹岸高山…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吴均《与朱元思书》 又如山峰(山的突出的尖顶);高峰;孤峰;峰岫,峰朵,峰头;峰腹(山峰中部) 最高点;顶点 拔地而起的高山 突起 峰(峯) fēng ⒈高而尖的山头山~。高~。珠穆朗玛~。 ⒉像山峰的东西驼~。 ⒊〈喻〉最高的境界顶~。登~造极。

:回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同本义 回,转也。--《说文》 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荀子·儒效》 诡文回波。--《淮南子·本经》 畔回穴其若兹兮。--《汉书·叙传》 虎鼓瑟兮鸾回车。--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山回路转不见君。--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廊腰缦回。--唐·杜枚《阿房宫赋》 峰回路转。--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回湍(回旋的急流);回倒(回旋倾倒);回纡(迂 回(囬)huí ⒈返,还,归~家乡。~祖国。~来吧。 ⒉答复,报答~音。~电。~报。 ⒊掉转,看过去,忆往昔~首。~顾。~忆。~心转意。 ⒋曲折,环绕,旋转~形针。峰~路转。巡~医疗。 ⒌量词两~事。他去了一~北京。 ⒍长篇小说的章节章~小说。第八~。 ⒎ ⒏ ⒐ ①头朝后转~头看。 ②等一会儿~头再说。 ③回归,返回切莫一去不~头。 ④醒悟,改邪归正~头是岸。 ⒑ 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