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F 访旧试寻源

"访旧试寻源"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9:46:52


简介: “访旧试寻源”出自明代马治的《桃谿泛舟寻方崖士玄》,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ǎng jiù shì xún yuá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出处: 《桃谿泛舟寻方崖士玄》
内容:
身行沙岸曲,隐见远人村。
初罢桃溪雨,寒山响翠繁。
薄云凝遐思,微风吹古原。
登稼已云乐,欣欣田父言。
予心亦何事,访旧试寻源
朝代: 明代
分类:
诗人: 马治
诗人介绍: 明间常州府宜兴人,字孝常。初为僧,能诗。元末,周履道避地宜兴,治为具舟车,尽穷阳羡山溪之胜,以诗唱和,成《荆南倡和集》。洪武初,为内丘知县,终建昌知府。
翻译:

《桃谿泛舟寻方崖士玄》是明代马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身行沙岸曲,
隐见远人村。
初罢桃溪雨,
寒山响翠繁。

薄云凝遐思,
微风吹古原。
登稼已云乐,
欣欣田父言。

予心亦何事,
访旧试寻源。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驾船在桃谿上漂流,寻找一个名叫方崖的隐士玄子。诗人在船上行驶,岸边的沙地弯曲起伏,透过曲线可以隐约看到远处的村庄。初罢桃溪的雨水,寒山回荡着青翠葱茏的景色。天空中的薄云使人产生遥远的思绪,微风吹拂着古老的原野。诗人登上田地,已经有人说过田间劳作是一种乐趣,田父的言语使人愉悦。然而,诗人自己的内心又有什么事情呢?他来到这里探访旧友,试图寻找原因。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表现了诗人对隐士玄子的敬仰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中的桃谿、沙岸、远人村、寒山和古原等景物形象生动,给人一种恬静、宁静的感觉。薄云和微风的描写增添了一种遥远的意境,使人产生对过去和追溯源头的渴望。

诗人通过描写欣欣田父言,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认为农耕劳作是一种快乐的事情。然而,在这种欢乐之外,诗人也在思考自己的内心,试图寻找生活的真谛和自己存在的意义。这种对内心的追问和对生活的思考使得诗词具有一种哲思的色彩。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士玄子的敬仰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shēn xíng shā àn qū, yǐn jiàn yuǎn rén cūn.
身行沙岸曲,隐见远人村。
chū bà táo xī yǔ, hán shān xiǎng cuì fán.
初罢桃溪雨,寒山响翠繁。
báo yún níng xiá sī, wēi fēng chuī gǔ yuán.
薄云凝遐思,微风吹古原。
dēng jià yǐ yún lè, xīn xīn tián fù yán.
登稼已云乐,欣欣田父言。
yǔ xīn yì hé shì, fǎng jiù shì xún yuán.
予心亦何事,访旧试寻源。
韵脚: 拼音:fǎng jiù shì xún yuán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访 :访 (形声。从言,方声。本义广泛地征求意见) 同本义 詌,泛谋也。--《说文》 詌,谋也。--《尔雅》 王访于箕子。--《书·洪范》 访予落止。--《诗·周颂·访落》 受纳访--《周礼·内史》 使访物官。--《国语·楚语》 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又如访断(咨询决疑);访覃(问及);访讯(讯问;打听) 引申为访问、拜访(敬词)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 时余方访君寓。--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径造庐访成。--《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访 访 fǎng ⒈询问,调查~贫济困。查~。采~。 ⒉探望~亲会友。相~。探~。拜~。〈引〉寻求~求。 ⒊查,侦察明察暗~。 ⒋ 【访问】有目的地探望~问水稻专家。

:旧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萑”,鸱鸟类;下面是臼”,作声符。本义鸟名) 鸺鷙,即猫头鹰 故交,老交情 待之若旧。--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与之有旧。--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与相国有旧。--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怀旧;有旧;念旧;亲戚故旧;旧雨 原有的典章制度 不必循旧。--《淮南子·泛论》 又如复旧;照旧 指世族 通丘”。丘冢,坟墓 越王不隳旧冢。--《说苑·尊贤》 越王 旧(舊)jiù ⒈陈的,过时的,跟"新"相对~的。~日。守~。~调重弹。〈引〉原来的,从前的~山河。~地重游。~恨新仇。 ⒉老朋友,有交情的人~友。~交。亲戚故~。~雨重逢(旧雨老朋友)。

:试 (形声。从言,式声。本义用;任用) 同本义 试,用也。--《说文》 明试以功。--《虞书》 今予将试以汝迁。--《书·盘庚》 师干之试。--《诗·小雅·采芑》 兵革不试。--《礼记·乐记》 吾不试。--《论语》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诗·小雅·大东》 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礼记·乐记》 又如试兵(用兵) 尝试 试,尝也。--《广雅》 不可试也。--《易·无妄》 臣请试之。--《战国策·秦策》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梁惠王上》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宋 试shì ⒈按预定想法非正式的做~做。~车。~ ~看。 ⒉检验,品尝~验。尝~。 ⒊考,测验考~。口~。笔~。

:寻 (会意。从工口,从又(彐)寸。本义八尺为寻)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尋,绎理也。--《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 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方言一》 是寻是尺。--《诗·鲁颂·閟宫》。传八尺曰寻。” 舒肘知寻。--《大戴礼记·主言》 度寻舒两肱也。--《小尔雅》 蹄间三寻。--《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 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 寻(尋)xún ⒈找,探求~找。~觅。~访。~求。~根究底。 ⒉随即,不久~即。 ⒊〈古〉长度单位。八尺为~,十六尺为常◇来用"寻常"〈表〉平常、普通的意思。 ⒋ ⒌ ⒍

:源〈名〉 (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义作用,指水源。本义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同本义 或源也,或委也。--《礼记·学记》 祈祀山川百源。--《礼记·月令》 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礼记·礼乐志》 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源委(指水的发源和归宿。引申为事情的本末和底细);源理(水的本源和支流) 来源;根源 启生人之耳目,穷法度之本源。--《旧唐书·儒学传序》 又如源本(根本);源由(根由);源起(事物发生的根源) 源yuán ⒈水流开始流出的地方泉~∮~。涓涓~水。饮水思~。 ⒉事物的开始,根由起~。病~。万物之~。 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