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禊帖之亡

"禊帖之亡"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8 11:11:50


简介: “禊帖之亡”出自宋代岳珂的《吴通微临兰亭叙帖赞》,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xì tiē zhī wá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
出处: 《吴通微临兰亭叙帖赞》
内容:
禊帖之亡,坏土其朽。
至于贞无,夫岂一手。
仿佛之传,烂如晨星。
尚胜定武,以石得名。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岳珂
诗人介绍: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翻译:

《吴通微临兰亭叙帖赞》是宋代文人岳珂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吴通微临兰亭叙帖赞

禊帖之亡,坏土其朽。
至于贞无,夫岂一手。
仿佛之传,烂如晨星。
尚胜定武,以石得名。

中文译文:

吴通微临兰亭,述说禊帖的消逝。
土地已经腐朽,无法保持其原本的纯洁。
至于贞正无瑕,岂能只凭一己之力。
仿佛传承的光芒,犹如破晓时的晨星。
此地仍胜过定武,以石头获得名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禊帖的思考和赞美。禊帖是古代宴会活动中的一种仪式,用来净化心灵、祈求吉祥。诗中描述了禊帖已经消失的景象,土地已经腐朽不堪,失去了原本的纯洁与美好。作者提到,要保持纯洁与美好需要更多的力量,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而是需要传承与共同的努力。

诗人用“烂如晨星”来形容传承的光芒,暗示着传承的过程并不容易,有时甚至会失去其原本的光彩。然而,尽管如此,禊帖的价值仍然超越了其他地方,就如同这里胜过了定武一样。最后一句以“以石得名”来表示定武的石头碑刻,暗示着禊帖能够在时间的洗礼中留下印记,流传下去。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禊帖的思考和对传承的重视。通过描绘禊帖的消逝和传承的困难,诗人表达了对文化传统的珍视与呼吁,强调了传承的重要性。这首诗词以其深沉的意境和含蓄的表达方式,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xì tiē zhī wáng, huài tǔ qí xiǔ.
禊帖之亡,坏土其朽。
zhì yú zhēn wú, fū qǐ yī shǒu.
至于贞无,夫岂一手。
fǎng fú zhī chuán, làn rú chén xīng.
仿佛之传,烂如晨星。
shàng shèng dìng wǔ, yǐ shí dé míng.
尚胜定武,以石得名。
韵脚: 拼音:xì tiē zhī wáng
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禊 古代于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礼 武帝禊霸上还。--《史记》 又如禊日(禊事活动之日);禊祭(古人在春秋二季所举行的临水祓除不详的祭事) 禊xì〈古〉一种迷信活动,每年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所谓"消除妖邪"的祭祀。

:帖〈形〉 帖服。对约束、控制或权威命令顺从的 塞外蛮人方帖服,水边鬼卒又猖狂。--《三侠五义》 又如伏伏帖帖;俯首帖耳;帖帖(形容帖伏收敛的样子;温顺,服帖);帖伏(折服,顺从不反抗);帖胁(拘束不展) 安定 事不妥帖。--王逸《楚辞序》 安置妥帖平不颇。--韩愈《石鼓歌》 又如帖然(安定);帖泰(安宁;安定) 安静 帖,静也。--《广雅》 又如帖息(平静无声);帖妥(静止不动) 帖 〈动〉 粘。同贴” 对镜帖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 如帖黄(贴黄。唐时敕书用纸。凡有更改的 帖tiě ⒈文书,告示府~昨夜下。〈引〉简条、便条字~儿。 ⒉邀请客人的通知单喜~。请~子。 ⒊量词。用于中药两~药。 帖tiē ⒈安定,妥当宁~(宁安宁)。妥~。 ⒉顺从,驯服~服。服服~ ~。俯首~耳。 帖tiè学习写字、画图时供摹仿的样本字~。画~。

: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亡 (会意。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隐蔽∠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 同本义 亡,逃也。--《说文》 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国语·晋语四》 子牟有罪而亡。--《国语·楚语上》 怀其璧,从径道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或以为亡。 数言欲亡。 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 奴惊,各亡去。--高启《书博鸡者事》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亡归(逃回);逃亡(逃走在外);亡虏(逃亡的犯人);亡民(逃亡 亡wú ⒈〈古〉同"无"用之~度,则物力必屈(屈jué竭,尽)。 亡wáng ⒈逃~命。逃~。流~。 ⒉失去,丢失唇~齿寒(〈喻〉利害关系)。~羊补牢(羊跑掉了,再修圈,还不算晚。〈喻〉事后补救)。 ⒊死,死去的死~。阵~。~兄。 ⒋灭~国。~党。灭~。