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铎声到耳

"铎声到耳"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15:56:15


简介: “铎声到耳”出自宋代白君瑞的《水调歌头》,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duó shēng dào ěr,诗句平仄:平平仄仄。
出处: 《水调歌头》
内容:
凉吹拂衣袂,助我上高台。
云檐风栋,窗户绝纤埃。
四绕江山雄丽,万古盘龙踞虎,壮气锁崔嵬。
二水中分远,艇子自归来。
望白云,迎碧汉,俯长淮。
铎声到耳,亭亭孤塔现林隈。
烟惹宫城深树,日照酒楼帘幕,物象眼前排。
长啸下梯径,欲去更徘徊。
朝代: 宋代
分类: 水调歌头
诗人: 白君瑞
诗人介绍: 白君瑞,宋朝著名诗人,代表作品《木芙容》
翻译:

水调歌头

凉风吹拂着衣袂,助我登上高台。
云檐风栋,窗户清洁无尘。
四周环绕着雄伟的江山,千古传世的巍峨山峰,壮丽的气势锁崔嵬。
两条水分开遥远,船只自由地归来。
望着白云,迎接碧蓝的天空,俯瞰长江辽阔。
钟声传入耳中,孤零零的塔楼出现在林隐之间。
烟雾缭绕着宫殿深处的树木,阳光照耀着酒楼的窗帘幕布,景象在眼前展现。
长啸一声,下梯而去,却又不舍地徘徊。

诗词的意境充满着山水和古朴的宫殿景象,准确地描绘了宋代的文化景观。作者用简练的词语勾勒出层层叠叠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观的情感抒发。诗中的笔触流畅而清丽,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和历史的庄严。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引人进入了古代士人的世界,带来了心灵的宁静与慰藉。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诗人的情感抒发,诗词也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古朴而恬静的环境中,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的热爱。读者可以感受到这种饱含深情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词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带来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liáng chuī fú yī mèi, zhù wǒ shàng gāo tái.
凉吹拂衣袂,助我上高台。
yún yán fēng dòng, chuāng hù jué xiān āi.
云檐风栋,窗户绝纤埃。
sì rào jiāng shān xióng lì, wàn gǔ pán lóng jù hǔ, zhuàng qì suǒ cuī wéi.
四绕江山雄丽,万古盘龙踞虎,壮气锁崔嵬。
èr shuǐ zhōng fēn yuǎn, tǐng zi zì guī lái.
二水中分远,艇子自归来。
wàng bái yún, yíng bì hàn, fǔ zhǎng huái.
望白云,迎碧汉,俯长淮。
duó shēng dào ěr, tíng tíng gū tǎ xiàn lín wēi.
铎声到耳,亭亭孤塔现林隈。
yān rě gōng chéng shēn shù, rì zhào jiǔ lóu lián mù, wù xiàng yǎn qián pái.
烟惹宫城深树,日照酒楼帘幕,物象眼前排。
cháng xiào xià tī jìng, yù qù gèng pái huái.
长啸下梯径,欲去更徘徊。
韵脚: 拼音:duó shēng dào ěr
平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铎 (形声。本义大铃) 同本义 铎,大铃也。军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两司马执铎。--《说文》 徇以木铎。--《周礼·小宰》 告寡人以事者,击铎是也。--《淮南子·泛论》 又如铎语(祭祀神灵时,用铎声节歌舞以祭);铎头瘟(呆瘟神) 挂在牛马颈下或屋檐下的小铃 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洛阳伽蓝记》 铎 刺;啄 你还把热舌头铎我!--《西游记》 铎 duó古代宣布政令或战事时用的大铃。

:声 (形声。从耳,殸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声,音也。--《说文》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 声依永律和声。--《虞书》 凡声阳也。--《礼记·郊特牲》 苍蝇之声。--《诗·齐风·鸡鸣》 有闻无声。--《诗·小雅·车攻》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柳宗元《永州八记》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又如声叉(声音不正常);声嘶(声音破哑);声如洪钟 声(聲)shēng ⒈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波。~音。说话~。金石之~。 ⒉名誉,名望名~。~誉。~价。~望。~威。 ⒊宣称,说出,扬言~称。~明。~张。~罪致讨。~东击西。 ⒋量词大喊三~。 ⒌ ⒍

:到 (形声。从至,刀声。本义到达,达来,去到) 同本义 到,至也。--《说文》 靡国不到。--《诗·大雅·韩奕》 虽隆薛之城到于天。--《战国策·齐策》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江水》 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功施到今。--李斯《谏逐客书》 复到舅家。--宋·王安石《伤仲永》 又如到时(到达之时);飞机半夜到北京;官员到后,会就开始了;到头来(结果;后来) 颠倒。通倒” 草木之到(倒)植者过半。--《庄子·外物》。注锄拔反之更生者曰 到 dào ①抵达;达到~校、~期。 ②往~南方去。 ③周到不~之处请原谅。 ④表示动作的效果说~做~。 ⑤姓。 【到敌人后方去】中国歌曲。抗日救亡爱国歌曲代表作之一。赵启海词、冼星海曲,完成于1938年9月。曲调旋律挺拔矫健,节奏铿锵有力。歌词雄壮豪迈,极富号召力,是当 时脍炙人口的抗日歌曲。 【到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或标准工作做~了。

: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同本义 耳,主听也。--《说文》 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权篇》 坎为耳。--《易·说卦》 忠言逆耳利于行。--明·刘基《苦斋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两种器官);耳斡儿(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头有尖头);耳朵垂子(借指耳窝);耳根厢(耳边);耳顺(六十岁) 听觉,听力 耳 ěr ①〈古〉语气词。表示肯定或罢了的意思且吾所为者极难~。(《史记·刺客列传》)、如反覆手~。(《史记·陆贾传》) ②耳朵~聋。 ③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 ④位置在两旁的~门(大门两旁的小门)。 【耳鬓厮磨】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青年男女之间十分亲近)。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相互。 【耳聪目明】形容视听灵敏。 【耳目】 ①见闻~不广。 ②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之后,无形中受影响。濡沾湿;润泽。 【耳食之谈】见【耳食之言】。 【耳食之言】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又作耳食之谈。 【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而且凑近耳朵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地教导。耳提附耳。面当面。 【耳蜗】〈生〉内耳的组成部分。形似蜗牛壳,故名。内有淋巴液和听神经,是听觉感受器官。 【耳咽管】见【咽鼓管】。 【耳语】凑近别人耳朵小声说话。 耳réng 1.见"耳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