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郏郊重里路

"郏郊重里路"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20 18:36:53


简介: “郏郊重里路”出自宋代王禹偁的《中牟县旅》,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á jiāo zhòng lǐ lù,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出处: 《中牟县旅》
内容:
古县日初沉,轺车忽见寻。
不将迁客累,方认故人心。
无酒销寒漏,挑灯听远砧。
郏郊重里路,并辔未妨吟。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王禹偁
诗人介绍: 王禹偁(chēng)(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翻译:

《中牟县旅》是宋代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作者在中牟县旅行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古县日初沉,轺车忽见寻。
不将迁客累,方认故人心。
无酒销寒漏,挑灯听远砧。
郏郊重里路,并辔未妨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中牟县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的旅行经历,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的开头,古县的太阳刚刚下山,作者乘坐轿车忽然来到中牟县。这里的"古县"指的是历史悠久的中牟县,给人一种古老而庄严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不愿意给迁徙的客人增添麻烦,只想认出熟悉的朋友。这表明作者对友情的重视和对故人的思念。

下一句描述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没有酒可以消愁,只能点起灯笼,聆听远处的砧声。这里的"寒漏"指的是冬天的寒冷和孤寂,"远砧"则是指远处的砧杵声。这种景象增加了诗词的凄凉和孤寂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郊外的路上,驾车行驶时并不妨碍吟咏诗词。这显示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旅行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友情的思念,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同时,通过对寒冷和孤寂的描绘,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gǔ xiàn rì chū chén, yáo chē hū jiàn xún.
古县日初沉,轺车忽见寻。
bù jiāng qiān kè lèi, fāng rèn gù rén xīn.
不将迁客累,方认故人心。
wú jiǔ xiāo hán lòu, tiǎo dēng tīng yuǎn zhēn.
无酒销寒漏,挑灯听远砧。
jiá jiāo zhòng lǐ lù, bìng pèi wèi fáng yín.
郏郊重里路,并辔未妨吟。
韵脚: 拼音:jiá jiāo zhòng lǐ lù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郏 中国古邑名 中国古地名。周之旧都 通夹”。夹持 郏(鄍)jiá郏县,在河南省。

:郊〈名〉 (形声。从邑,交声。从邑”,表示与城郭、行政区域有关。本义上古时代国都外百里以内的地区称郊”) 郊区 郊,距国百里为郊。--《说文》。按,周时距离国都五十里的地方叫近郊,百里的地方叫远郊。 适彼乐郊。--《诗·魏风·硕鼠》 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洒江郊。--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始知郊田。--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邑外谓之郊。--《尔雅·释地》 郊二旬。--《周礼·质人》。注远郊也。” 至于郊。--《仪礼·觐礼》。注谓近郊。” 又如郊祀(古时帝 郊jiāo城外,市区外东~。~区。出城~游。

:重 chong (字源见重”) 重复,重叠 四阿重屋。--《考工记·匠人》。注复笮也。” 设重帘。--《周礼·掌次》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王无重世之德。--《史记·春申君传》 重金兼紫。--《后汉书·吕强传》 圜有九重,孰营度之?--《楚辞·天问》 又如这两个例子重了;重句(重复的文句);重字(重复的字);重卦(重叠八卦);重席(重叠的垫席);重轩(双重栏杆) 双,成对 盖二以重。--《仪礼·少牢礼》 又如重五(阴历五月初五日,即端阳节);重瞳(传说舜与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褃,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褃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褃。--《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内,中。与外相反 褃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 里(裡)lǐ ⒈长度单位1公~为1000米,合二市~,即三百丈。 ⒉〈古〉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五邻为~。今指街坊~弄。邻~。 ⒊家乡故~。同~(同乡)。 ⒋衣服里层绿衣黄~。〈引〉里面,内部城市~。手掌~。柜子~。 ⒌物体内层,跟"表"、"面"相对~层。~面。袜~儿。被盖~子。表~如一。 ⒍一定范围以内山~。那~。哪~?黑夜~。 ①靠左边,靠里的那边。 ②〈方〉内行知识~手。

:路〈名〉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 路lù ⒈道,来往的通道~途。~径。道~。铁~。〈引〉路程八千里~。 ⒉方向,条理,途径出~。思~。活~。忠谏之~。 ⒊方面,地区几~进攻。东~货物。 ⒋种类头~货。大~货。三~货。 ⒌〈古〉车筚~(柴车)。 ⒍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称。宋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地区"。 路luò 1.通"落"。以绳周绕。 2.通"乐"。 3.见"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