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F 烽传戎垒密

"烽传戎垒密"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9 03:36:50


简介: “烽传戎垒密”出自宋代陆游的《顷岁从戎南郑屡往来兴凤间暇日追怀旧游有赋》,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g chuán róng lěi mì,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出处: 《顷岁从戎南郑屡往来兴凤间暇日追怀旧游有赋》
内容:
昔戍蚕丛北,频行凤集南。
烽传戎垒密,驿远客程贪。
春尽花犹坼,云低雨半含。
种畲多菽粟,蓺木杂松柟。
妇汲惟陶器,民居半草庵。
风烟迷栈阁,雷霆起湫潭。
城郭秦风近,村墟蜀语参。
快心逢旷野,刮目望浮岚。
考古时兴感,无诗每自惭。
嘉陵最堪忆,迎马柳毵毵。
朝代: 宋代
分类: 怀旧游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顷岁从戎南郑屡往来兴凤间暇日追怀旧游有赋》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昔日我曾在北方的边境驻守,频繁地往来于南方的凤集。战火传递给了边塞的城垒,远途的旅客渴望着驿站。春天已经过去,花儿依然在盛开,云低低地悬挂,雨水半含。农田里种植着丰富的粮食,杂木中夹杂着松柟。妇女们用陶器汲水,人们的居所有一半是茅草庵。风烟迷失了高楼大厦,雷霆在湫潭中崛起。城郭中弥漫着秦地的风情,乡村中传来了蜀地的方言。心情愉快地遇见了广阔的野外,目光扫过浮云弥漫的山岚。对于考古的热潮感到深深的触动,没有写出诗来让我自愧不如。嘉陵江最令人怀念,迎马的柳树摇曳不停。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陆游曾经从事军旅生涯的经历,表达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他回忆起自己曾经在北方边境驻守,频繁往来于南方凤集的经历,描述了战火频传的边塞景象和远途旅客的辛苦。诗中还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农田的丰收和人们的生活场景。陆游通过描绘风烟迷失的高楼大厦和雷霆崛起的湫潭,表达了对战乱和动荡时期的感叹。他还提到了城郭中弥漫的秦地风情和乡村中传来的蜀地方言,展示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最后,他表达了对广阔野外和嘉陵江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陆游的军旅经历和对往事的怀念。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战乱时期的感叹和对美好回忆的追忆。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陆游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故土的深情厚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xī shù cán cóng běi, pín xíng fèng jí nán.
昔戍蚕丛北,频行凤集南。
fēng chuán róng lěi mì, yì yuǎn kè chéng tān.
烽传戎垒密,驿远客程贪。
chūn jǐn huā yóu chè, yún dī yǔ bàn hán.
春尽花犹坼,云低雨半含。
zhǒng shē duō shū sù, yì mù zá sōng nán.
种畲多菽粟,蓺木杂松柟。
fù jí wéi táo qì, mín jū bàn cǎo ān.
妇汲惟陶器,民居半草庵。
fēng yān mí zhàn gé, léi tíng qǐ jiǎo tán.
风烟迷栈阁,雷霆起湫潭。
chéng guō qín fēng jìn, cūn xū shǔ yǔ cān.
城郭秦风近,村墟蜀语参。
kuài xīn féng kuàng yě, guā mù wàng fú lán.
快心逢旷野,刮目望浮岚。
kǎo gǔ shí xīng gǎn, wú shī měi zì cán.
考古时兴感,无诗每自惭。
jiā líng zuì kān yì, yíng mǎ liǔ sān sān.
嘉陵最堪忆,迎马柳毵毵。
韵脚: 拼音:fēng chuán róng lěi mì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烽〈名〉 (形声。从火,夆声。本义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同本义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烽警(报警的烽火) 指战火 指烽火台 泛指举火 后 烽 fēng ⒈烽火,〈古〉边防报警的烟火。敌人来犯时,守卫的人就点火烧烟相告~ 火台。〈喻〉战火~ 火连天。 ⒉ 【烽燧】〈古〉遇敌人来犯,边防人员点火报警,夜里点的火叫烽,白天烧的烟叫燧。

:传〈动〉 chuan 传递;传送 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传家(传于后代子弟);传衣(继承衣钵);传首(传送首级);传运(传递运输);传演(传递演变) 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又如传度(传授);传派(传授的流派);传旨(传授意旨);传书(传授书籍) 让位;传代 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 又如传位(传授帝王权位);传政(传授政权) 留传 功如丘山,名传后时。--《盐铁论·非鞅》 此

:戎 (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同本义 戎,兵也。--《说文》 以习五戎。--《礼记·月令》 戎器不粥于市。--《礼记·王制》。注军器也。” 伏戎于莽。--《易·同人》 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又如戎仗(兵器,军械);戎器(兵器);戎储(兵器储备);戎钺(泛指兵器。钺,古兵器名);戎具(兵器) 兵车 元戎十乘。--《诗·小雅·六月》。传夏曰钩车,殷曰寅车,周曰元戎。 梁弘御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 戎róng ⒈军队,士兵~装。从~。~阵整齐。 ⒉〈古〉指武器五~(弓殳矛戈戟)。 ⒊军事,战争~机。 ⒋〈古〉我国对西部民族的统称西~。

:垒 (形声。从土,畾(雷)声。本义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同本义 垒,军壁也。--《说文》 四郊多垒。--《礼记·曲礼上》 营军之垒舍。--《周礼·夏官·量人》 因垒而降。--《左传·僖公十九年》 摩垒而还。--《左传·宣公十二年》 于城内更筑坚垒。--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故垒西边。--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又如垒培(军营中的围墙等防御工事);垒尉(官名。掌理警卫营堡、缉捕盗贼的武官);垒和(军营的大门);垒口(营垒的入口);垒舍(犹营房);深沟高垒;两军对垒 棒球内场的一个垒 垒(壘)lěi ⒈〈古〉军营中作防守用的墙壁或建筑物营~。高~深沟。 ⒉堆,砌~墙壁。~猪圈。 垒léi 1.巨大。 2.重叠累积的样子。参见"垒垒"。 3.通"累"。捆绑。 垒lèi 1.见"垒石"。 垒lǜ 1.见"郁垒"。

:密 (形声。从山,宓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 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密,山如堂者。--《说文》 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尸子》 隐蔽的地方 不窥密。--《礼记·少仪》。注隐曲处也。” 姓 密 假借为比”。稠密;多 密,稠 也,疏之对也。--《增韵》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加密石焉。--《国语·晋语八》 以陈楚之密迩于楚。--《左传·文公十七年》 密布字印。--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则无态。--清·龚自珍《 密mì ⒈距离短,空隙小,跟"稀"、"疏"相对~植。稠~。 ⒉精致,细致精~。细~。 ⒊亲近,感情好~切。~友。情好日~。 ⒋隐蔽,不公开~约。~码。~谋。秘~。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