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M 埋骨不埋名

"埋骨不埋名"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6 14:09:16


简介: “埋骨不埋名”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ái gǔ bù mái mí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出处: 《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
内容:
黄壤讵知我?白头徒忆君。
唯将老年泪,一洒故人文。
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朝代: 唐代
分类:
诗人: 白居易
诗人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翻译:

诗词:《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黄壤讵知我?
白头徒忆君。
唯将老年泪,
一洒故人文。

遗文三十轴,
轴轴金玉声。
龙门原上土,
埋骨不埋名。

中文译文:
黄土岂能了解我?
我白发只能怀念你。
只有老年的泪水,
洒在故人的文章上。

遗留下三十卷文稿,
每一卷都有珍贵的价值。
埋葬在龙门之上的是土,
却没能埋葬我的名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故友元少尹题写的二首诗之一。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思念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黄壤讵知我?白头徒忆君。"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思念之情。黄壤代表着平凡的土地,它无法了解和感知作者的情感。作者自称"白头",表示自己已经年老,只能怀念故友。

接着,诗中描述了作者流下的老年泪,洒在故人的文章上。这表明作者在怀念故友的同时,也在怀念故友的才华和文学成就。"唯将老年泪,一洒故人文。"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故友文学才华的敬仰和深情。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故友留下的三十卷文稿,每一卷都有金玉般的珍贵之处。这里的"金玉声"可以理解为珍奇宝贵的音响,暗示故友的文章之美。然而,这些珍贵的文稿埋葬在龙门之上的土地,而作者的名字却没有被埋葬。这里的"龙门"指的是传说中的龙门石窟,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艺术宝库。通过这种写法,作者表达了对故友才华的欣赏和敬重,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的无名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故友和自己的对比,揭示了光阴流逝、岁月无情的主题。故友的文才被赞美和铭记,而作者的名字却可能被遗忘。诗中流露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唐代文人的忧思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huáng rǎng jù zhī wǒ? bái tóu tú yì jūn.
黄壤讵知我?白头徒忆君。
wéi jiāng lǎo nián lèi, yī sǎ gù rén wén.
唯将老年泪,一洒故人文。
yí wén sān shí zhóu, zhóu zhóu jīn yù shēng.
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lóng mén yuán shàng tǔ, mái gǔ bù mái míng.
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韵脚: 拼音:mái gǔ bù mái mí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埋 (形声.从土,里声.字本作薶”,甲骨文字形,象在坑中埋狗的形象,是向地神祭献的活动。本义藏入土中) 同本义 祭器敝则埋之,龟筴敝则埋之,牲死则埋之。--《礼记·曲礼上》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杜甫《兵车行》 我死谁埋。--清·袁枚《祭妹文》 毁其盆,悉埋于地。--龚自珍《病梅馆记》 又如埋地雷;埋玉(比喻英才或美女之死);埋书(把盟书埋在地下。古代盟誓时的一种礼仪);埋狱(埋没在监狱屋基下的宝剑。比喻埋没人才) 古代特指简陋不依礼制而落葬。也泛指葬埋 葬不如礼曰 埋mái ⒈将东西放在坑里用土盖上~藏。~地雷。 ⒉隐藏隐姓~名。 ⒊特指葬~忠骨。 ⒋ ①掩埋这儿的草地,已被流沙~没了。 ②使人才、功绩、作用等显露不出来~没人才。 ⒌ ①在敌人将要经过的地方秘密布置兵力,准备突然袭击。 ②潜伏他是~伏的特务。 ⒍ 埋mán ⒈ ⒉见maij。

:骨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骨嘟 只有秋公骨嘟了嘴,坐在一边。--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骨朵儿 这叫童子面,花期迟,刚打骨朵。--《茶花赋》 骨碌 排球在地上骨碌 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老山界》 骨碌碌 那男孩的眼睛骨碌碌地转了几下,思考看怎么回答陌 骨gū ⒈ ⒉ ⒊见gū、gú。 骨gǔ ⒈骨头,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的坚硬组织肋~。股~。 ⒉支撑物体的架子伞~。钢~水泥。 ⒊品质,气概傲~。媚~。有~气。 ⒋ ⒌ ①连结两骨的关节。 ②骨间的段。泛指长条形东西的一段。 ⒍ ⒎[骨肉]骨和肉。〈喻〉亲人,有血统关系的人,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 ⒏见gū、gú。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埋 (形声.从土,里声.字本作薶”,甲骨文字形,象在坑中埋狗的形象,是向地神祭献的活动。本义藏入土中) 同本义 祭器敝则埋之,龟筴敝则埋之,牲死则埋之。--《礼记·曲礼上》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杜甫《兵车行》 我死谁埋。--清·袁枚《祭妹文》 毁其盆,悉埋于地。--龚自珍《病梅馆记》 又如埋地雷;埋玉(比喻英才或美女之死);埋书(把盟书埋在地下。古代盟誓时的一种礼仪);埋狱(埋没在监狱屋基下的宝剑。比喻埋没人才) 古代特指简陋不依礼制而落葬。也泛指葬埋 葬不如礼曰 埋mái ⒈将东西放在坑里用土盖上~藏。~地雷。 ⒉隐藏隐姓~名。 ⒊特指葬~忠骨。 ⒋ ①掩埋这儿的草地,已被流沙~没了。 ②使人才、功绩、作用等显露不出来~没人才。 ⒌ ①在敌人将要经过的地方秘密布置兵力,准备突然袭击。 ②潜伏他是~伏的特务。 ⒍ 埋mán ⒈ ⒉见maij。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名,自命也。--《说文》 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 名之曰幽厉。--《孟子》 名公器也。--《庄子·天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乐府诗集》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名之者谁。--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 称说;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 出名,有名 名míng ⒈人或事物的称谓~字。~称。地~。 ⒉说出,叫出莫~其妙。无以~之。 ⒊声誉,有声誉的出~。有~。~人。~言。~医。~将。 ⒋计人数的量词教师五~。 ⒌ ①借用作某件事的身份、资格我以工会会员的~义。 ②指表面上、形式上的名称,也简作"名"挂~。有~无实。 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