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迩来忧患苦摧剥

"迩来忧患苦摧剥"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7 14:32:37


简介: “迩来忧患苦摧剥”出自宋代苏轼的《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ěr lái yōu huàn kǔ cuī bō,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出处: 《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
内容:
我昔识子自武功,寒厅夜语樽酒同。
酒阑烛尽语不尽,倦仆立寐僵屏风。
丁宁劝学不死诀,自言亲受方瞳翁。
嗟余闻道不早悟,醉梦颠倒随盲聋。
迩来忧患苦摧剥,意思萧索如霜蓬。
羡君颜色愈少壮,外慕渐少由中充。
河车挽水灌脑黑,丹砂伏火入颊红。
大梁相逢又东去,但道何日辞樊笼。
未能便乞勾漏令,官曹似是锡与铜。
留诗河上慰离别,草书未暇缘匆匆。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苏轼
诗人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翻译:

《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是苏轼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曾在武功认识你,寒冷的厅堂里夜晚共饮。酒杯空了,蜡烛烧尽,话语却不断,疲倦的仆人站立入睡在僵硬的屏风前。丁宁劝我学习不要停止,他自称是方瞳翁的亲传弟子。唉,可惜我听到道理却没有早早觉悟,醉酒时的梦境颠倒迷离,像是跟着盲人和聋子一样。近来忧愁和困苦不断剥夺我的意志,我的心情变得冷落凄凉,像霜中的蓬草一样。我羡慕你,你的容颜逐渐少年,外表渐渐减少,内在却充实。我的思绪像河车拉水一样涌入我的脑海,丹砂附着火焰染红了我的脸颊。我们在大梁相遇又东行,只是不知何时能够离开这个笼子。我还没能够请求勾漏令的允许,官府似乎只给了我锡和铜。我留下这首诗在河上,以慰离别之情,但我的草书却匆匆未能完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与王颐在建州钱监相遇的情景,并表达了苏轼的感慨和希望。诗中,苏轼回忆起与王颐在武功相识的过去,描述了两人在寒厅夜晚共饮的情景。酒杯空了、蜡烛烧尽,他们的对话却不断,展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心灵的交流。然而,苏轼在醉酒时的梦境中感到困惑和迷茫,他意识到自己对道理的理解来得晚,有些事情已经无法挽回。

诗中还表达了苏轼内心的忧愁和困苦,他感到自己的意志被剥夺,生活变得萧索和凄凉。与此同时,他羡慕王颐,看到他逐渐变老,但内心却越发充实。这种羡慕并非外表的年轻,而是内在的丰富和成长。苏轼感觉自己无法摆脱思绪的困扰,就像河车挽水一样,思绪不断涌入他的脑海,同时他的脸颊也被焦虑和烦恼染红。

最后,苏轼表达了对与王颐相聚的渴望,希望能够早日离开眼下的困境,摆脱樊笼的束缚。他也希望能够获得勾漏令的允许,以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和学习,但官府似乎只给了他一些微不足道的奖励和支持。

整首诗词以苏轼自身的经历和情感为基础,表达了他对友谊、学习和人生的思考。他通过与王颐的交流和对自己的反思,展示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学习的渴望。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对未来的期盼。

这首诗词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夜晚的饮酒场景和苏轼的内心感受,诗人将读者带入他的世界,分享他的忧愁、困惑和希望。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如酒阑烛尽、倦仆立寐、河车挽水等,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对友谊、学习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困境的抱怨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内心的反思和情感的抒发,他传达了一种深情而真实的情感体验,使读者能够与他产生共鸣。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展示了苏轼作为文人的独特风采和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wǒ xī shí zi zì wǔ gōng, hán tīng yè yǔ zūn jiǔ tóng.
我昔识子自武功,寒厅夜语樽酒同。
jiǔ lán zhú jǐn yǔ bù jìn, juàn pū lì mèi jiāng píng fēng.
酒阑烛尽语不尽,倦仆立寐僵屏风。
dīng níng quàn xué bù sǐ jué, zì yán qīn shòu fāng tóng wēng.
丁宁劝学不死诀,自言亲受方瞳翁。
jiē yú wén dào bù zǎo wù, zuì mèng diān dǎo suí máng lóng.
嗟余闻道不早悟,醉梦颠倒随盲聋。
ěr lái yōu huàn kǔ cuī bō, yì sī xiāo suǒ rú shuāng péng.
迩来忧患苦摧剥,意思萧索如霜蓬。
xiàn jūn yán sè yù shào zhuàng, wài mù jiàn shǎo yóu zhōng chōng.
羡君颜色愈少壮,外慕渐少由中充。
hé chē wǎn shuǐ guàn nǎo hēi, dān shā fú huǒ rù jiá hóng.
河车挽水灌脑黑,丹砂伏火入颊红。
dà liáng xiāng féng yòu dōng qù, dàn dào hé rì cí fán lóng.
大梁相逢又东去,但道何日辞樊笼。
wèi néng biàn qǐ gōu lòu lìng, guān cáo shì shì xī yǔ tóng.
未能便乞勾漏令,官曹似是锡与铜。
liú shī hé shàng wèi lí bié, cǎo shū wèi xiá yuán cōng cōng.
留诗河上慰离别,草书未暇缘匆匆。
韵脚: 拼音:ěr lái yōu huàn kǔ cuī bō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三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迩 (形声。从辵,尔声。本义近) 同本义 迩,近也。--《说文》 柔远能迩。--《虞书》 父母孔迩。--《诗·周南·汝坟》 节远迩之期也。--《礼记·郊特性》 戎事不迩女器。--《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既而敌行益迩。--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举类迩而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迩来(近来);遐迩(远近);迩人(近人;亲近的人);迩日(近日;近来);迩年(犹近年);迩狭(近);迩时(近时,近来) 浅 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诗·小雅·小昮》 又如迩文(浅近的文章) 迩 接近 迩 ěr近遐~闻名。 【迩来】近来。

: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黣”(或写作牟”)) 同本义 來,周所受瑞麥來黣也。--《说文》 贻我来牟。--《诗·周颂·思文》。段注武王渡孟津,白鱼跃入王舟。出涘以燎◇五日。火流为乌,五至,以殻俱来,此谓遗我来牟。” 于皇来牟。--《诗·周颂·臣工》。疏叹其受麦瑞而得丰年也。” 又如来牟(古时大小麦的统称) 未来,将来 来日方长。--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知来者之可追。--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来代(后代;后世);来 来(來)lái ⒈从甲方到乙方,跟"去"、"往"相对~电传。~到了天安门广场。 ⒉来到,发生~临。雨~了。~了险情。 ⒊〈表〉时间,某段时间以后,今后古~。近~。二十年以~。将~。未~更加美好。~年(明年)要取得更大的成绩。 ⒋〈表〉动作(代替另一具体的动词)再~下盘棋。我不行,你~吧!我们去游泳,你~不~? ⒌在动词前,〈表〉要做某事我~帮你。大家都~献计献策。 ⒍在动词后,〈表〉趋向,继续做或曾经做过请进~。拿过~。一路走~。这衣服哪儿买~? ⒎〈表〉粗略估计的数目两米~长。三十~岁。 ⒏助词。在一、二、三等数词后,〈表〉列举获得这一成果的原因一~是领导的关怀支持,二~是同志们的共同努力。 ⒐助词。诗歌里用着衬托,配合音节正月里~是新春。 ⒑[来回] ①去了再回来。 ②往返一次。 ⒒[来往] ①来和去。 ②交际。 ⒓[来历]人或事物的由来或经过。 ⒔[来源]事物的起源、根源。 ⒕[来着]助词。用于词尾。〈表〉已发生过的事昨天我们在这儿开会~着。 来lài 1.慰劳;劝勉。 2.通"赉"。送给;赐予。

:忧 (被嵋狻P闹杏辛擞浅黼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加攵”(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忧,愁也。--《说文》 忧,愁也。--《玉篇》 忧悲者德之失也。--《淮南子·原道》 勿忧。--《易·丰》 坎为加忧。--《易·说卦》 我心忧伤。--《诗·小雅·小弁》 忧心忡忡。--《诗·召南·草虫》 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 心忧炭贱。--唐·白居易《卖炭翁》 忧谗畏讥。--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忧其民。 又如忧忿滞中(中医 忧(憂)yōu ⒈发愁,担心~愁。担~。~心如焚。 ⒉可忧愁的事~患。 ⒊〈古〉父或母的丧事称"丁忧"(丁遇到,遭遇)丁父~。

:患 (形声。从心,串”即毌”(贯)字。本义担忧,忧虑 同本义 患,忧也。--《说文》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书文止于一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春秋·繁露》 患货之不足。--《国语·晋语》 患秦兵之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患志之不立。--《世说新语·自新》 何患不能。--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患累(忧患);患御(害怕服兵役);患忧(忧患);患失(生怕失去) 憎恶;讨厌;厌烦 患,恶也。--《广雅·释诂三》 戊不好学患申公。╠ 患huàn ⒈灾难,祸害水~。灾~。祸~。~难与共。防~未然。 ⒉忧虑,计较~得~失。不~无财。 ⒊生病~病。~流行性感冒。

:苦〈名〉 (形声。从苃,古声。本义苦菜) 同本义,即荼” 苦,大苦苓也。--《说文》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诗·唐风·采苓》 濡豚包苦实蓼。--《礼记·内则》 天子于是食苦。--《穆天子传》 又如苦苣(野苣。又名荼);苦荼(苦菜);苦賨(苦菜) 病;病痛 自苦而居海上。--《吕氏春秋·遇合》。注;伤也。” 皆甚苦之。--《吕氏春秋·贵卒》。注病也。” 苦垮之家。--《淮南子·精神》。注疾也。” 又如苦车(晕车。乘车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苦船(晕船。乘船时有晕眩呕吐 苦kǔ ⒈跟"甜"、"甘"相对,像黄连或胆计那样的滋味~药。~菜。 ⒉灾难,艰难,劳累~难。艰~。劳~。辛~。能吃~。~中求乐。~尽甘来。 ⒊为某种事物所苦~旱。~雨。~恼。~于病痛。 ⒋深沉地,耐心地,竭力地~思冥想。~口婆心。~求真理。刻~学习。~战能过关。 ⒌使受苦这回可~了他。 ⒍ ⒎ ⒏ ⒐ ⒑ 苦gǔ 1.粗劣。 2.止,息。 苦hù 1.地名。春秋楚邑,汉初置淮阳国,属陈县,东晋咸康三年改名谷阳。故城在今河南省鹿邑县东。

:摧 (形声。从手,崔声。本义折断) 同本义 先祖于摧。--《诗·大雅·云汉》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摧折(折断毁坏);摧剥(摧折剥落);摧烧(折断而投于火中烧毁) 摧毁,破坏,毁坏 列缺霹雳,上峦崩摧。--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如摧坚(攻破敌人的坚锐部队);摧坚斩敌(破阵杀敌);摧破(摧陷攻破);摧逼(摧残) 挫败 折锐摧矜。--《楚辞·忧苦》。注挫也。” 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贫弱。--《明史·海瑞传》 又如摧屈受挫而屈服;摧辱(挫折羞辱);摧败(击破;打败); 摧 cuī ①折断;破坏;毁坏~毁、~折。 ②悲伤~藏、悲~。 【摧枯拉朽】像摧折枯枝朽木一样。比喻毫不费力,很容易摧毁。 【摧眉折腰】形容恭顺屈从的样子。 摧cuò 1.铡草。

:剥 或剥或烹。--《诗·楚茨》 又如剥花生;剥碗豆;剥牛皮;剥葱皮 剥 bāo 去掉外面的皮壳~豆子。又见bō。 剥 bō义同剥(bāo)专用于合成词或成语~落。又见bāo。 【剥夺】 ①强行夺去。 ②依照法律取消~公民权。 【剥夺政治权利】审判机关依法剥夺犯罪分子在一定时期内作为公民应享受的政治权利。 【剥离】外层物质脱离。 【剥落】一片片逐渐脱离墙皮成片#。 【剥蚀】 ①物质表面因风化而损坏岩画因受风雨的长期~,现在已看不清楚了。 ②地球表面隆起部分受自然力破坏逐渐变平。 ③侵蚀。 剥pū 1.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