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佚史应同传

"佚史应同传"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8 21:05:56


简介: “佚史应同传”出自宋代舒岳祥的《二老亭》,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shǐ yīng tóng chuá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出处: 《二老亭》
内容:
人与松俱老,因名二老亭。
只惭吾发白,不及尔髯青。
佚史应同传,幽图总写形。
把杯长与对,我醉在渠醒。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舒岳祥
诗人介绍: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翻译:

《二老亭》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人与松树一同变老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之短暂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与松俱老,因名二老亭。
只惭吾发白,不及尔髯青。
佚史应同传,幽图总写形。
把杯长与对,我醉在渠醒。

诗意:
这首诗以舒岳祥自喻为人与松树一同变老的形象,来表达他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年老的感慨。他自称为二老亭的主人,与松树共同见证岁月的流转。诗人自愧自己的头发已经白了,却无法与松树一样保持青春的容颜。诗人认为自己的经历应该被载入佚史之中,他将这些幽深的图景写下来,以表达自己对时光的记录。最后两句表达了与友人共饮的情境,诗人在醉酒中感到清醒,暗喻人生的矛盾和无常。

赏析:
《二老亭》通过将人与松树相联,以及诗人对自身年老的感慨,表达了生命短暂和岁月流逝的主题。诗人在自称二老亭的主人时,暗示自己已经老去,与松树一同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诗中的“只惭吾发白,不及尔髯青”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容颜老去的无奈和自愧。他将自己的经历比作佚史,将这些幽深的图景写下来,意味着他希望留下对时光的记录和思考。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与友人共饮的情景,表达了人生的矛盾和无常,醉中有清醒之感,暗示着对生命的思考和人生价值的体悟。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思考,通过人与自然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和岁月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融入了人生哲理,使读者在感受到岁月无情的同时,也能对生命的珍贵和瞬息即逝的美好有所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rén yǔ sōng jù lǎo, yīn míng èr lǎo tíng.
人与松俱老,因名二老亭。
zhǐ cán wú fā bái, bù jí ěr rán qīng.
只惭吾发白,不及尔髯青。
yì shǐ yīng tóng chuán, yōu tú zǒng xiě xíng.
佚史应同传,幽图总写形。
bǎ bēi zhǎng yǔ duì, wǒ zuì zài qú xǐng.
把杯长与对,我醉在渠醒。
韵脚: 拼音:yì shǐ yīng tóng chuán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佚 (形声。从人,失声。本义隐逸的人) 同本义 佚民者,独乐其身之民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又如佚老(隐逸的老人);佚民(遁世隐居的人) 行列,通佾 其佚则接芬错芳。--《古文苑·扬雄·蜀都赋》 不当行为;过失 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上》 佚 散失 宣帝之时,得佚《尚书》及《易》、《礼》各一篇。--《论衡》 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上》。传佚,失也。” 牛马畜兽有郊佚者,取之不诘。--《逸周书》 又如佚名;佚书(散失的书籍);佚文(散失的文 佚dié〈动〉通"迭"轮流,更替>《史记十二诸候年表》∶"四国~兴" 佚yì 1.隐遁;不为世用。 2.奔逸;逃亡。 3.指使奔逸﹔使逃亡。 4.安逸﹔安乐。 5.指使安逸;使安乐。 6.放逸;恣纵。 7.过失;错误。 8.失落;散失。 9.淫。参 见"佚女"﹑"佚乱"。 10.通"轶"。超越,超过。 11.通"呹"。迅疾貌。 12.通"昳"。美。参见"佚女"。 13.通"佾"。古代乐舞的行列。 14.姓。春秋有佚之孤。见《左 传.僖公三十年》。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史,记事者也。--《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 矧大史友内史友。--《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 用史巫纷若。--《易·巽》 辞多则史。--《礼记·聘礼记》 史载笔。--《礼记·曲礼》 史狐书贼。--《谷梁传·宣公二年》 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礼记·玉藻 史shǐ ⒈自然或社会以往发展的进程历~。又指记载历史的书或研究历史的学科~记。生物~。社会发展~。~册。文学~。 ⒉〈古〉负责记录史事的官太~。

:应 应当,应该 应,当也。--《说文》 应,当也。--《尔雅》 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诗·周颂·赉》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应是良晨好景虚设。--宋·柳永《雨霖铃》 凡所应有。--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应得之资。 不应重罚。--清·方苞《狱中杂记》 法应立决。 又如应然(应该如此);应伯爵(白吃白喝。应白嚼”之谐音);应合(应当;该当);应是(应当是) 答应,允许 桓侯不应。--《韩非子·喻老》 又如应候(应承);应诺(答应;应 应(應)yīng ⒈该,当~该。~当。~有尽有。 ⒉允许~允。~许。~诺。答~声。 ⒊ 应(應)yìng ⒈回答,附和~答◆~。~声虫。齐声相~。 ⒉接受~试。~邀。~征。 ⒊对付,对待~付。~变。~战。~接不暇。 ⒋适合,配合~时。适~。得心~手。 ⒌ ①使用~用科技成果。~用新科技。 ②实用的~用题。 ⒍

:同〈动〉 (会意。从冃,从口。冃,重复。本义聚集)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 同tóng ⒈一样~样。~等。~感。~工~酬。一视~仁。 ⒉共,一起共~。~学。~甘共苦。 ⒊和,跟我~你一道走。 ⒋相似如~。她的面貌~她妈一样。 ⒌指相同~上。~前。"弍"~"贰"。 ⒍ ⒎ ①志同道合的人。特指政治理想相同的人。 ②我国人民之间平等的称呼。 ⒏ ①同父母所生的人,即亲的兄弟姐妹。 ②同一国的人台湾~胞。千万万~胞一条心。 ⒐ ①对于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共鸣深表~情。 ②对于别人的言行表示赞同我~情他。 ⒑ ①同一个时候。 ②并且,〈表〉进一层这个水库既可抗旱防涝,~时也用于发电。 ⒒ ①生物体把摄取到的养料转化成自身细胞的成分并储存能量。 ②使不同于本身的事物转变成为与本身相同的事物。 同(衕)tòng

:传〈动〉 chuan 传递;传送 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传家(传于后代子弟);传衣(继承衣钵);传首(传送首级);传运(传递运输);传演(传递演变) 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又如传度(传授);传派(传授的流派);传旨(传授意旨);传书(传授书籍) 让位;传代 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 又如传位(传授帝王权位);传政(传授政权) 留传 功如丘山,名传后时。--《盐铁论·非鞅》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