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绾绿梳云

"绾绿梳云"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1 21:28:58


简介: “绾绿梳云”出自宋代张炎的《忆旧游(过故园有感)》,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wǎn lǜ shū yú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出处: 《忆旧游(过故园有感)》
内容:
记凝妆倚扇,笑眼窥帘,曾款芳尊。
步屟交枝径,引生香不断,流水中分。
忘了牡丹名字,和露拨花根。
甚杜牧重来,买栽无地,都是消魂。
空存。
断肠草,伴几折眉痕,几点啼痕。
镜里芙蓉老,问如今何处,绾绿梳云
怕有旧时归燕,犹自识黄昏。
待说与羁愁,遥知路隔杨柳门。
朝代: 宋代
分类: 忆旧游
诗人: 张炎
诗人介绍: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翻译:

《忆旧游(过故园有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炎。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忆旧游(过故园有感)

记得当年妆容精致,倚着扇子,透过帘子眺望,曾经款待过芬芳的美酒。踏着花瓣铺就的小径,引来芬芳不断,水流中分隔两岸。

忘了牡丹的名字,用露水轻拨花根。多么像杜牧重回故园,却没有地方可以买栽种,都是让人忧伤沉醉的境界。空留下来的只有一片断肠草,伴随着几道皱眉的痕迹,几滴泪痕。

镜中的芙蓉花已经老去,我问如今它在何方,它依然绾着绿丝梳理云霞。担心曾经归巢的燕子,仍然能辨认黄昏的归途。

等待时机说出内心的羁愁,远远知道路隔着杨柳的门。

诗词的中文译文:

忆旧游(过故园有感)

记得当年妆容精致,
倚着扇子,透过帘子眺望,
曾经款待过芬芳的美酒。
踏着花瓣铺就的小径,
引来芬芳不断,水流中分隔两岸。

忘了牡丹的名字,
用露水轻拨花根。
多么像杜牧重回故园,
却没有地方可以买栽种,
都是让人忧伤沉醉的境界。
空留下来的只有一片断肠草,
伴随着几道皱眉的痕迹,
几滴泪痕。

镜中的芙蓉花已经老去,
我问如今它在何方,
它依然绾着绿丝梳理云霞。
担心曾经归巢的燕子,
仍然能辨认黄昏的归途。

等待时机说出内心的羁愁,
远远知道路隔着杨柳的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回忆过去的游玩之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诗人借景抒怀,以描绘旧时的美景和遗憾之事来表达内心的愁绪和离愁别绪。

诗中描绘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妆容精致,扇子倚着,透过帘子眺望,曾经享受过美酒的款待。踏着铺满花瓣的小径,感受着不断飘来的芬芳,水流将两岸分隔开。

然而,时间的流转使诗人忘却了曾经牡丹的名字,只能以露水轻拨花根。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如同杜牧重返故园,却无法找到买栽种的地方,只能沉醉于回忆中的忧伤。诗人留下的只有一片断肠草,伴随着皱眉和泪痕。

诗中还描绘了镜中的芙蓉花已经老去,诗人询问它如今在何方,然而它依然绾着绿丝梳理着云霞。诗人担心曾经归巢的燕子是否能够辨认黄昏的归途。

最后,诗人以等待时机说出内心的羁愁,远远知道路隔着杨柳的门来结束这首诗词。诗人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失去的美好的回忆和遗憾的抱怨。通过描绘旧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诗人展示了对过去的眷恋和对未来的忧虑,唤起了读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共鸣。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慨,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抒情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jì níng zhuāng yǐ shàn, xiào yǎn kuī lián, céng kuǎn fāng zūn.
记凝妆倚扇,笑眼窥帘,曾款芳尊。
bù xiè jiāo zhī jìng, yǐn shēng xiāng bù duàn, liú shuǐ zhōng fēn.
步屟交枝径,引生香不断,流水中分。
wàng le mǔ dān míng zì, hé lù bō huā gēn.
忘了牡丹名字,和露拨花根。
shén dù mù chóng lái, mǎi zāi wú dì, dōu shì xiāo hún.
甚杜牧重来,买栽无地,都是消魂。
kōng cún.
空存。
duàn cháng cǎo, bàn jǐ zhé méi hén, jǐ diǎn tí hén.
断肠草,伴几折眉痕,几点啼痕。
jìng lǐ fú róng lǎo, wèn rú jīn hé chǔ, wǎn lǜ shū yún.
镜里芙蓉老,问如今何处,绾绿梳云。
pà yǒu jiù shí guī yàn, yóu zì shí huáng hūn.
怕有旧时归燕,犹自识黄昏。
dài shuō yǔ jī chóu, yáo zhī lù gé yáng liǔ mén.
待说与羁愁,遥知路隔杨柳门。
韵脚: 拼音:wǎn lǜ shū yún
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绾 (形声。从糸,官声。本义系) 同本义 盘绕,系结 范进一面自绾了头发,一面向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脸。--《儒林外史》 又如绾合(结合,系在一起);绾发(束发,结发。比喻少年);绾髻(束发编结为髻);绾角儿(古时孩童束发为两髻,形状如角,因以借指童年);绾束(缠缚);绾约(绾束,盘绕成结) 卷起 系念;挂念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控制 总管 奉阳君 绾wǎn ⒈系,盘结~个结。~头发。 ⒉卷把裤脚~起。

绿 :绿 lu 通菉”。一种野菜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 绿林 绿林好汉 绿林起义 绿(緂)lù ⒈一般草和树叶的颜色。 ⒉ ①公元17年新市人王匡、王凤率众起义,以绿林山(今湖北省当阳东北)为根据地,因此称"绿林军"◇来泛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者的人们。 ②旧时指上山为匪,抢劫财物的集团。 绿(緂)lǜ ⒈像一般草或树叶的颜色,蓝和黄混合而成的颜色~叶。~水青山。

:梳 (形声。从木,疏省声。本义梳子) 同本义 梳,理发也。--《说文》 梳,栉也。--《广雅》 梳,言其齿疏也。--《释名》 朝有讽谏,犹发之有梳。--《新唐书·吴兢传》 又如木梳;梳枇(齿稀的叫梳,齿密的叫枇);梳掠(梳子。小的叫梳,大的叫掠);梳行(买卖梳子的牙行);梳背(压发梳一类妆饰品);梳掌(梳子的柄) 梳 用梳整理头发 头蓬不暇梳。--杨雄《长杨赋》 贼如梳,军如篦。--《明史·洪钟传》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唐·杜牧《阿房宫赋》 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 梳shū ⒈ ⒉用梳子整理头发~头。~洗。 ⒊纺织上处理纤维~毛机。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大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或与雨共存时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做云 雲,山川气也。--《说文》 地气上为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有其状若悬於而赤,其名曰云。--《吕氏春秋·明理》 云集响应。--汉·贾谊《过秦论》 云归而岩穴瞑。--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云瞑(古乐器名);云根(山石。古人认为云是从山石中产生的,故称);云?(传说中的云车);云狐(用脑门和股两处的狐皮拼成云形花 云(雲)yún ⒈水蒸气上升遇冷凝集成水滴或冰晶,成团的在空中飘缸~。乌~。〈喻〉众多~集。 ⒉ ⒊说人~亦~。不知所~。 ⒋文言助词(无义)~何难吁矣。日~暮矣。盖记时也~。 ⒌有其~益乎? ⒍ ⒎ ①银河。也叫"天河"。 ②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